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做不到這些,努力也沒用

尋找自己的優勢所在

這世界上的路有千萬條,但最難找的就是適合自己走的那條路。每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環境、條件、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發展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坐等機會,而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自己創造機會。每個人都應該盡力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找準屬于自己的人生跑道。當你事業受挫時,不必灰心也不必喪氣,相信堅強的信念定能點亮成功的燈盞。

很多成就卓著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們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根據自己的特長來進行定位或重新定位。如果不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只憑一時的興趣和想法,那么定位就會不準確,有很大的盲目性。

歌德一度沒能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樹立了當畫家的志向,使得他浪費了20多年的光陰,為此他非常后悔。

美國女影星霍利·亨特一度竭力避免被定位為短小精悍的女人,結果走了一段彎路。

后來經經紀人的引導,她重新根據自己身材嬌小、個性鮮明、演技極富彈性的特點進行了正確的定位,出演《鋼琴課》等影片,一舉奪得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和奧斯卡大獎。

古今中外,還有一些名人是經過重新給自己定位而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的:

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于是,他把幾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科普創作上,終于成了當代世界有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他在老師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就是最適合自己做的工作,后來他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許多剛入職場的人,因為多種因素制約,或者是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看不到自身的優勢,要么在工作中唯唯諾諾,不敢表現自己的才能;要么勤奮努力,卻始終難以出類拔萃,以至于灰心失望。

有這樣一個女孩,她在公司工作了六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著公司最底層的內勤工作。她很清楚自己是個其貌不揚的女子,文化程度又不高,對人生本不可期望太高,然而她就是不甘心。

自小她喜歡看書,寫作,做著文學夢,結果嚴重的偏科讓她從希望的田野跌進了深谷,不但跌碎了她的文學夢,還改變了她的人生。但她并沒有自暴自棄,生存的壓力使她把對文學的癡迷轉向專心對待自己的工作。她一邊做著自己分內的內勤工作,一邊留心同事做業務,以期哪一天在業務上能有出頭之日。然而天不遂人愿,六年了,公司始終沒有給她發展的機會。

星期天,郁悶的她出門散心,正當她無限沮喪時,一家根雕小店吸引了她。各式各樣的樹根,依形造勢,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或動物或植物或人形,造型奇特,形象逼真,煞是可愛。根雕者獨具的匠心讓她驚嘆不已。店里一位老者正聚精會神地打量著一個樣子非常普通的樹根,她隨著老者的目光也打量了半天,并沒看出什么獨特之處,就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問老者:這個樹根好像很普通啊?

老者頭也不抬,繼續打量他的樹根,好一會兒才面露喜悅之色,說等一會兒你就明白了。她不禁好奇地站在那兒,想看看老者怎樣化腐朽為神奇。只見老者東刻刻,西削削,不大一會兒,一個美麗奇特的造型就迎風而立,呼之欲出了。她感嘆不已。

老伯這才抬起頭來,看了她一眼,微笑著說:“其實每個樹根都有它獨有的特點和風格,哪怕是普通的樹根。關鍵是要因勢利導,找出它的獨到之處,再加以塑造,讓它的獨到之處大放異彩,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工藝品就完成了。就像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哪怕角色再卑微,只要找到自己的這一優勢和長處,然后努力地發掘、完善,讓它散發出應有的光芒,那么這個人就成功了。”

老伯的話讓她陷入了沉思。她的優勢和長處在哪兒呢?仔細想想,她雖然生活在商業圈子里,也一直把做業務當成自己的愿望加以學習,但回顧這么多年的經歷,她猛然醒悟自己的性格其實并不適合做業務,而放棄多年的文學夢,才是她內心深處一直割舍不下的最愛。這一發現讓她茅塞頓開、激動不已。

此后,她邊工作邊學習文學知識,并堅持練筆。三年后,她果然在文學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績并做了專職撰稿人,逐漸走向人生輝煌的巔峰。

奮斗通常是指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然而,人的生命畢竟有限,盲目的奮斗不但浪費了生命,還難以有所成就。當堅持許久的工作進展不理想時,不妨回過頭再想想自己是否適合做這個工作,自己的堅持是否正確。每個人都應充分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優勢,選好了目標再去奮斗。這樣才會如魚得水,事半功倍,在人生的長河中少走彎路。

