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自序

(一)吾著此篇之動機有二。其一,胡適語我:晚清“今文學運動”,于思想界影響至大,吾子實躬與其役者,宜有以紀之。其二,蔣方震著《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史》新成,索余序,吾覺泛泛為一序,無以益其善美,計不如取吾史中類似之時代相印證焉,庶可以校彼我之短長而自淬厲也。乃與約,作此文以代序。既而下筆不能自休,遂成數萬言,篇幅幾與原書埒。天下古今,固無此等序文。脫稿后,只得對于蔣書宣告獨立矣。

(二)余于十八年前,嘗著《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刊于《新民叢報》,其第八章論清代學術,章末結論云:

此二百余年間總可命為中國之“文藝復興時代”,特其興也,漸而非頓耳。然固儼然若一有機體之發達,至今日而蔥蔥郁郁,有方春之氣焉。吾于我思想界之前途,抱無窮希望也。

又云:

有清學者,以實事求是為學鵠,饒有科學的精神,而更輔以分業的組織。

又云:

有清二百余年之學術,實取前此二千余年之學術,倒卷而繅演之,如剝春筍,愈剝而愈近里;如啖甘蔗,愈啖而愈有味;不可謂非一奇異之現象也。此現象誰造之?曰:社會周遭種種因緣造之。

余今日之根本觀念,與十八年前無大異同。惟局部的觀察,今視昔似較為精密。

且當時多有為而發之言,其結論往往流于偏至。——故今全行改作,采舊文者十一二而已。

(三)有清一代學術,可紀者不少,其卓然成一潮流,帶有時代運動的色彩者,在前半期為“考證學”,在后半期為“今文學”,而今文學又實從考證學衍生而來。故本篇所記述,以此兩潮流為主,其他則附庸耳。

(四)“今文學”之運動,鄙人實為其一員,不容不敘及。本篇純以超然客觀之精神論列之,即以現在執筆之另一梁啟超,批評三十年來史料上之梁啟超也。其批評正當與否,吾不敢知。吾惟對于史料上之梁啟超力求忠實,亦如對于史料上之他人之力求忠實而已矣。

(五)篇中對于平生所極崇拜之先輩,與夫極尊敬之師友,皆直書其名,不用別號,從質家言,冀省讀者腦力而已。

(六)自屬稿至脫稿,費十五日,稿成即以寄《改造雜志》應期出版,更無余裕復勘,舛漏當甚多,惟讀者教之。

民國九年十月十四日啟超識

品牌:上海貝貝特
上架時間:2016-10-24 17:59:42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上海貝貝特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邳州市| 罗山县| 沂源县| 滦平县| 长沙县| 冕宁县| 阿勒泰市| 上犹县| 开鲁县| 鸡东县| 海林市| 贡山| 彩票| 象州县| 依兰县| 攀枝花市| 灌云县| 小金县| 山西省| 镇安县| 宜阳县| 南岸区| 奎屯市| 荔波县| 玉树县| 韶关市| 邯郸市| 赤城县| 张家港市| 芒康县| 若羌县| 定南县| 仙游县| 安龙县| 涪陵区| 永和县| 都江堰市| 邵武市| 富锦市|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