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總論

谷梁傳

名重父命

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卿曰衛齊惡今曰衛侯惡此

何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奪人名不奪人親之所名

重其所以來也王父名子也

不奪人名謂親之所名明臣雖欲改君不當聽

也君不聽臣易名者欲使重父命也父受命名于

王父王父卒則王父之命名之

傳言王父則

祖也范云欲使人重父命也者父命名于王父王

父卒則己命子

白虎通

姓名

人必有名何所以吐情自紀尊事人者也論語曰名

不正則言不順三月名之何天道一時物有變人生

三月目煦亦能笑與人相更答故因其始有知而名

之故禮服傳曰子生三月則父名之于祖廟于祖廟

者謂子之親廟也明當為宗祖主也一說名之于燕

寢名者幼少卑賤之稱也寡略故于燕寢禮內則曰

子生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立于阼階西南世婦

抱子升自西階君命之士適子執其右手庶子撫其

首君曰欽有帥夫人曰記有成告于四境四境者所

以遏絕萌芽禁備未然故曾子問曰世子生三月以

名告于祖禰內則記曰以名告于山川社稷四境天

子太子使士負子于南郊以桑弧蓬矢六射者何也

北男子之事也故先表其事然后食其祿必桑弧何

桑者相逢接之道也保傳曰天子生舉之以禮使士

負之者何齋肅端綏之郊見于天韓詩內傳曰太子

生以桑弧蓬矢六射上下四方明當有事天地四方

也殷以生日名子何殷家質故直以生日名子也以

尚書道殷家太甲帝武丁也于臣民亦得以生日名

子何亦不止也以尚書道殷臣有巫咸有祖己也何

以知諸侯不象王者以生日名子也以太王名亶父

王季名歷殷之諸侯也易曰帝乙謂成湯帝乙謂六

代孫也湯生于夏世何以用甲乙為名曰湯王后乃

更變名子孫法耳本名履故論語曰予小子履履湯

名也不以子丑何曰甲乙者干也子丑者枝也干為

本本質故以甲乙為名也名或兼或單何示非一也

或聽其聲以律定其名或依事傍其形故名或兼或

單也依其事者若后稷是也棄之因名之為棄也傍

其形者孔子首類魯國尼丘山故名為丘或傍其名

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若名賜字

子貢名鯉字伯魚春秋譏二名何所以譏者乃謂其

無常者也若乍為名祿甫元言武庚名不以日月山

川為名者少賤卑己之稱也臣子當諱為物示通故

避之也曲禮曰二名不偏諱逮事父母則諱王父母

不逮父母則不諱王父母也君前不諱詩書不諱臨

文不諱郊廟不諱又曰君前臣名父前子名謂大夫

名卿弟名兄也明不敢諱于尊者前也太古之時所

不諱者何尚質也故臣子不言其君父之名故禮記

曰朝日上值不諱正天名也人所以十月而生者何

人天子之也經天地之數五故十月而備乃成人也

人生所以泣者何本一干而分得氣異息故泣重離

母之義也尚書曰啟呱呱泣也人拜所以自名者何

所以泣號自紀禮拜自后不自名何備陰陽也人所

以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見意屈節卑體尊事之者也

拜之言服也所以必再拜何法陰陽也尚書曰再拜

稽首也必稽首何敬之至也頭至地何以言首謂頭

也禮曰首有瘍則沐所以先拜首后稽首何名順其

文質也尚書曰周公拜首稽首人所以有字何冠德

明功敬成人也故禮士冠經曰賓北面字之曰伯某

甫又曰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所以五十乃稱伯仲者

五十知天命思慮定也能順四時長幼之序故以伯

仲號之禮檀弓曰幼名冠字五十乃稱伯仲論語曰

五十而知天命稱號所以有四何法四時用事先后

長幼兄弟之象也故以時長幼號曰伯仲叔季也伯

者長也伯者子最長迫近父也仲者中也叔者少也

季者幼也適長稱伯伯禽是也庶長稱孟以魯大夫

孟氏男女異長各自有伯仲法陰陽各自有終始也

春秋傳曰伯姬者何內女稱也婦人十五稱伯仲何

婦人值少變陰陽道促蚤成十五通乎織之事思

慮定故許嫁笄而字故禮經曰女子十五許嫁笄禮

之稱字之婦姓以配字何明不娶同姓也故春秋曰

伯姬歸于宋姬者姓也值字所以于仲春何值者親

故近于仲文子尊尊故于伯仲之時物尚值叔之時

物失之章即如是周有八士論語曰伯達伯適仲突

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積于叔何蓋以兩兩俱生

故也不積于伯季明其無二也文王十子詩傳曰伯

邑考武王發周公旦管叔鮮蔡叔鐸成叔處霍叔武

康叔封南季載載所以或上其叔何也管蔡霍成康

南皆采也故上置叔下伯邑叔震也以獨無乎蓋以

為大夫者不是采地也

此篇原本多訛字無

別本可校姑從闕疑

顏氏家訓

風操篇

禮云見似目瞿聞名心瞿有所感觸惻愴心眼若在

從容平常之地幸須申其情耳必不可避亦當忍之

猶如伯叔兄弟酷類先人可得終身腸斷與之絕耶

又臨文不諱廟中不諱君所無私諱蓋知聞名須有

消息不必期于顛沛而走也梁世謝舉甚有聲譽聞

諱必哭為世所譏又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

