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思想界有一彗星,曰瀏陽譚嗣同。
嗣同幼好為駢體文,緣是以窺“今文學”,其詩有“汪(中)魏(源)龔(自珍)王(闿運)始是才”之語,可見其向往所自。又好王夫之之學,喜談名理。自交梁啟超后,其學一變。自從楊文會聞佛法,其學又一變。嘗自裒其少作詩文刻之,題曰《東海褰冥氏三十以前舊學》,示此后不復事此矣。其所謂“新學”之著作,則有《仁學》,亦題曰“臺灣人所著書”,蓋中多譏切清廷,假臺人抒憤也。...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晚清思想界有一彗星,曰瀏陽譚嗣同。
嗣同幼好為駢體文,緣是以窺“今文學”,其詩有“汪(中)魏(源)龔(自珍)王(闿運)始是才”之語,可見其向往所自。又好王夫之之學,喜談名理。自交梁啟超后,其學一變。自從楊文會聞佛法,其學又一變。嘗自裒其少作詩文刻之,題曰《東海褰冥氏三十以前舊學》,示此后不復事此矣。其所謂“新學”之著作,則有《仁學》,亦題曰“臺灣人所著書”,蓋中多譏切清廷,假臺人抒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