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顧客互動創新機制
- 王琳
- 1848字
- 2019-08-16 18:48:33
第五節 本書結構與創新之處
一 本書結構
按照上述技術路線,本書從擬解決的問題入手,相對應地安排了章節內容。本書共分為7個章節,具體介紹如下:
第一章 緒論。主要闡述研究背景與研究的現實及理論意義,說明研究的內容與研究方法,闡明將要達到什么樣的研究目的,并論述研究的預期創新點。
第二章 文獻綜述與理論發展。本章分別對顧客合作創新、服務創新和知識整合等相關研究進行了總結和述評,并提出了KIBS企業—顧客互動的核心要義、構成要素及其與服務創新的關系,為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構建提供了一個理論支撐平臺。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章基于第二章提出的理論基礎,通過對4個典型服務創新項目的案例內分析與案例間分析,就KIBS企業—顧客互動與服務創新績效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探索。經過形成研究問題、提出理論主張、案例選擇、案例數據收集、數據編碼與分析等幾個步驟,歸納出關于KIBS企業—顧客互動與服務創新績效的初始命題。
第四章 KIBS企業—顧客互動對服務創新績效作用機制的模型構建。本章在結合現有理論成果和探索性案例研究的基礎上,探討了基于知識整合中介機制的KIBS企業—顧客互動與服務創新績效的關系,并引入過程互依性和項目不確定性兩個調節變量,從而建立起理論模型與相關假設。
第五章 KIBS企業—顧客互動、知識整合與服務創新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基于前文理論模型,通過338份服務創新項目調查問卷,運用因子分析和結構方程建模等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從而對KIBS企業—顧客互動對服務創新績效影響機制的概念模型進行調整修正,指出知識整合是KIBS企業—顧客互動影響服務創新績效的中介因素。
第六章 過程互依性和項目不確定性調節作用的實證研究。針對過程互依性和項目不確定性兩類調節變量下KIBS企業—顧客互動對知識整合的影響機制,通過338份服務創新項目調查問卷,運用多元線性回歸等方法對調節效應模型進行了驗證與修正,識別了不同過程互依性和項目不確定性分別對內部知識整合和外部知識整合的影響。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作為結論部分,第七章對全書的論證過程作出了總結,闡述了本書的理論貢獻與實踐意義,同時指出了本書研究的不足及有待改進和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為筆者和其他研究者在本研究的基礎上繼續展開深入的相關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議。
二 本書創新之處
本書圍繞KIBS企業—顧客互動的概念、要素以及如何影響服務創新這些基本問題,在現有研究基礎上,通過探索性案例研究、嚴密的理論分析與邏輯推導,形成了本書的研究框架,進一步通過問卷調查和大樣本數理統計分析,檢驗分析了該框架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并對之進行了修正與完善。在繼承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書在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創新:
(1)對KIBS企業—顧客互動的概念及構成要素做了明晰的分析界定,從而對顧客合作創新概念體系進行了優化重構。
在繼承顧客合作創新研究基本觀點的基礎上,本研究針對有利的KIBS企業服務創新情景,從組織間聯系的系統化角度出發,提出了一個二維度(結構維和過程維)和四要素(共同組織、共同決策、資源共享以及任務協作)的KIBS企業—顧客互動測量模型,并通過探索性案例研究和因子分析驗證了本測量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為顧客合作創新研究進一步深入展開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2)對KIBS企業—顧客互動對服務創新績效的作用機制進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顧客合作影響服務創新績效的本質過程。
在探索性案例研究和文獻總結的基礎上,本書創造性地構建了包含KIBS企業—顧客互動、知識整合到服務創新績效的概念模型,從而將顧客合作創新、知識整合與服務創新理論系統化地聯系起來,進一步通過問卷調查和大樣本統計分析,揭示了KIBS企業—顧客互動對服務創新作用機制的黑箱,指出知識整合是KIBS企業—顧客互動影響服務創新績效的關鍵中介變量,打通了顧客合作、知識活動與創新績效之間的關系脈絡,建立起“KIBS企業—顧客互動—知識整合—服務創新績效”的理論框架,對顧客合作創新理論研究做了重要補充。
(3)詳細闡釋了不同過程互依性和項目不確定性下KIBS企業—顧客互動對知識整合的影響機制,對于KIBS企業根據創新情景特征構建相應的與顧客互動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實證研究表明過程互依性對共同組織與內部知識整合、共同決策與內部知識整合以及任務協作與內部知識整合關系具有顯著的調節效應;項目不確定性對共同組織以及資源共享與外部知識整合關系也具有顯著的調節效應,這一研究結論深化了對KIBS企業—顧客互動作用情景的理解,并為服務創新實踐中根據創新情景特征有效構建相應的KIBS企業—顧客互動模式進行服務創新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從而豐富了我國企業顧客合作創新模式研究的理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