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苦過,所以知足:智藏法師教你守住幸福
最新章節(jié)
- 第86章 活得有質(zhì)量 有價值,才幸福
- 第85章 只要我們的心靈燦爛,生活就能充滿陽光
- 第84章 幸福源于知足,平淡生活才是真
- 第83章 不受磨難成佛
- 第82章 安貧樂道,人到無求品自高
- 第81章 知足不貪,別讓欲望吞噬生活
第1章 前言:知足地活,幸福每天都會在身邊
我們生活在人世間,從小到大都有過不斷與痛苦抗爭的過程,生老病死苦,愛別離恨苦,求不得苦……我們一生之中,總覺得不幸大過于快樂,煩惱大過于歡喜,痛苦大過于幸福,種種癡念怨嘆也應(yīng)運而生。殊不知,不幸往往源于自己,煩惱往往源于比較,痛苦往往源于不知足。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很多無奈和無法擺脫的苦,但在他們心中萬能的佛祖似乎可以化解一切煩惱和痛苦。事實上,佛祖也不是萬能的。把一切的苦難都寄托在讓佛祖來幫助化解上,自己卻不肯努力用“心”尋求解脫,這是錯誤的。佛祖曾經(jīng)說過“自度度人,自覺覺他”,所以,我們自己的“心”才是拯救自己的佛,我們的幸福需要我們自己去尋找,去創(chuàng)造,去把握。
境由心生,境隨心轉(zhuǎn)。知足,就幸福;不滿,就痛苦。
佛法中唯識學(xué)的核心學(xué)說就是“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可以讓我們無限的煩惱,也可以讓我們從煩惱中徹底的解脫出來,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握J識我們的“心”,如何運用我們的“心”。佛法的智慧之光早已為我們指明了幸福的方向,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心”開始屬于自己的幸福之旅。
減少欲望。欲壑難填、索取無度,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勉強去做那些不可能去做的事,結(jié)果只能是無休止的苦惱,讓心靈不得清靜。唯有減少自己的欲望,才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享受人生,獲得幸福。
看淡得失。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次單程的旅行,不管你的路是長還是短,只要終點一到,所有生命以外的東西都得卸下,金錢財富、功名利祿……所有你追求的一切都不會帶走一絲一毫。所以,生命中我們要學(xué)會選擇,懂得放棄,讓得失隨緣,讓心靈無掛礙。
懂得感恩。無論順境、逆境,都是我們一生中必需經(jīng)歷的,即是心識所現(xiàn),也是業(yè)識所轉(zhuǎn)。在順境中理應(yīng)該感恩,在逆境中也應(yīng)該感恩,因為一次逆境,也許是我們更大的增上緣。用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笑對生活,你就能看到生活光明的一面,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如此美好。
放下嗔怨。“境緣無好丑,好丑起于心”,生活的美與丑,全在我們自己怎么看。打開郁悶的心房,擎一盞心燈,讓它照亮心中所有丑惡和陰暗的角落。放下一切貪嗔恨怨,放過自己,體驗每一個淡然喜悅的當下。
舍棄計較。真正的快樂,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我們要學(xué)會讓自己擁有幸福與快樂的能力,而非在斤斤計較中,斷送幸福到來的可能。不要對自己過分苛求,不要對自己以外的人和事過分計較,大度一點,糊涂一點,幸福自然就會多一點。
放下執(zhí)念。一個人最大的痛苦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了之后不去珍惜,仍覺得不滿足,又去苛求一些不現(xiàn)實的東西。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放下執(zhí)念,饒過自己,才是圓滿、幸福之道。
學(xué)會寬容。用慈悲去愈合受傷的心靈,用寬恕去對待傷害自己的人,才能使我們從憎恨的桎梏中解脫,才是真正對自己好。愛是幸福的好鄰居,擁有寬廣的胸襟,便能笑看人生的云淡風(fēng)輕。
知足常樂。忘記得不到的,珍惜已經(jīng)得到的,守住我們內(nèi)心的純凈與安寧,讓一切順其自然,回歸簡單,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世間一切法都是緣起,緣起則性空,貪嗔恨怨亦如是。彈指瞬間,剎那芳華,匆匆已是數(shù)十年,為何還要苦苦難為自己?去掉我們內(nèi)心的貪婪、自私、怨恨、憤怒、嫉妒……生起智慧、善良、樂觀、寬容、清凈的心,知足地活著,那么,幸福每天都會身邊。
癸巳年初夏#沙門藏學(xué)
于九華山甘露寺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