不墜門風孝元經牧江州遣往建昌督事郡縣民庶

競修箋書朝夕輻輳幾案盈積書有稱嚴寒者必對

之流涕不省取記多廢公事物情怨駭竟以不辦而

還此囗過事也近在楊都有一士人諱審而與沈氏

交結周厚沈與其書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凡避諱

者皆須得其同訓以代換之桓公名白博有五皓之

稱厲王名長琴有修短之目不聞謂布帛為布皓呼

腎腸為腎修也梁武帝小名阿練子孫皆呼練為絹

乃謂銷煉物為銷絹物恐乖其義或有諱云者呼紛

紜為紛煙有諱桐者呼梧桐樹為白鐵樹便似戲笑

耳周公名子曰禽孔子名兒曰鯉止在其身自可無

禁至若衛侯魏公子楚太子皆名蟣虱長卿名犬子

王修名狗子上有連及理未為通古之所行今之所

笑也北土多有名兒為驢駒豚子者使其自稱及兄

弟所名亦何忍哉前漢有尹翁歸后漢有鄭翁歸梁

家亦有孔翁歸又有顧翁寵晉代有許思妣孟少孤

如此名字幸當避之今人避諱更急于古名子者當

為孫地吾親識中有諱襄諱友諱同諱清諱和諱禹

交疏造次一座百犯聞者辛苦無聊賴焉昔司馬長

卿慕藺相如故名相如顧元歆慕蔡邕故名雍而后

漢有朱張字孫卿許暹字顏回梁世有庾晏嬰祖孫

登連古人姓為名字亦鄙事也昔劉文饒不忍罵奴

為畜產今世愚人遂以相戲或有指名為豚犢者有

識傍觀猶欲掩耳況名之者乎近在議曹共平章百

官秩祿有一顯貴當世名臣意嫌所議過厚齊朝有

一兩士族文學之人謂此貴曰今日天下大同須為

百代典式豈得尚作關中舊意乎明公定是陶朱公

大兒耳彼此歡笑不以為嫌

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名終則諱之字乃可以為

孫氏孔子弟子記事者皆稱仲尼呂后微時嘗字高

祖為季至漢袁種字其叔父曰絲王丹與侯霸子語

字霸為君房江南至今不諱字也河北士人全不辨

之名亦呼為字字固因呼為字尚書王元之兄弟皆

號名人其父名云字羅漢一皆諱之其余不足怪也

劉絳緩綏兄弟并為名器其父名昭一生不為照字

唯依爾雅火傍作召耳然凡文與正諱相犯當自可

避其有同音異字不可悉然劉字之下即有昭音呂

尚之兒如不為上趙壹之子儻不作一便是下筆即

妨是書皆觸也嘗有甲設燕席請乙為賓而旦于公

庭見乙之子問之曰尊侯早晚顧宅乙子稱其父已

往時以為笑如此比例觸類慎之不可陷于輕脫

冊府元龜

名字

古稱孩而名之冠而字之蓋以名者義之制字者名

之飾先民之論其亦多矣故吐情自紀名以示謙均

體相稱字以為重質文既變單兼并興要在順言亦

無定義然五廢之說慮防大物三復之旨彌昭景行

隨時損益其說靡記至有兆興天賦囗應夢受命卜

筮以考休吉稽事類以擇淑令或避嫌變易或受賜

旌別咸有倫理率用論次傳曰人治之大也可不慎

名諱

名以制義所以著象類之說諱不逼下所以伸臣子

之情是知名諱之來古今通道而余分之在位亦偏

方之所奉雖本以嘉稱期于象德或求諸義訓契彼

未然蓋成敗之有端若符應之數定然則稽之人事

察彼天道諒盛衰之在德豈名稱之足云乎

兼明書

放勛重華文命非名

司馬遷史記以放勛為堯名重華為舜名文命為禹

名明曰皆非也按堯典云若稽古帝堯曰放勛欽明

文思安安孔安國曰勛功也欽敬也言堯放上世之

功化而欽明文思之四德安天下之當安也舜典云

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孔安國曰華謂文德言

其文德光華重合于堯俱圣明也大禹謨云若稽古

大禹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孔安國曰言其外布

文德教命內則敬承堯舜也據安國所言當以放勛

重華文命皆謂功業德化不言是其名也或問曰子

何以知安國之是而司馬之非乎答曰以尚書經文

知之也經文上曰是帝堯之位號下曰是帝堯之功

德若放勛是堯之名則經當云若稽古帝堯放勛則

放勛當其名處今放勛乃在曰之下連于欽明文思

豈名不屬于位號而乃冠于功業乎又舜典云重華

協于帝若重華為名將何以協于帝又大禹謨云文

命敷于四海若以文命為名將何以敷于四海又囗

陶謨曰允迪厥德豈允迪為囗陶之名乎且子生三

月而父為之名今放勛重華文命之義皆謂圣明功

業豈此三帝即位之后始為名乎且舜之父母頑嚚

豈知舜之德可繼于堯而名之重華乎若是舜自作

于理固不當如此驗斯枝節即放勛重華文命非堯

舜夏禹之名也故知馬遷之非安國之是也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26 22:50:34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泰市| 曲阜市| 斗六市| 隆回县| 曲水县| 瑞安市| 蛟河市| 汨罗市| 金溪县| 高要市| 芦山县| 元阳县| 马关县| 肇东市| 德清县| 调兵山市| 封丘县| 姚安县| 兰州市| 淅川县| 手游| 滨州市| 瑞金市| 霸州市| 珠海市| 肥东县| 华阴市| 江北区| 万全县| 达孜县| 屏东市| 沁水县| 仙居县| 临清市| 福贡县| 五河县| 安塞县| 阳泉市| 红桥区| 玉龙|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