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善讀無字之書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青年在各自崗位上是靠自學成才的,也就是說,時代給我的要求是,要善讀無字之書,掌握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閱讀“有字之書”可以學習前人積累的知識、前人學以致用的經驗,并從中借鑒,避免走彎路;讀“無字之書”可以了解現實,認識世界,并從“創造歷史”的人那里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徐渭、朱耷、吳昌碩等古代的大文學家,對于“有字之書”的精研,都是齊白石所推崇的,但是善于體驗生活的齊白石更重視“無字之書”,他的畫作之所以栩栩如生,具有獨特的書畫風貌,自成一家,正是他努力在現實生活中開拓藝術生涯的結果。

縱觀齊白石一生的杰作,所展現出的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魚蟲,欣欣盎然的草木,刻意求工處恰如雕鏤,粗獷豪放處猶如潑墨,真可謂是“形神兼備”。尤其是他的水墨畫,更是別具一格,活靈活現,令人情不自禁地叫絕。但又有誰會知道紙上的畫有多少畫外之功呢!

以水墨畫蝦為例,為了能夠將蝦畫好,齊白石對蝦觀察了很久。齊白石畫的蝦可謂是婦孺皆知,出神入化。他看蝦、畫蝦已有幾十年,可直到70歲時才覺得自己趕上了古人畫蝦的水平。他嚴謹的創作態度更表現在不看“無字之書”不肯下筆作畫上。他的好友老舍在某年春節時,選了蘇曼殊的四句詩請他作畫。

詩中有一句“芭蕉葉卷搶秋花”,齊白石因對“芭蕉葉卷”沒有親見,當時又正好是北國的嚴冬,無實物可進行觀察,他為了弄清楚芭蕉的卷葉到底是從右到左的,還是從左到右的,逢人便問,但是,很多人都沒有進行過細心的觀察,所以都不敢肯定哪一個是答案。

這個在別人看來似乎微不足道的細節使齊白石最終放棄了為老舍作“芭蕉葉卷”畫。人們雖覺得迷惑,但他卻認為這樣做是正確的,之所以“不能大膽敢為也”,就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見過的原因。

和齊白石一樣,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也是一個善讀“無字之書”的人,他廣博的醫學知識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李時珍的父親也是一名大夫,那時的山里人因勞動特別辛苦,腰肌勞損是種常見病,所以,父親常常給這類病人制作用白花蛇做主料的藥酒。

李時珍當時特別好奇:為什么白花蛇的藥效會有這么大呢?李時珍很虛心地向很多醫生請教了這個問題,但沒能得到滿意的答復。

李時珍決定到深山里去,親自了解一下生活在野外的白花蛇的習性。但是他的想法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對,他們說:“白花蛇生活在深山里面,而且劇毒無比,萬一有個閃失,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但忠于實踐的李時珍并沒有被困難給嚇住,他一心想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于是,執拗的李時珍還是向深山進發了。經打聽,李時珍來到了龍峰山,這里是白花蛇的理想棲息地,他在山路上足足等了兩天,才等到一個捕蛇人路過。

捕蛇人告訴李時珍說:“我家世代都是捕蛇為生,但是沒有一個能得善終,都是給蛇咬死的,特別是白花蛇,毒性特別大!”

聽了捕蛇人的說法之后,李時珍并不感到害怕,而是告訴那位捕蛇人,為了減少天下人的病痛折磨,就是死于毒蛇之口,他也在所不惜。捕蛇人被李時珍這種不畏艱險的執著精神所感動,終于點頭同意帶他去找白花蛇了。

路上,李時珍向捕蛇人請教了許多關于白花蛇的問題,例如生活習性、特征和毒性等。捕蛇人見李時珍確實好學,就傾囊而授,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非常詳細地講給他聽。雖然如此,但李時珍并不滿足,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親眼看看白花蛇。

