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楊堅大索貌閱

隋朝剛建立的時候,國家百廢待興。從南北朝開始的偷稅漏稅現象日益嚴重,百姓因耕地少而隱漏戶口逃稅,地主豪強占有土地也同樣逃避稅收。隋廷國庫嚴重空缺,中央政府的力量被削弱。為此,隋文帝楊堅先后實行了一系列經濟制度上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措施就是用來整頓戶籍和賦役的“大索貌閱”,即按戶籍上登記的年齡和本人體貌進行核對,檢察是否謊報年齡,詐老詐小。

大索貌閱首先在山東推行,后被推廣到全國各地。為了使檢查戶口的工作得到徹底的開展,隋文帝將任務直接下放到基層組織,并由其承擔責任。當時隋朝地方上的最基層組織就是縣級國家機構,縣級內又分為三個等級:5家為保,5保為閭,4閭為族,分設保長、閭正、族正,三個領頭人合稱“三長”。隋文帝讓“三長”負責大索貌閱的具體事宜,一旦發現其負責的范圍內有戶口不實的問題,三長就會被發配邊疆。

后來,為了使戶口檢查工作更好地進行,文帝又采用宰相高颎的建議,實行了“輸籍之法”。即由國家制定劃分戶等的標準,發到各州縣,每年正月五日,縣令派人到農村,依定樣劃分戶等,作為征調賦稅、力役的依據。

戶口檢查工作挨家挨戶地進行,由地方官員行使職權并承擔責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不遺漏一人。至開皇三年,隋廷查出隱漏的丁男共44.3萬人,連同其他零碎的隱漏人口共計164.15萬人—開皇初年時的在冊人口才380萬,也就是說查出了接近人口總數一半的隱漏戶口。

隋文帝的戶口檢查雖看似嚴厲,像是搜刮戶口征稅,但其實他的措施里不乏人性化的一面,比如大索貌閱的所有內容都是根據百姓的“三疾”狀況而定。隋文帝規定,百姓按病殘的輕重程度分“三疾”:部分喪失勞動力者為殘疾;全部喪失勞動力者為廢疾;不僅全部喪失勞動力而且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者為篤疾。大索貌閱據此為殘疾人免除(或部分免除)賦役負擔,或以殘疾程度為依據,給予享受特殊待遇。此外,隋文帝同時規定,凡堂兄弟以下親屬同族而居的,必須分立戶口,由此防止了大戶人家偷稅漏稅的行為。最主要的是,根據“輸籍之法”的規定,百姓按資產的多寡分為上、中、下三等,這三個等級的百姓需繳納的賦稅徭役數目都低于地主所收的稅役。因此,很多原本給豪強地主打工的農民看到做國家的編民更好后都自動脫離豪強地主,成為國家的納稅戶。

隋文帝大索貌閱做得細致而到位,既減輕了民眾的賦稅重擔,也增加了國家收入,還打擊了大地主階級的兼并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可謂一舉三得。從開皇初年到大業五年,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戶口從380萬戶增加到890萬戶,激增了一倍多。大業五年,隋文帝的接班人隋煬帝在大臣裴蘊的建議下,再度推行大索貌閱,并立法規:凡是某地戶口發現有一人不實,當地長官即被削職;若某人檢舉出某家隱匿一個丁男,則該人的賦役由被檢舉出的家庭代繳。此法規頒布后,共計增加丁男20.3萬,增加人口64.15萬。

在隋文帝進行的一系列經濟改革措施中,除了大索貌閱這一項,還有府兵受田、減免賦役、統一貨幣以及取消公廨錢等。這些改革同時進行,相輔相成,因此“大索貌閱”的成效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在隋文帝的改革下,更多的百姓參與了勞動生產,當時的農業得到了發展,當時的中國成為了盛世之國。

歷史學家范文瀾評價隋文帝說:“隋文帝主要的功績,在于統一全國后,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使連續三百年的戰事得以停止,全國安寧,南北民眾獲得休息,社會呈現空前的繁榮。秦始皇創秦制,為漢以后各朝所沿襲。隋文帝創隋制,為唐以后各朝所遵循。秦、隋兩朝都有巨大的貢獻,不能因為歷年短促,忽視它們在歷史上的作用。”

品牌:中國言實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8-04-04 10:44:59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國言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区。| 朔州市| 阿克陶县| 乌鲁木齐市| 雷州市| 南平市| 美姑县| 延边| 永吉县| 秭归县| 桦川县| 永善县| 会理县| 静安区| 榆中县| 广昌县| 泊头市| 阿克苏市| 灌云县| 汉川市| 织金县| 凤阳县| 台南县| 高州市| 海宁市| 奉化市| 那坡县| 茌平县| 五莲县| 莱州市| 常熟市| 南城县| 天津市| 当雄县| 亳州市| 漳平市| 台东县| 进贤县| 万州区| 勃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