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健康飲食寶典
  • 陸恒等
  • 4324字
  • 2019-11-28 12:33:06

(七)調料的烹制方法

調味品種類頗多,使用好不僅菜更香,而且還使人吃得更健康。如何才能更好地享用有所講究,今將一些調味品的挑選和合適使用分別簡介于下,以供烹飪使用時參考。

①蔥

蔥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能促進消化吸收、健脾開胃、增進食欲。蔥可用于煎炒烹炸等,那么,怎樣用蔥最佳呢?

(1)按蔥的特點使用:蔥有大蔥、青蔥(小蔥),辛辣香味較重,在菜肴中既可作輔料,又可作調味品,把它加工成絲、末,可做涼菜的調料,起到增鮮、殺菌、消毒的作用。將蔥切成段或其他形狀,經油煸炒(應將油燒開后晾涼成為熟油的溫油,再把蔥放進溫油中讓它逐漸受熱)后,可突出蔥的香味,是烹制水產品、動物內臟的調味品;將蔥加工成丁、段、片、絲與主料同烹制,或擰成結與主料同燉,出鍋時,棄蔥取其蔥香味。較嫩的青蔥(又稱香蔥),經沸油氽炸,多用于涼拌菜或加工成形撒拌在成菜上。

(2)按主料的形狀使用:蔥加工的形狀應與主料保持一致,一般稍小于主料,也要視原料的烹調方法靈活運用。如“紅燒魚”可將蔥段與魚同燒;“干燒魚”將蔥切末和配料保持一致;“清蒸魚”把整蔥擺在魚上,魚熟揀去蔥;“汆魚丸”把蔥浸泡在水里,只取蔥汁使用,以不影響魚丸色澤;“燒魚湯”時,一般把蔥切段,油炸后與魚同燉。經油炸過的蔥,香味甚濃,可去除魚腥味。湯燒好后去蔥段。

(3)按原料的需要使用:水產品、家禽、家畜的內臟和蛋類等,因腥、膻異味較濃,烹制時必須使用蔥。豆制品和根莖類原料,用蔥調味能去除豆腥味、土腥味。單一綠色蔬菜含有自然芳香,就不一定要用蔥調味。在菜熟起鍋前放蔥,味道也會很香。烹制時,蔥要炒得生一點,半生不熟,香氣才濃。

有些人吃大蔥只吃蔥白,不吃蔥葉,其實蔥葉與蔥白的營養相似。如果蔥葉不老、不萎縮發黃,就應將蔥葉與蔥白一起食用。

②姜蒜

生姜要與原料一起放入同時加熱,才能有效地去除腥味和膻味。做菜時,溫油入勺后馬上放入生姜讓它逐漸受熱,可使香味持久。或在菜熟起鍋前放入生姜,也會很香。在通常情況下,將生姜加入菜肴時最好不去皮,以保持生姜藥性的平衡(因為“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充分發揮生姜的整體功效。只有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才要將生姜皮去掉,如脾胃虛寒者,或食用苦瓜、螃蟹、綠豆芽等寒涼性菜肴應去掉姜皮。患風寒感冒,喝生姜紅糖水治療,最好去姜皮;用生姜來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也應去掉姜皮;用生姜治療水腫時,要用帶皮的生姜;如果患有便秘、口臭、口腔潰瘍等,最好用去皮生姜等。

做菜時,溫油入勺后馬上放入大蒜,讓它逐漸受熱,香味才會持久。或者在菜熟起鍋前放入大蒜,也會使味道更香。由于在大蒜頭的鱗莖中含有的蒜氨酸和蒜酶是獨立存在的,只有把蒜頭搗碎,使這兩種成分相互接觸,在蒜酶的作用下,使蒜氨酸分解成大蒜辣素,才有殺菌作用。因此,大蒜應搗碎后食用。在涼拌黃瓜、蒜蓉青菜、蒜炒肉絲……時,都需要用蒜粒、蒜片或者蒜泥;可是在剁大蒜頭時,會使蒜粒四濺,粘在菜板和菜刀上。為此,應先將大蒜頭切成片,再灑點鹽,這樣不論是剁還是搗,就不會飛濺,也不會粘菜板和刀了。因為,少量的鹽能將蒜細胞中的水分腌出來,使細胞壁變軟,彈性減小;所以,就不會四處飛濺了。熟蒜沒有辣味,也沒有殺菌作用,那么腌蒜還有抗病毒殺菌作用呢?研究發現,糖醋蒜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對白血病細胞、乳腺癌細胞、胃癌細胞等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經過糖醋浸泡,蒜中的保健成分仍能發揮作用。而腌過的蒜對胃黏膜的刺激要小一些,所以,腌過的蒜會更好。將干凈、去皮大蒜瓣放水中浸泡一夜,濾干倒入食醋中浸泡50天后食用。每天吃2~3瓣醋泡大蒜,并飲用經稀釋3倍的醋浸汁,可解熱散寒、預防感冒、有強身健體功效。鼻炎患者每晚聞浸泡大蒜的醋汁,有明顯效果。

