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說明
《列子》這本古代的子書,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與《老子》、《莊子》并列;但是其流傳頗不及 《老》、《莊》之廣,原因無他,該書易讀而難懂之故,一般莫測其中心真正意涵。
一九八二年,臺北十方書院開了 《列子》的課程,南師懷瑾先生為教授師,惟在學期終結時,尚余最后半篇未克講完。
此后,物換星移,直到廿八年后,南師始在編者再三催請下,于廟港太湖大學堂完成補講。世事之變遷無常,令人嗟嘆,結果終致圓滿,又令人無限欣慰,并為讀者慶幸。
經過一年的整理工作,已粗成章篇。日昨,偶示書稿予一高人,高人曰:“是誰講的?怎么那么好!”真的太好了,聽眾和讀者被帶入廣闊的視野,深入難測的奇妙境界,并且打破了意識的種種局限。
《列子》,以故事神話的形態,闡釋道家的學術及觀念,具體展示脫胎換骨,由人走上超人的途徑。列子,這個御風而行的人,千多年來敲打著人們的靈魂,要人們從一切自設的框架中突圍,成就天地間的自在逍遙……偉哉!列子!
本書先由張振熔將錄音轉成文字,宏忍師擔任電腦排字,二人并負責查核資料,后王愛華亦參與查對資料工作。最后補講部分,系馬宏達記錄整理,全書小標題則為編者所加。
劉雨虹 記
二○一○年五月于廟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