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信不信由你,只要你悉心觀察和仔細回想一下,你就會知道,現實社會生活中任何一件事情,幾乎無一例外地都與“人情”二字存在著某種特定的關系。不拘謀職、謀位、謀財、謀事、謀商、謀方便、某好處……事事都要動人情、托人情、拉人情、送人情、還人情、做人情。

沒有人情難辦事,有了人情好辦事,大情辦大事,小情辦小事,人情決定事情,人情深度決定辦事力度,這早已經成為一種廣為社會人所熟知的潛規則,也是當今社會謀人、謀己、謀發展的鐵律。

其實,人們生活在社會上,天天離不開人情,也天天離不開辦事。

所要辦的事不外乎三種:第一種是為自己辦的事,第二種是為別人辦的事,第三種是為公家辦的事。很顯然,第一種事大都需要由別人配合,請別人成全,托別人幫忙,搭別人情分,很多人的人情就是這么欠下的;第二種事是由自己出面幫助別人,從而使別人欠下了自己的人情,這其中助人成事之法甚多,或出力,或出錢,或出關系,或出主意——這里面有一把尺子,即“出”多少合適呢?其標準也是“量入為出”的,即別人欠你多少人情,你就會幫助別人使多大的勁,還多大的情;第三種事是公事,按說這種事受制度約束,該辦必辦,不該辦絕不能辦,該咋辦咋辦,這都是有原則、有規定的。其實可不這么簡單,有些公事,特別是對個人來說有利可圖的公事,或者涉及到個人利益的公事,給誰辦不給誰辦,先給誰辦后給誰辦,辦多辦少,辦大辦小,辦長辦短,辦近辦遠,其潛規則都是朝向人情方面傾斜的。沒有人情,處處紅燈閃;有了人情,路路綠燈亮。人情淺,綠燈閃一閃;人情重,綠燈一路送。這就是中國社會獨具特色的人情學。人情就是辦事的敲門磚。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重人情重關系的國度,講究“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這之間的來來往往其實就是人情的交換與融通。你曾經幫助過我,我就欠了你一個人情,我一定要找個機會還給你。而憑我的能力和條件幫你辦事,則是最好的還人情的方法。依據這樣的潛規則,善通人情世故的人特別會做人情:創造機會套近乎,拉關系,鋪路子,時不時巧妙地送對方一些人情,而后,當需要對方為自己辦事時,又巧妙地將人情牽回來,循環往復,水到渠成,順理成章,從而輕松地達到自己辦事的目的。

有兩句古詩,叫“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這詩的來歷就是托人情辦事的事。其實,這人情世故也確實符合自然之理,屬人之常情。有人情者“先得月”,沒人情者難“逢春”。人的本性就是親其所親,疏其所遠。人都是有私心的,有私心就有偏向。因而這“先得月”和“易逢春”就合常情符常理了。

當今經濟社會,人情最重要最常見的表現形式除了互相辦事、互相利用之外,那就是“禮”了,即禮物或禮金。常言說,“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而今求人辦事則是“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當然,法制社會是反對“走后門,托人情”的,因而靠人情辦事也自然不敢大行其道,但背地里卻是一條嘩嘩作響的地下河,從冬流到夏,從古流到今,而且大有流向未來的勢頭。

人情影響事情,人情決定事情,人情深度決定辦事力度。有了人情好辦事情,沒有人情難辦事情。這就是說,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不僅在于智商——靠聰明做事的能力,而且更在于情商——借人情辦事的能力。請記住:這兩者是助你事業騰飛的雙翼。

作者

2009年7月于北京

品牌:華閱時代
上架時間:2016-02-24 14:50:47
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華閱時代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开县| 永寿县| 吉林省| 棋牌| 江永县| 镇宁| 榆社县| 广昌县| 岗巴县| 西藏| 灌南县| 高密市| 西充县| 高邑县| 清苑县| 彭阳县| 岐山县| 疏附县| 库车县| 历史| 尖扎县| 宜兰县| 阿瓦提县| 凯里市| 丘北县| 光山县| 花垣县| 绍兴县| 青龙| 桐梓县| 黎平县| 沿河| 常宁市| 锡林浩特市| 连云港市| 江山市| 江门市| 策勒县| 绩溪县| 炉霍县| 锡林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