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幼兒園的創業思考與管理實踐
- 北京博苑教育管理團隊編著
- 2272字
- 2019-11-07 18:35:09
帶你走進“56號教室”
崔文生 2010/7/13
2010年初讀到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深深被書里的內容打動了。我們一直堅持的教育理念、教學指導原則,以及博苑的辦園思路,很多東西在這本書里面偶遇了,很多想法驚人地一致。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中,把這些想法歸納了、整理了、升華了。
所以就萌生了在中國的幼兒園里,建立我們自己的“56號教室”的想法。這個班級的核心思想就是保留、發現、發展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成為自主學習的天使。其實學習是孩子的本能和天性,比如認識陌生人、學說話、學走路、看見新的環境充滿了好奇,孩子都表現出樂學的精神。但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從樂學到厭學?這是困擾著很多家長的一個問題,也是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需要我們深刻反思的問題。
“56號教室”是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奇妙園地,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56號教室”適合幼兒園學前班到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參加,開設平日班(主要針對幼兒園學前班)和假日班。
這里的老師們認為,決定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上了什么學校,不是得了多少分數,不是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不是衣食住行都是名牌,不是嫁了帥哥或者娶了美女,不是當了大官、發了大財。那是什么呢?是小時候學習不用家長操心,是長大工作要讓家長放心,這其實是多少家長的夢想。做到這些很簡單,就是在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和成長的關鍵期里抓住機會、個性化地去培養這樣的能力。“56號教室”幫助家長們開啟這種現在不操心、將來還驕傲的美好生活,幫助孩子們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石。
“56號教室”的課程和活動根據以下六大原則設計:
(1)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讓孩子學習、做事有信心、有成就感、有自我價值實現的感覺,讓作品和經歷使孩子產生我能行、我能做好、我應該做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集體協作、情境設計、民主決策、個性發揮的活動設計讓孩子們逐步積累這樣的感覺,而這個感覺,是孩子一生的最寶貴財富。
(2)讓孩子遇到問題更多地歸因于自己的努力。就是說遇到困難和問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和解決,而不是去找理由和借口,不退卻,不逃避,使問題迎刃而解。活動中的同伴的激勵、競爭者的成功示范、知恥而后勇的心路歷程,成為培養孩子有能力、負責任、不斷體驗通過自己努力而成功的心靈雞湯。
(3)解決問題講方法、有技巧。這一點會讓孩子們有信心、有耐心。日益繽紛多彩的物質化、商業化、媒體化的生活環境,從某種角度上對孩子的耐心、注意力和探索精神是一種傷害,“56號教室”給孩子們創設全學科的實驗室環境,讓孩子去探索為什么,體驗知道答案的過程的樂趣,而不是結果的樂趣。
(4)確定合理、可行的目標。這是大人們工作的重要原則,否則將會造成重大損失和傷害。大人對于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么過大,要么過小,弄得孩子暈頭轉向、無所適從。給每個孩子合情合理的、稍加努力即可達到的目標,在他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這樣的目標時,我們再去提出更有挑戰性的目標,在這樣的躍進中,一個有目標、有信心的孩子就躍然于我們的眼前。
(5)自省能力。孩子們在做一件事時,能否從事外的角度審視自己、調整自己、矯正自己,這是一種強大的自省能力,孔融讓梨、韓信鉆褲襠都體現出了這種驚人的內省能力。心理學上所稱的元認知能力在越來越被驕縱、被焦慮的孩子身上體現得越來越少、也出現得越來越晚了。這樣的反思,仿佛給一輛車裝上了剎車閘和方向盤,是孩子成長的主動安全系統,比裝氣囊和安全帶要有意義得多。
(6)做事百折不撓,也叫做意志力。這是很多孩子的天賦。他要一個東西就一定要得到,這經常被認為是一個缺點,因為孩子們有時候執著于不被家長能接受的事情。如何讓孩子去執著,并且執著于我們共同的目標,是很有意義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只因窮人的孩子經歷了太多的不容易,這些不容易激發了意志和責任感,孩子們的遠行、艱巨的任務是56號教室的獨特安排。
“56號教室”的教學和活動貫徹了以上六大原則,“56號教室”不只是一個教室。孩子有一半以上的時間不會在教室里,他們可能在旅行,可能在球場上,可能在田野間,可能在朋友家,可能和老師一起去了老師的故鄉,聽老師講小時候的故事,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他們的活動,自主選擇他們學習的內容。老師是一個觀察者,是一個支持者,是孩子們最可信賴的朋友,孩子們在這里獲得一個全新意義的環境。老師再把每個活動做一個分析,每個孩子在活動中的成就和個性化將被老師記錄和分析,老師會和孩子一起去取得成功體驗,然后告訴孩子你的優點我真的很佩服,若你再能克服那個缺點,就幾乎完美了。
讓孩子在體育活動中去感受團隊精神,讓孩子在藝術表演中去學習追求完美,讓孩子在名山大川中去了解地理,讓孩子在古今英雄成敗中去領略歷史,讓孩子在自制出版物里去欣賞自己的文采,讓孩子在現實應用中去知道數學的魅力。這樣注定我們要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系統,教學活動會根據民主產生的主題進行,老師的高明在于把要傳導的原則置于不同的載體中。所以,我們需要非常好的老師和廣闊的學習空間。
[推薦閱讀]

當一名教師傾其所有精力、美德與創造力時,他能為學生做些什么?如果認識了美國的傳奇教師雷夫·艾斯奎斯,或許便有了答案。在美國的眾多名師中,很難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給人以震撼與驚嘆——他在同一所學校的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長達二十多年,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給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計其數。他的事跡轟動整個美國,而且還被拍成紀錄片,他的著作《第56號教室的奇跡》成為美國最熱門的教育暢銷書之一。但他仍然堅守在他的“56號教室”里,證明著一個人能夠在最小的空間里創造出最大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