情緒與情感的區別
在我們的生活中,情緒和情感常常被廣泛地用來表述同一類事物,但兩者還是存在著細微的差別。我們不能把這種區別簡單地理解為情緒是情感的表達,需要更深入地去探討兩者的區別。
例如,我們愛自己的父母,但是也難免會有對父母生氣發火的時候,我們的情感不會因為一次情緒的表達而改變,而情緒只是會短暫停留,并且由于自身情感的存在,我們可能還會克制自己的情緒。
情感與情緒具體有哪些不同呢?我們還是要仔細分析。
1.滿足的需要不同
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和社會需要。生理需要是必不可少的維持生存的需要,人類離不開食物、空氣、水、睡眠,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原始本能的特性。生理需要的滿足與否也會影響人們的情緒變化,如品嘗美味佳肴讓我們愉快滿足,而面臨危險處境時無論成人或兒童都會有恐懼感,這都屬情緒的范疇。社會需要在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看作是精神的需要。如團隊精神、受人尊重的程度、受人愛護的需要、愛國主義精神等,指的是人類在社會中形成的、為維護生存和發展而產生的需要。勞動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友誼的需要、情感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道德的需要等,這些都是人類情感的范疇而非情緒體現。
情緒與情感表現方式不同
情緒多表現為外在的沖動,而情感卻更為隱蔽和深沉。

情緒和情感的細微差別要求我們對二者加以區分,并正確看待情緒。
2.發生的角度不同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都能制造情緒和表達情緒,這也就是說,情緒發生得更早一些,我們在很早以前就對情緒熟知。但是情感就不同了,它是人類特有的東西,是我們的大腦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進化出的產物。
我們從智力低下的人中可以明白,由于受大腦的局限,他們懂得表達情緒,比如笑和哭。但是他們卻很難產生具象的情感。
3.穩定性不同
從二者的穩定性來看,情緒具有情境性和暫時性,情感具有穩定性和長久性。小孩經常因為調皮惹父母不高興,這種生氣是一種情緒,一段時間之后自然就會淡忘,而父母對孩子的愛卻是長久的情感,長期伴隨著我們的成長。由此可見情緒和情感在穩定性方面的不同:情緒可以隨著情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也會隨著需要的滿足與否而減弱和消退。情感則是基于主客觀的關系概括而深入的認識和一貫的態度,它具有穩定性和深刻性。情感的穩定性和長久性也正是形成個人性格特征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