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從徐州開始再造季漢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以愚意度之,我等只需堅守
公元194年。
徐州。
張恒神色憂郁地看著窗外的雨滴,嘆了嘆氣。
他是數天前穿越到這里的,成為了劉備帳下新收的一寒門謀士。
還沒等他捋清楚發生了什么事,劉備便與青州刺史田楷一同前往徐州,說是為解救徐州牧陶謙。
當時,張恒一頭霧水。
劉備?田楷?陶謙?
什么鬼?
他需要弄清楚發生了何事,如果是穿越,自己穿越到了東漢末年的哪個時間點。
如此才好思索應對之法。
張恒跟著劉備身邊,聽著身邊人的談話,從中獲取有效的信息來助自己了解情況。
經過一番觀察后才發覺,自己穿越到了公元194年。
張恒雖算不上精通三國歷史,但是對一些重大的歷史事件還是有所了解的。
比如,曹操借為父報仇之名來攻打徐州。
如今,正是這個時間點。
曹操率大軍攻伐徐州,徐州牧陶謙如今是病重之軀,為救徐州于危難,特請青州刺史田楷和劉備前來相助。
經過數天的趕路,終于是來到了徐州。
在援助之軍到來后,陶謙便讓給他們安排了住處。
張恒的住所與前世相比,頗為簡陋。
只些許坐具,一張榻。
坐具稍顯破舊,屋內落塵結網,許是無人打掃的緣故。
不過,張恒倒是不在意這些。
此時正處于亂世之際,能有一個安穩的居所便已是來之不易。
若是連一個安穩的定所都沒有,怕是就要像城外城內的百姓那樣,流離失所,朝不保夕。
來徐州這一路上,他已經見過了太多太多。
因戰火紛飛,導致百姓倉皇逃竄。
他聽到過婦孺啼哭,看到過老弱病殘倒在路邊,無人問津。
這些百姓若是生在盛世,本應安居樂業。
可惜,他們生于亂世......
他知曉東漢末年是個戰亂的年代,但一切有關的描述都是由文字記載,從來沒有親眼見過,也沒有親身體會。
再加上,他自小便生活在太平盛世,未曾嘗過戰亂之苦,故而對這亂世的慘狀,感觸尚淺。
如今,目睹這一切,讓得張恒心中充滿悲憫。
他雖想要出手相助,可是卻又無力回天。
想到這里,張恒心中不由起了一份慶幸。
他慶幸自己穿越到了劉備帳下,成為了一名謀士。
若是穿越到曹操帳下,怕是自己的項上人頭會被孟德借去一用。
或是穿越成為平民,那就是地獄開局。
跟著劉備,或許會半生奔波,但劉備待人至誠,禮賢下士,總是好過孫曹兩家的。
張恒把自己的思緒拉了回來,回到桌椅之上,此刻他可沒有太多時間傷感。
按照歷史上的進展,曹操不日便會來到徐州,這是曹操第二次進攻徐州。
第一次攻打徐州是在公元193年,也就是去年,曹操揮師南下,不僅攻破了徐州,更是將徐州屠城,屠殺男女數十萬,雞犬不留,導致了“泗水為之不流”,最后因為糧草不足而撤軍。
此次是第二次攻打徐州,但很快又會撤兵回到兗州。
因為兗州那邊的張邈和陳宮趁機謀反,通過迎呂布入主兗州來顛覆曹操。
可惜最后終是天命在曹,計謀沒有成功。
在這期間,病危的陶謙想要將徐州交予劉備,希望由他帶領徐州。
而劉備念及自己才疏學淺,想要拒絕,但是在北海相孔融的勸說下領下了徐州牧的位置。
而在兩年后,袁術攻打徐州,呂布趁機占據徐州,致使劉備屯兵小沛,又開始了寄人籬下的日子。
張恒思索著,此番歷史雖已經知曉,但若不做出改變,必定會依照歷史進行。
劉備雖仁義,但是根基未穩,必須要做些許變動,方能站穩腳跟。
可是...我如今只是一寒門謀士,雖在劉備麾下,但他未必會采納我的建議,還是要獲得劉備充足的信任才行。
張恒心里暗自思忖,或可通過對未來之事的預知,換取劉備的信任。
我雖穿越到此,但未做出任何行動,應當不會改變歷史進程。
只要將未來的事告訴他,再由時間逐一驗證,如此便可獲得信任。
正當張恒沉思之時,屋內忽地被人推開了。
“久安兄,主公請你前往大堂議事。”
來人正是簡雍,字憲和。
他所說的“久安”,正是張恒的字。
在張恒的記憶里,此人算得上是劉備好友,年少時便跟著劉備四處奔走,也算得上心腹之人了。
張恒微微一笑,拱手道:“好,這就前往?!?