兩人在山里耐心地尋找著,一連好幾天,他們連白花蛇的影子都沒看到。捕蛇人泄氣了,但李時珍毫不氣餒,他有個堅定的念頭,不親眼看見白花蛇,決不出山。這一天,李時珍和捕蛇人又在龍峰山山腰間搜尋白花蛇。眼看著山頂云層聚攏,暴風雨馬上就要來了,于是捕蛇人便催促李時珍,趕緊往回走。

捕蛇人走在前面,李時珍在后面跟著,兩人正匆匆忙忙地趕路,突然李時珍“哎喲”叫了一聲。捕蛇人回頭一看,不由地大吃了一驚。原來有一條白花蛇纏住了李時珍的左腿,蛇頭正被踩在腳底下!

捕蛇人趕緊來到李時珍身旁,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把這條白花蛇給抓進蛇籠里。捕蛇人對李時珍說:“如果不是你碰巧踩在蛇頭上,今天你就沒命了!”

這次深山之行,李時珍不但親自考察了白花蛇的棲息環境,而且還親手抓住了野生的白花蛇,他又接連走訪了好幾位捕蛇人,掌握了大量有關白花蛇的第一手資料。李時珍就是這樣,憑著勇于實踐和不斷進取的精神,終于完成了劃時代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

如今這本巨著早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國際醫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我們不得不佩服李時珍“善讀無字之書”的精神和執著,讓我們有幸看到醫學巨著,并從中汲取營養,造福人類。

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曾寫詩勸勉他的兒子:“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人如果真的想要掌握有用的知識,那么他就不應當以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為滿足,而應當走向更加廣闊的社會中去,把書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在生活中驗證書本上所學得的知識,一邊讀書一邊實踐,這樣才能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知識。

比智者多一份膽量,比弱者多一份堅強

每個成功者,可以說都有一段不尋常的歷史。他們之所以能夠出類拔萃,是因為他們有著一顆頑強的心,有一般人沒有的膽量敢去闖,敢去拼。

如果我們觀察自己周圍的人,你會發現有些人沒什么太高的學歷,而且他們好像也不比你聰明,但他們卻能成功,擁有較多的財富。除了其他原因外,有一條是肯定的,那就是這些人做事比較有膽量,他們的冒險精神比較強。

人生一世,處處都存在著風險。過馬路時,不能百分百地保證不出車禍;坐飛機時,不能百分百地保證飛機不會掉下來;結婚時,不能保證配偶會永遠相愛……但我們還是要過馬路,坐車,坐飛機……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應該承擔這些合理的風險。

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因為缺乏膽量而喪失掉很多機會。

阿強畢業于名牌大學的機械系,畢業后分配到某個省級的紡織研究所工作。他的學問很好,人也很聰明,親自主持設計了好幾個大項目。由于工作的關系,他經常接觸到一些私營企業的老板,這些老板們都敬佩他的技術知識,愿意出高薪聘請他做技術主管。但他總是擔心這些小企業靠不住,說不定哪天就關門了。所以,他總是推辭,他覺得留在政府的研究所里工作才有保障。

幾年過去了,由于體制改革與變化,他的鐵飯碗也沒了。這時,他才無奈地投向一個私營企業。不到兩年的時間,他便買了新房,開上了汽車。而那個私營企業,在他的幫助下,上馬了好幾個新的項目產品,使這個無名的個體企業一躍成為顯赫一方的大企業。他曾感慨地說:“我現在一年掙的錢比過去10年加起來的還要多,我真不明白那時候為什么沒膽量早點出來做事,白白浪費了幾年的時光。”

不可否認,幾乎所有事業成功的人,都是富有冒險精神,有膽量做事情而最終成功的。就像足球賽一樣,那些贏得冠軍、亞軍的球隊都是敢打敢拼,敢于臨門一腳大膽射門。如果球員只是在中場傳球和帶球,到了臨門一腳,個個都怕射不進而畏縮不敢冒險,那么這個球隊,就只能擺弄花架子而不能得分。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每個進球得分就會看出,很多進的球都是因為球員膽大而三撞兩碰被碰進門的。

人生和踢足球是一個道理,不管你學問多深,學歷多高,經驗多么豐富,如果你沒有臨門一腳射門的膽量,你就只能永遠在足球場上跑前跑后而不能得分。射門次數多了,進球的機會就多。射門不進球你不會后悔,但不敢射門,肯定會后悔。

那么,怎樣使自己原有的膽小謹慎的思維方式得到改變呢?