③食鹽

食鹽中的精鹽,主要成分是鈉,而低鈉鹽則以鉀代替鈉。因腎功能不良的人排泄鉀的能力低,要特別注意其攝入量,若血液中含鉀高,會引起心律不齊有生命危險,所以患有腎臟病、腎功能衰竭的病人,選擇食鹽要十分慎重。對于高血壓患者和老年人來說,低鈉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減少鈉鹽攝取,有控制血壓的功能。做菜時,應在菜要熟時,起鍋前加鹽。無論食用精鹽,還是低鈉鹽,都要控制用量,以減少鹽分的攝取。

④味精

味精的含鈉量大約是鹽的1/3。多食用味精對人體有害,故要少吃。味精如果使用不當,會毀壞菜肴的美味。味精在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拌菜的溫度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如果做涼拌菜時非要放味精,可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后,再拌入涼菜中。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咸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不能加味精。調餡料不宜加味精,因為餡料若經過蒸、煮、炸等高溫(100℃以上)過程,味精不僅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肉中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后,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所以炒肉菜不用加味精。由于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就越差,因此,加醋比較多的菜肴不能放味精。

⑤食醋

食醋是日常生活中必備的調料,做菜時,加點醋可使菜肴美味,醋在烹制中還有如下妙用。

(1)解凍:把凍肉浸入醋水中容易解凍,也適宜化凍魚、凍蝦。

(2)褪毛:在沸水中加入1匙醋,把宰殺好的家禽放入開水中,不斷翻動,幾分鐘后撈出,毛就很快褪凈了。

(3)解辣:在炒辣椒時放點醋,能夠消減辣味。

(4)除鱗:將魚放入加了醋的冷水中(每千克水加醋10毫升)泡一會兒再刮魚鱗,就很容易刮干凈。

(5)保鮮:把鮮肉用浸過醋的干凈紗布包起來,可以保鮮24小時;在夏天,將淡醋水灑在魚身上,可保鮮1~2天。

(6)除異味:食用松花蛋(皮蛋)時,放點食醋和姜末,能夠去除松花蛋的辣、澀味。

(7)做蛋湯:如果雞蛋不新鮮,打到鍋里的蛋花很容易散開。這時先在鍋里加點醋,再打入雞蛋,就能形成漂亮的蛋花。

(8)煮破殼蛋:在煮破殼蛋時,往水中加一點醋,可使蛋白凝固防止流出來。但破殼蛋要盡早吃掉,最好不要超過48小時。

(9)蒸米飯:如果大米存放時間較長,則在蒸飯時加點醋,可使蒸出來的米飯色澤潔白,口感更好。

(10)除小蟲:如果蔬菜上有小蟲,在洗蔬菜的水中加一點醋,可有效地消除蔬菜上的小蟲。

(11)去膻:將羊肉洗凈切塊后,放入開水鍋中,然后倒入一些米醋。一般1千克羊肉加入1千克水和50毫升醋,煮到開鍋,取出羊肉,就可去除羊肉的膻味。將去掉膻味的羊肉紅燒或者采用其他做法均可。

(12)煮海帶:在煮海帶的鍋里加幾滴醋,可使海帶很快變軟,而且吃起來鮮嫩味美。

(13)煮面條:在煮面條時,適量加點醋,可以消除面條的堿味,還可以使面條變得白一些。

(14)防變色:將去皮的土豆放在冷水中,再往水中加少許醋,就可以防止土豆不變色。

(15)燜肉:燜肉時加入適量的醋,既可以去異味,又可以縮短燜制時間。

(16)去沙土:往清洗木耳的水中加入少許食醋,然后輕輕搓洗,可很快去除木耳的沙土。

(17)防癢:在削芋頭前,將雙手用醋水洗一下,再削芋頭就不會覺得癢了。

(18)醋泡食物:醋浸泡的食物有防治疾病的作用。例如:將花生米浸泡于醋中24小時后,每天2次,每次食用10~15粒,可防治心血管疾病;將炒熟的黃豆與醋以1∶2比例,放于瓷瓶中密封置陰涼通風干燥處,7天后食用,每天3次,每次空腹嚼服15~20粒,有防治高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作用,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將潔凈的香菇浸泡醋中放冰箱冷藏,一個月后食用,有助于改善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的癥狀;將海帶切成細絲,按1∶3的比例加醋浸泡,冷藏10天后食用,可防止軟骨病和改善高血壓癥狀等;將玉米500克煮熟瀝干,加入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時后,取出晾干玉米,每天早晚各嚼服20~30粒,有降血壓作用;將冰糖搗碎后浸泡于食醋中2天待冰糖溶化后服用,咳喘多痰者在早飯前、晚飯后服用10~20毫升,有良好療效。