張恒知曉劉備所議何事,無非就是應對曹操的辦法,畢竟這是目前的頭等大事。
雖說陶謙請來了劉備和田楷相助,但是面對曹操的虎狼之師,終是力有不逮。
須有良好計謀方可應對。
“主公喚我等可是為了商議應對曹操之法?”張恒明知故問。
簡雍點了點頭,面帶憂慮之色,道:
“正是如此。曹兵來勢洶洶,我軍與田楷之軍皆非曹軍之敵。主公此刻憂心忡忡,正與眾將商討對策,希望能有良謀可以解當前局面?!?
張恒心中已有幾分計較,他知曉曹操即使前來攻打徐州,但很快,曹操便會撤兵。
他故作沉吟,面露擔憂之色,片刻后才道:
“憲和兄,我雖初到徐州,但觀此局勢,心中已有些許淺薄之見,不知能否在大堂之上與諸位將士一同商議?”
簡雍見張恒神情篤定,心中不由生出幾分驚訝與期待,笑了笑:
“久安兄如有妙策,便速去大堂,或可解主公燃眉之急?!?
于是,簡雍握住張恒的手,快步走向大堂。
張恒見此情形,心中不由苦笑。
不一會兒,兩人便來到了大堂。
大堂之上,并沒有張恒在電視劇里見到的那般富麗堂皇,倒是有些簡樸。
其座位排列,乃是設一主坐于中間,坐北朝南。
其余人各分列兩側,簡雍孫乾等文臣在左,關于張飛趙云等武將在右。
張恒隨簡雍踏入大堂,見諸位將領皆已落座,氣氛凝重。
劉備端坐于主位之上,面露擔憂之色。
簡雍領著張恒來到劉備左側,低聲稟告。
劉備聞聲抬頭,點頭示意,見眾人已至,開口說道:
“今日召集眾人,乃是商討應對曹兵之策。曹軍兵強馬壯,我軍縱然與田楷陶謙聯手,也難有勝算,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張恒心想,明知縱然聯手也難敵曹軍,卻依然為了徐州百姓愿意拼死一搏,當真大義,令人佩服!
“兄長,曹賊雖勢大,但是,他恃強凌弱屠戮百姓,已失天時人和。我觀其軍勢雖盛,但千里奔波必有疲態,此時若遣一奇軍襲擾其糧道,我再夜襲其營,定能讓曹軍首尾難顧!”
關羽撫著美髯,信心滿滿說道。
張恒聽到關羽的話,心中不禁微微一動。
他知道關羽性格豪邁勇猛無畏,傲視天下群雄,這種直接夜襲和襲擾其糧道的策略,也確實符合關羽的性格。
但是,曹操及他的軍隊絕非易與之輩,其糧道必然有重兵把守,而曹操的軍隊更是戒備森嚴。
如果貿然發動夜襲,恐會落入曹軍埋伏,反而得不償失。
“大哥何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給俺一些兵馬,讓俺出城與那曹賊較量較量!”
張飛忽然猛地拍案而起,一副毫不畏懼的模樣,彷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不,在張恒看來,這位爺或許從沒把生死當回事。
“使君,云昔年在常山剿匪時,曾見當地豪強用流民作為前陣。如今,曹操裹挾饑民數萬以作人墻,此乃攻心之毒計。”
“末將以為,當深溝高壘避其鋒芒,靜待時機。待得曹軍疲憊,云再率軍直擊曹軍要害!”趙云按劍出列說道。
張恒聽到這番話,心中不禁暗暗點頭。
不愧是常山趙子龍!不僅心思細膩,還善于洞察敵情。
聽完眾將議論,劉備在暗自思忖,雖然他們說的都有些道理,但是戰場之上稍有不慎,便是滿盤皆輸,他也不敢貿然行事。
劉備的目光掠過眾人,忽地發現簡雍微微用手肘碰了碰張恒,兩人似乎在低聲交談,又似乎在互相推諉。
他忽然發現,張恒從始至終便沉默不語,不知怎的,劉備心中起了一絲期待,期待他說出與眾人不同的見解,便問道:
“久安,不知你對此事有何見解?若有良言,不妨直言?!?
張恒聞言,笑了笑,故作從容出列,一副談笑自若模樣,拱手施禮后便朗聲道:
“主公,以愚意度之,我等只需堅守數日,曹操不久后便會退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