膽量來自于自己過去的成功經驗。舉例來說,前面有條河,如果你趟過一次河,那么第二次你便會有膽量再去趟。

鍛煉自己的膽量要從小事做起,采用那種每天進步1%的原則,使自己一點點地改進。假如性格內向,最怕與陌生人講話,那么,你就今天制訂一個計劃,在第一周每天只與一個陌生人講一句話。比如說“你好,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等等。在第二周,便要講兩句“你好,你是來這兒找人的吧,也許我能幫你點什么”等等。由此類推,時間久了,與陌生人講話便成了你的習慣,易如反掌了。

假如你在遇到問題時總是要聽父母、兄長或配偶的意見后才能拿定主意,那么從今天起,就先從小事上做起,不與他們商量而自作主張。比如,你以前買鞋子或帽子也要聽他們的,那么這次就不與他們講,自己先買下來,哪怕買得不合適了也沒關系。

當然,在鍛煉自己獨立做事的習慣時,你會遇到很多失敗,甚至栽很多跟頭,不過這不要緊,只要你能從每次的失敗中總結并吸取教訓,同樣的錯誤就不會再犯。要知道,世上關于成功者的一個秘密是:成功的人士比不成功者所受的失敗多過一千倍。因為他們栽的跟頭多,學得就多,逐漸養成了自信、獨立和果斷的性格。而不成功的人,因為總是怕失敗而不敢做事,結果是一生都沒有成就。

不要怕,“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在現實生活中,只有那些經歷過風吹雨打的花草,才能感受到大自然賦予的清新;只有飽嘗了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才能體會到成功與收獲的喜悅。學會堅強,勇于直面前進道路上的坎坷,你會不斷進步,最終獲得成功。

機會屬于有膽略有毅力的人。對我們來說,我們必須要有承擔一定風險的膽量,要有經受挫折的堅強,否則很難有所成就。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如果你能比智者多一份膽量,比弱者多一份堅強,那么,成功就會在前面向你招手。

勇于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挑戰別人很容易,挑戰自己卻很難。因為大部分向自己挑戰的內容,都是自己的惰性、短處,或者一時間難以改正的缺點,所以自我挑戰是對自己徹底的自我救贖,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非凡的意義,我們不能局限于對于別人成就的羨慕、做無聊的嘆息,而應更加注重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潛質,從而付出努力以爭取實現自己理想中的目標。“每個人都擁有一片明朗的天空”,我們要從消極走向積極,從被動走向主動,不再羞怯,不再遮掩,也不再隱忍,而是將心中的興奮與沖動化作行動,化為汗水,灑在成功的路上。而當我們終于踏上成功之巔的時候,我們會驚嘆自己有如此之大的力量,有如此之深的潛能,而這在以前只不過是一種夢想罷了。事實上,這就是超越。

美國NBA聯賽中,夏洛特黃蜂隊有一位身高僅1.60米的運動員,他就是蒂尼·伯格斯——NBA最矮的球星。伯格斯這么矮,怎么能在巨人如林的籃球場上競技,并且躋身大名鼎鼎的NBA球星之列呢?這是因為伯格斯的自信。

伯格斯自幼酷愛打籃球,但由于身材矮小,伙伴們都看不起他。有一天,他很傷心地問媽媽:“媽媽,我還能長高嗎?”媽媽鼓勵他:“孩子,你能長高,長得很高很高,會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從此,長高的夢像天上的云一樣在伯格斯的心里飄動著,每時每刻都閃爍著希望的火花。業余球星的生活即將結束了,伯格斯面臨著更嚴峻的考驗——1.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職業賽嗎?