醋(又稱苦酒)雖有防病保健功效,但食用不宜過多,一般成人每天可食用20~30毫升。老弱婦孺及病人應根據自己的體質,減少食用量。對醋過敏者、胃潰瘍患者、胃酸過多者和腎炎病人發病期間均應慎用。

⑥醬油

市售醬油分為純豆釀造和化學合成制造兩種,以純豆釀造的醬油對人體健康較好。而發酵醬油的工藝主要分為兩種,一是以大豆和麩皮為原料的傳統低鹽固態發酵;另一是以大豆和小麥為原料的高鹽稀態發酵。高鹽稀態發酵比低鹽固態發酵的醬油有諸多優勢,如酯香突出,口感更為鮮美,以及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等,對延緩衰老有幫助。所以,中老年人可首選高鹽稀態生產的醬油。

我國從2003年開展應用鐵強化醬油預防和控制居民鐵缺乏和缺鐵性貧血,監測數據顯示食用鐵醬油的消費者貧血率明顯下降。

目前,市場上的醬油大多數含有防腐劑。若醬油不添加防腐劑或酒精度不夠,容易發霉,還可能造成腐敗細菌生長,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專家建議,把醬油放在低溫、不被陽光直接曬的地方,甚至可放冰箱冷藏,以防發霉或褐變。

⑦其他調料

除了上述的調味品外,還有以下的調料。

(1)胡椒粉:在做湯時,要等湯燒好時,再放胡椒粉,以免損失香氣。

(2)沙茶醬:它可直接蘸食佐餐,也可與別的醬料調制成“復合味”。沙茶醬適宜燒、燜、煨、涮、灼等烹調方法。在菜肴將出鍋時,加入1~2茶匙,拌勻即可。烹飪時避免溫度過高,故不適用于炸、煎、烤等烹飪方法。需減肥者、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均應控制用量。

(3)嫩肉粉:它的用量以肉的重量的0.5%~1%為宜,先將其溶于適量清水中,最佳溫度為60℃左右,如果超過90℃就會失效;然后撒在切成片的牛肉的表面,并拌勻,常溫靜置15分鐘,即可烹飪。嫩肉粉不宜在過分酸性或堿性的環境中使用,否則會失效。魚、蝦等海鮮的肉質細嫩,不需添加。不要使用過多,否則不利于成形。

(4)味噌:根據個人喜好,可將適量不同種類的味噌混拌,當做醬料,如果煮湯,應最后加入味噌,以防香味流失。如果燉煮食物,可分為兩次加入,先將2/3茶匙的味噌溶入湯中,使食材入味,熄火前加入剩余的1/3幫助提味。甜味或半甜味味噌,因含鹽量低,不宜久藏,,注意防止生霉、變質。

(5)魚露:無論是煲湯,還是烹飪魚貝、畜肉、蔬菜等,都可以把魚露當醬油使用。一般在菜肴即將出鍋時使用,每次加入5~10克,也可用做蘸料。由于魚露在制作過程中容易產生亞硝胺類致癌物,因此,不要長期過量食用。

白葡萄酒可除扇貝膻味。先在鍋中放少許橄欖油,加入洋蔥熗炒,待洋蔥變成金黃色后將扇貝倒入,然后再倒入一杯白葡萄酒和洋蔥攪拌均勻改成中火并加蓋略燜片刻,至扇貝全部開口即成。一定要放白葡萄酒,不可放紅葡萄酒,否則扇貝肉會變黑褐色。加白葡萄酒可使扇貝的營養成分不流失,還能有效去除扇貝的海腥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洛隆县| 江津市| 安宁市| 营口市| 冕宁县| 西青区| 监利县| 白沙| 定陶县| 梨树县| 利川市| 龙陵县| 西盟| 绥化市| 南江县| 台南县| 介休市| 贡嘎县| 巴青县| 华池县| 镇雄县| 成武县| 云霄县| 松江区| 上蔡县| 正阳县| 达州市| 新宁县| 广水市| 黑山县| 武邑县| 九寨沟县| 安仁县| 无为县| 辽源市| 凤翔县| 厦门市| 东方市| 鄂托克前旗| 饶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