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多一點幽默,少一點阻塞
- 勵志必讀書:不被情緒所左右
- 李問渠
- 1816字
- 2022-03-28 11:21:12
幽默,是一種通過隱喻、含蓄、諷喻的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不正常、不通情理的現象的藝術。
生活中多一份幽默,就多一份快樂。說話留有余地,做事讓出空間,不僅避免了無謂的爭吵,還能化干戈為玉帛,更能增進彼此的理解和感情。
幽默的巧妙之處在于它是用曲折、含蓄的方式表達感情和想法,而不是平鋪直敘,索然無味。幽默的語言,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跳出正常思維,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這樣的表達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現代人際交往中,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每天接觸的人也越來越多,要想在最短的時間里給別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幽默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幽默是一種品質,一種能力。幽默是調節人際關系的潤滑劑,不經意的一個幽默就能給雙方以體面的圓場,擺脫對峙的尷尬,化敵對為友誼,縮小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幽默也能使人身心愉悅。
幽默并不神秘,它普遍存在于生活之中。
從前,一家小鎮上有一個酒館,酒店老板王五的脾氣非常急躁,常常聽不得半句壞話。一個大熱天的中午,一個過路人停下來吃飯,要了一瓶酒和一些菜。剛喝了一口酒,忍不住叫了起來:“酒好酸。”酒店老板聽后,不由得大怒,馬上吩咐店里的伙計拿棍子去打這個人。
這時,又進來一位顧客,看到老板正要打客人,連忙問:“老板為什么打人?”老板說:“我賣的酒遠近聞名,這人偏說我的酒是酸的,你說他該打不該打?”那個顧客說:“酒就是酸的,你還坑人。不信讓這位先生嘗嘗,讓他評評理。”
這可是個難題。如果這酒不是酸的,那這個過路人肯定少不了這頓打,如果直接說,這個嘗酒的人可能也要挨頓打。只見這個人說:“讓我嘗嘗。”老板遞給他一杯酒,這人剛嘗了一口,就連忙放下杯子,眼睛眉毛都酸得皺在一起,脫口說道:“你還是把他放了,打我兩棍子吧。”一聽這話,整個店里的人哄堂大笑,店老板也笑了。
隨著高效率、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人們的勞動強度和緊張情緒在不斷加大,我們都應該學會一點幽默,并在生活中善于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讓生活輕松愉快,讓身心愉悅健康。
40歲的張姐是辦公室里的活寶,哪里有她,哪里就笑聲不斷。有時候雙方本來劍拔弩張,她的一句話,就能把氣氛緩和下來。
一次,小王帶兒子來單位玩。這孩子特淘氣,一眨眼的工夫,就把電腦的鼠標摔壞了。小王很生氣,照著孩子的頭就是一巴掌。張姐“噌”地跳起來,指著小王的鼻子大叫:“你干嗎打孩子,你的手怎么這么快?”這一嗓子,同事們都愣了,小王這個愣頭青更是氣得眼睛噴火。又見張姐指著孩子,不依不饒地說:“你知道你這一巴掌起什么作用嗎?你這孩子原本可以當大學教授,就這一巴掌,把個好端端的大學教授給打沒了。”周圍的同事哄堂大笑,小王也樂著說:“張姐你可真會說話。”
不愉快就這樣被張姐的幽默給化解了。
在人際交往中,難免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或尷尬的場面,恰當地運用幽默,能產生神奇的效果。
作為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恰當地運用幽默,會使人們之間的溝通更加順利,人際關系更加和諧。幽默是我們生活的調味料,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但是,再好的調味料都不可濫用,就好比用鹽,用一點可以使菜味鮮美,但用得太多便會讓人難以下咽。在溝通時,幽默要運用得當,方可發揮它的魅力。
在某俱樂部舉行的一次招待會上,人多擁擠,場面非常熱鬧。服務員端酒時,為了躲閃過往的人,不慎將啤酒灑到幾位賓客的頭上。服務員嚇得手足無措,全場人也目瞪口呆。
這時,主人為了緩和氣氛,消除尷尬,故作幽默地說:“呵呵,人家不說常用啤酒洗發香波嘛,我們這啤酒,對頭發保養可極具功效呢。”誰知一語既出,在座的一位賓客勃然大怒。這位客人年過四十,頭發幾乎禿了一半,平時最忌諱別人談到頭發的問題,這次聽到主人這番話,還以為是主人借此來奚落自己呢。這正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不合時宜的幽默只會讓事情更加糟糕,弄巧成拙。
在現代人際溝通中,幽默感越來越重要,甚至被譽為無國籍的親善大使。無論你從事什么職業,幽默都能使你順利地改善困難的處境,在社交場合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系,讓你成為一個能克服障礙、樂觀、能得到別人喜歡和信任的人。
有人這樣說:“沒有幽默感的語言是一篇公文,沒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沒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家旅店,而沒有幽默感的社會是不可想象的。”生活中或社交場合,我們都喜歡幽默,幽默中蘊涵著無窮的力量。
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變得幽默一些,它并不是天才、高智商、喜劇演員的專利。只要你學習讓嘴角往上翹,換個新鮮角度欣賞事物,即可學會幽默,讓自己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