伯格斯橫下心來,決定要憑自己1.60米的身高在高手如云的NBA賽場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別人說我矮,反倒成了我的動力。我要證明矮個子也能做大事情。”在威克·福萊斯特大學和華盛頓子彈隊的賽場上,人們看到蒂尼·伯格斯簡直就是個“地滾虎”,從下方來的球90%都被他收走……

后來,憑借精彩出眾的表現,蒂尼·伯格斯加入了實力強大的夏洛特黃蜂隊。該隊關于他的一份技術分析表上寫著:投籃命中率50%,罰球命中率90%……

有體育雜志專門對他進行點評:個人技術好,發揮了矮個子重心低的優勢,一名使對手害怕的斷球能手。“夏洛特的成功在于伯格斯的矮”,不知是誰喊出了這樣的口號。許多人都贊同這一說法,許多廣告商也推出了“矮球星”的照片,上面是伯格斯淳樸的微笑。

成為著名球星的伯格斯始終牢記著當年媽媽鼓勵他的話,雖然他沒有長得很高很高,但可以告慰媽媽的是,他已經成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了。

身高1.60米的伯格斯能夠成為一名球藝出眾的NBA明星,關鍵就在于他相信自己,并能夠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身高優勢”,使自己成為夏洛特黃蜂隊里的超級斷球手。伯格斯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努力為之奮斗、拼搏,挑戰自己的極限,命運永遠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不必把生理上或者其他缺憾作為自卑的理由。一個人要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尤其是年輕人,“年輕人犯錯誤,上帝也會原諒的”。你現在要做的是努力超越自己,讓自己的缺點成為前進的動力。

挑戰自我當然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堅持和積累比素質和技巧都重要得多。水滴石穿的道理是通用的。我們不否認天才,但是效率也可以通過學習改善。對于同一件事,效率高則進展快,但如果堅持和積累不夠,距離成功也許永遠只有一步之遙。在能力和水平上,差距并非想象的那么大,自我超越的重點,更偏重于經驗的積累和堅持挑戰自我的勇氣。

要知道,超越自我是為了向別人展現更加完美的自己,也是為了完善自己的人生,實現人生的意義。

要勇于超越自我,積極進取,不斷地發展自己、豐富自己。要相信沒有不能超越的自我,在眼界上,努力地汲取新知識,思考新問題;在個人能力上,要不斷地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斷地給自己制訂新的目標。這樣你就能夠成為一個成功者。

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

什么是奇跡?無非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循序漸進,不休不止,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奇跡。

美國一家園藝公司在報紙上刊登啟事,重金征求純白金盞花。一時間,應征者趨之若鶩。然而,自然界中的金盞花不是金色就是棕色,從沒有見過白色的。很快,人們就知難而退,那則啟事也逐漸被人遺忘。

二十年后,那家園藝公司收到一封熱情洋溢的應征信,還附了一粒種子——純白金盞花“出世”了!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新聞界采訪了那位應征者。

她是一位年過古稀的老婦人,二十年前看到報上的啟事,便不顧子女的反對,獨自培育夢想中的白色金盞花。她播下一些最普通的種子,在金盞花盛開的季節,挑選一朵顏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脫落,以獲取成熟的種子。次年,把種子播到地里,待它開花的時候,再挑一朵顏色最淡的花……

她不停地播種、收獲,如此往復過了二十年,終于培育出了如銀似雪的金盞花。那純粹的白色,讓所有見過的人都驚得目瞪口呆。這個不懂遺傳學的老人,竟然攻克了連專家都望而卻步的難題,培育出美艷絕倫的花。

“什么叫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什么叫不容易?對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這是海爾集團張瑞敏的精彩語錄。這句話,相信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有極其深刻的意義。

這是一個不斷改革的時代,這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年代,這也是一個日益浮躁的年代。越來越多的人不甘平凡,常常想要做出一些不平凡的業績,也時常抱怨單位不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能的機會,使他們無法取得成功。

可是,你來看看下面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家鋼鐵企業的普通工人,他十幾年來都在一個崗位上干,每天都做同樣的工作。在別人看來這是一項十分簡單的工作,并沒有什么前途,可是他最后成功了,從一個普通工人成長為某省十佳技能創新人才,屢次創下他所在的企業的某項經濟技術指標的最高水平。

當人們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時,他平靜地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

的確,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然而,成功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得到就必須付出。盡管“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干一行就要干到最好”只是幾句簡單的話,可是要真正做到卻并不容易,其間的艱辛只有當事者自己最清楚。那些抱怨沒有得到更好的機遇的人們,他們真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干得很出色?他們是否也像那位普通工人一樣把簡單的事情做到了極致?是否也像他一樣十幾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在一個崗位上堅守,把工作干到了最好?

