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女人為什么不能干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是中國古代對權力歸屬的最直接、最清晰的表述。聽起來,這就像是給整個天下畫了個大圈,所有的一切都歸了皇帝,誰也不能逃。再說起“君權神授”,那可真是給權力的背后添了層神秘色彩,好像天上的神仙都在幫忙把這權力交給皇帝。

這背后的理論,要說得清楚,得追溯到西漢的董仲舒,他可是個“重磅人物”,把儒家經典和陰陽五行硬是拼成了一套“君權神授”的理論,硬生生給皇帝戴上了“神權”這頂帽子。后來,歷代文人們更是把這套理論修飾得光彩照人,皇權的光環幾乎成了不可撼動的神圣存在。

不過,權力這事兒,也不是沒人敢挑戰。更有意思的是,古人還常常討論:權力應該歸誰?誰又不應該擁有它。比如,女人不能干政,就是一個常被提到的禁忌。想當年,西漢成帝建始三年冬天,一場日食加上一場地震,搞得滿朝風聲鶴唳。谷永可不是個隨便說話的人,他直言:“天降異象,警示帝王:女人如果染指權力,整個國家就得亂了!”谷永甚至說:“夫妻之際,王事綱紀,圣王所致慎也。”意思就是說,皇帝得好好管管后宮,別讓妻妾橫插一腳,權力得保持在正確的手里。

就這樣,連當時的士大夫都相信,女人掌權,亂邦滅國是必然的。你看《后漢書》怎么說的:“妖倖毀政,外姻亂邦。”這意思,就是一旦女性插手政事,國家就會動亂,家族也會覆滅。所以,英明的君主必須緊緊把握權力,尤其要嚴防后宮,管好女人的“手”。

到漢明帝時期,他已經開始整頓后宮了:“宮教頗修,登建嬪后,必先令德。”意思就是,嬪妃的選拔,首先得看德行,不讓權力腐蝕宮中風氣。可惜,接下來的章帝就沒那么嚴了,宮中女眷再次不安分起來,最后,東漢就這么垮了,女權之禍被推到歷史的臺前。

等到曹丕做了魏文帝,直接下了個命令:“婦人與政,亂之本也。”意思就是女人如果插手政事,那就是亂世的開始。曹丕連“天下共誅”都敢寫進詔書,這份決絕,仿佛把婦女參政的權利從根上給切斷了。

到了宋代,禮教更加森嚴,婦女基本上無法跨越那條“政治紅線”。即便是再后來,明朝的朱元璋也是不敢松懈,他對權力的把控不允許婦人插手。他曾說:“后宮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使預政事。”意思就是,皇后雖有尊位,但不能管政事。洪武年間,他甚至頒布了宮中禁令,嚴禁后宮參與政務,把這條規矩永遠定了下來。

然而,時代變遷,西方的思想開始傳入,到了清朝末期,盡管婦女禁政的傳統還深深扎根,但終于有了呼聲。有個叫金一的人,他在《女界鐘》里提到了女權,雖然他主張的是教育、社交、財產權等等,但他依舊沒有提到政治權力。這也可以看出,政治的“禁錮”實在是深得人心,女性要想參與政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你看,這幾千年來,女人能不能參與政治,幾乎成了無數帝王心中的禁忌,成為了一個“硬性規定”。從上至天子,下至百姓,似乎沒人敢輕易打破這個傳統。

咱們這歷史上有一個固定的“法則”——女人不能參政。你一想,這個禁令是為了避免什么?簡單說,就是為了防止國家亂套,甚至滅國的災難。你看看,歷史上那些敗亡的朝代,往往都能追溯到一位女人的插手,像“紂王滅亡,因寵姬”或者“幽王亡國,因寵妃褒姒”之類的說法。這些事情表面看,似乎全都怪女人,但把國家的滅亡完全歸咎于女人,是不是有點過分了?離開社會內部矛盾、階級斗爭、政治斗爭這些深層原因,把一切責任都甩給女人,簡直有點荒唐吧。

可是,這種看法在古代封建社會確實根深蒂固,反倒還能站得住腳。為什么?因為中國的封建政治本質上是建立在父權家長制之上的。這個制度有兩大特征:第一,王位繼承必須沿著父系血脈傳;第二,所有的權力、治理都圍繞著家長制度展開。簡單來說,國家就像家的一種擴展,而家又是國家的縮小版。

《禮記》里有這么一句話:“男女有別而后有夫婦之義,夫婦有義而后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后君臣有正。”《易經》里的觀念也類似,先有天地,再有萬物,接著才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了父子關系,才有君臣,最后才有上下之分。也就是說,天道的演化最終造就了人倫關系,夫婦有義,父子有親,才讓社會仿效這種秩序建立政體,形成穩定的等級秩序,才能讓國家和家能安穩運轉。如果沒有這種順序,君主就像沒有父親的孩子,國家就不成其為國家,社會也會陷入混亂,人心不安。

所以,女人一旦插足政事,這其實是在侵蝕父系王權。不管她是深度參與,還是偶爾出面,結果都很危險。第一,權力一旦外移,形成了“母黨”或“妻黨”,這些女性借著王權的庇護,滋生了本來不該存在的權力結構,實際上成了父權家長制的對立面。第二,這還會違背社會的“禮義”,讓士大夫階層的正統觀念受到沖擊。這樣一來,朝廷一旦失去正統的信任,大家對國家的未來就會感到悲觀,政治氣氛也會變得低迷。如果這兩者都嚴重了,國家的綱紀就會動搖,國勢必定衰弱,甚至可能導致國家的覆滅。

就算是唐朝,曾經盛極一時,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氣勢如日中天。可說到武則天,后代的史家卻沒什么好話。明明她在政績上做得不錯,甚至一度讓唐朝更強盛,但由于她身為女性,插足了政權,最終就沒能得到應有的好評。從封建父權家長制的角度來看,武則天的政權就是對傳統秩序的挑戰,因此即便她有“政績”,她的名聲也難以流芳百世。

所以古人設立政治禁區,嚴格限制女人參政,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出于對封建社會長治久安的需求。就如同父權家長制為整個社會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秩序,那些試圖打破這條“秩序線”的女性,往往被視為“禍水”,成為了社會穩定的最大威脅。

上架時間:2025-03-12 16:02:39
出版社:北京真故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安市| 开平市| 竹溪县| 剑河县| 滕州市| 长白| 诸城市| 正镶白旗| 贵溪市| 白朗县| 文水县| 东乡| 安新县| 洛阳市| 读书| 城固县| 阿城市| 额济纳旗| 通渭县| 牟定县| 晋宁县| 天峻县| 原平市| 白朗县| 景德镇市| 木兰县| 米易县| 增城市| 方山县| 射洪县| 嵊州市| 双桥区| 湖口县| 河池市| 绥德县| 乌兰浩特市| 米易县| 多伦县| 盐源县| 东乌珠穆沁旗|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