我們的現代企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特別是一代驕子的大學生,但是,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的平凡工人無論在哪個企業都會受到歡迎,畢竟像這樣平凡而優秀的員工并不多見。下面這個故事同樣說明了這個道理。

馬卡姆很小的時候,便失去了父親。面對生活的艱辛,他并不沮喪。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送信。年紀還很小的他,竟然在三年中沒有發生過一次失誤。他一直有一個理想,就是希望自己有機會在鐵路上工作。為此,他開始鉆研和鐵路有關的知識。后來,他被派去專門打掃月臺。每天,他都穿一身藍色的鐵路制服,專注地去做這件對他來說似乎過于簡單的工作。

有一天,馬卡姆像往常一樣打掃月臺。他不知道,在他對面停著的一節車廂里,有一個人被他的工作態度吸引了。這個人是鐵路巡回主任杰拉爾德先生。在以后的日子里,馬卡姆更換了多份工作,每換一次工作,馬卡姆都拿出十足的勁頭——像打掃月臺那樣徹底,那樣讓人無可挑剔。最后,他當上了伊里諾斯中央鐵路局局長。

杰拉爾德先生在談論馬卡姆時說,他沒有見到過一個如此精心對待一件平凡工作的人,使自己的工作煥發出不同尋常的光彩!

的確,當我們自始至終把自己的每一份哪怕是極其瑣碎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超出人們的期望時,那么,輝煌而偉大的成功就已在門外守候。

很多人認為只有做成大事才是真正的成功,但是他們忘了,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從簡單的事情開始做起的,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簡單。

在一天結束時,別忘記回味今天所做的事

雖然每天我們都是忙忙碌碌的,但不論有多忙,當一天結束時,你都應該花點兒時間回味今天所做的事情,在這種回味和思考中,你會有不少收獲。

當一天結束時,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計劃表,確定要做的事是否都已經完成了,這樣,你就絕不會因為“忘記”而完不成任務。

福布斯二世一直在他的書桌上放著一張記錄重要事項的紙,這是他個人管理系統的中心:“每當我覺得進退兩難時,我就會看看這張紙,確定使我動彈不得的事是否真的值得我為難。”如此一來,就能夠及時發現自己今天沒有完成的任務,你就可以確信你的重要事情不會被遺漏。

有這樣一則關于美國一知名鋼鐵公司總裁查爾斯·施瓦布的故事。

一名企管顧問艾·維·李對施瓦布說:“我可以告訴你如何提高公司的效率。”

施瓦布問:“費用是多少?”李說:“如果無效的話,免費。如果有效,希望你能撥出公司因此省下的費用的1%給我。”施瓦布同意了,說:“很公平。”

接著施瓦布問李要怎么做,“我需要與每一位高級主管面對面談10分鐘。”施瓦布答應了。李開始與所有的高級主管會面,他告訴每一位主管:“在下班離開辦公室前,請寫下6件你今天尚未完成,但明天一定得做的事。”

主管們都同意這個主意。在開始執行這個計劃后,他們發現自己比以前更專心了,因為有了這張表,他們會努力完成表上的事情。

不久,公司的生產力有了顯著的改善。幾個月后,效果更是驚人。于是,施瓦布開了張35000美元的支票給李。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想,如果這個方法對施瓦布而言值35000美元,對我們也會有同樣的價值。是的,在每天結束時,回味今天所做的事情不僅能讓你定期檢查你是否遺漏了重要的事情,還能讓你在回顧中思考。而只有思考才能讓你不斷修正錯誤,不斷進步。

世界電器之王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的創始人,一位傳奇式的人物。他的企業從一個3人的小作坊起步,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拼搏,發展成為擁有職工5萬人的跨國集團。

在幾次大的經濟危機沖擊下,許多企業紛紛倒閉,他卻穩穩地站住了腳跟。松下電器的不斷進步,與松下幸之助善于思考,不斷學習、改革,不斷追求進步是分不開的。

松下幸之助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睡覺前,不管多累,他都要堅持回顧今天所做的事情,思考自己的做事方式,總結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并從中學習。正是這個習慣,才讓這個只有3個人的小作坊發展成為跨國大企業。

松下幸之助的成功也告訴我們,成功依靠的不是蠻干,需要的是科學的思考。因此,當一天結束時,不妨在你進入夢鄉之前,深入地回味一下你今天所做的事情。

等待機遇不如創造機遇

機遇是個神奇的東西,就像西方諺語說的那樣:事實并非看上去的那樣!你覺得偶然的成分很大,其實不然。可以說,每一個機遇都是靠自己去創造的、爭取的,絕非空穴來風。那些看似水到渠成把握住了機會的人,看似是命運的幸運兒,倒不如說是一個主動出擊的斗士,在殘酷的環境中為自己的贏得了機會。

有一位才華橫溢、技藝精湛的年輕畫家,早年在巴黎闖蕩時卻默默無聞、一貧如洗。他的畫一張也賣不出去,原因是巴黎畫店的老板只寄賣名人大家的作品,年輕的畫家根本沒機會讓自己的畫進入畫店出售。

成功似乎只是一步之遙,但卻咫尺天涯。誰知過了不久,一件極有趣的事發生了。每天畫店的老板總會遇上一些年輕的顧客熱切地詢問有沒有那位年輕畫家的畫。畫店老板拿不出來,最后只能遺憾地看著顧客滿臉失望地離去。

這樣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年輕畫家的名字就傳遍了全巴黎大大小小的畫店。畫店的老板開始為自己的過失感到后悔,多么渴望再次見到那位原來是如此“知名”的畫家。

這時,年輕的畫家出現在心急如焚的畫店老板面前。他成功地拍賣了自己的作品,從而一夜成名。

原來,當滿腹才華的畫家口袋里只剩下十幾枚銀幣的時候,他想出了一個聰明的方法。他花錢雇用了幾個大學生,讓他們每天去巴黎的大小畫店四處轉悠,每人在臨走的時候都詢問畫店的老板:“有沒有他的畫,哪里可以買到他的畫?”給人造成一種緊俏的感覺。這個聰明的方法使畫家聲名鵲起,因此才出現了前面的一幕。

這個畫家就是現代派大師畢加索。作為一個窮困潦倒的畫家,畢加索為什么最后能夠成功呢?其原因在于他在過去的歲月中,始終在尋找著成功的機會,他在尋找成功的過程中,總是時刻準備著,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以便機會出現時,可以緊緊地抓住,不讓它溜走。

對成功者而言,機會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發現了機會,就應不失時機地充分調動自身資源,不放手,成功就是我們的。當然,這不僅在于成功者在尋常狀態下對機會有全方位的嗅覺,還在于他們善于在沒有機會的時候能創造機會。

的確,不是每一塊金子在哪里都會發亮的,譬如,當它還埋在沙土中時。同樣,也不是每一位有才華的人就一定會飛黃騰達。當機遇不至的時候,怨恨是無濟于事的。這時,不妨學一學畢加索,動一動腦筋,想一個聰明的辦法來創造自己的機會。那么,成功說不定也就不期而至了。

迎接機遇要有強烈的競爭意識

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人們都在一定的經濟地位中生活,各種經濟狀況無不反映出思維觀念的烙印。對許多人來說,不是沒有機會,是不認識機會或沒有事先做準備;不是生意難做,是不會做;不是沒有綠洲,是因為心里一片沙漠;不是沒有陽光,是因為總低著頭;不是不聰明,是總認為世界上自己最聰明;不是沒有崗位,是不勝任崗位的素質要求;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學!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必須適應變化,在變化中樹立競爭和危機意識,迎接新生活中不確定因素的挑戰。

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著斑馬、羚羊和獅子。每天早晨,羚羊和斑馬,睜開眼睛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比獅子跑得快,否則,我就可能被吃掉;獅子也在想:我必須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和斑馬,否則,我就會被餓死。

在人類生活中,從另一個意義上也重復著同樣的故事。這個故事給我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同情誰?到底誰應該活下去?正確答案應該是: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強者生存!自然界不同情弱者,市場經濟不相信眼淚。為了更好地生存,我們永遠要比別人跑得快!

也有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運動員在森林里行走時遇上了一只老虎,其中一個人急忙穿上跑鞋,另一個人則諷刺說,你穿跑鞋也沒用!同伴回答說,我只要跑過你就可以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要不斷地穿上跑鞋,與身邊的人賽跑。我們要喜歡競爭,因為對手有多強我們就會有多強!

在21世紀里,一些公司的員工將遍及全世界各個角落,人們可以身兼數職,可以在全球眾多公司同時供職;隨著網絡的應用和發展,目前的眾多職業,將從地球上永遠消失,虛擬經濟已顛覆現實,這是一種趨勢,一種潮流,不可逆轉。隨著我國入世,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就業,下崗,再就業,再下崗,將成為司空見慣的事。要想避免生存上出現困難,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學幾項本領,一專多能。這樣,一旦下崗失業,心中不慌。只要我們精神不下崗,就可以重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學習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的本領,總有一天會在另一個行業里重新上崗!

曾經聽過一個關于貓和老鼠的笑話故事:

一只老鼠差一點兒被貓抓住,倉皇逃進洞里,下決心三天不出洞。一會兒,洞口傳來幾聲狗叫,老鼠想,現在已經很安全了,因為狗與貓也是死對頭,有狗在,就一定沒有貓。于是放心地又出去覓食。

剛到洞口,就被那只貓一口咬住。老鼠感到很奇怪,于是問貓:“請教貓先生一個問題,剛才我聽到的明明是狗的叫聲,為什么不是狗,而是你?”貓幽默地回答:“已經21世紀了,不多學一兩門外語,還怎么生存下去!”

人生下來就已經注定要競爭一生:為了優越的生活,為進入大學而競爭。如果是沒有危機感的人,在當今社會是無法立足的。為危機做超前準備,就會化危機為轉機。21世紀是終生學習的世紀。“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學習就會落后,學得少了也是一樣的結果!錯過一次次學習、提高自己的機會,慢慢就會被別人超越。

如果你正在做社會中很少有人涉足的事業,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比別人先行一步,超越了大部分人,這就是一種成功。當別人休息的時候,我們還在學習,我們又一次超越別人。要想比別人強,就要比別人懂得多,懂得多來自多學。只有懂得更多,才能做得更好。只有比別人做得更好,才能強于別人。成功人士總是做那些普通人能夠做而不愿做的事,他才成功!

沒有目標的人,都在幫助有目標的人達成目標。成功者也需要眾多普通人的幫助、襯托和讓位!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說,少數人的成功,要感謝多數人的落后!在運動場上,裁判員不是根據起點的先后認定名次,而是看誰先到達終點!作為觀眾,通常不會贊賞跑在最后面的人。競爭會推動社會進步,競爭會使我們由弱變強!

這個世界是不斷變化著的,一刻也停不下來,熙熙攘攘的人類為了在有限的資源中爭得自己的一份兒,使出渾身解數。因此,一個人的水平和能力需要不斷地提高才能有資本與人競爭。要想脫穎而出,必須加強競爭意識,為了自己的未來努力奮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通河县| 汉川市| 筠连县| 香格里拉县| 南昌市| 淮南市| 商城县| 平乐县| 郴州市| 黔江区| 十堰市| 营口市| 交口县| 汉中市| 祁东县| 额尔古纳市| 莫力| 漳浦县| 河曲县| 普兰县| 体育| 兴宁市| 科技| 安义县| 平乐县| 吴堡县| 即墨市| 绵竹市| 嘉定区| 千阳县| 阿拉善右旗| 马关县| 莱西市| 镇平县| 察隅县| 荥阳市| 会同县| 萨迦县| 拉萨市|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