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黑松露喂豬
清晨,陽光散落山間。
長年覆蓋著積雪的巴瓦雪山散去云霧,露出了巍峨的真容,出現了難得一見的日照金山。
雖然這樣的景象少見,但從小在雪山腳下長大的張遙卻早已經習以為常。
他蹲在家門口那片空地上,“滋溜”一聲,把碗里最后一根面條吸進嘴里,接著慢悠悠的端著半碗吃剩的面湯來到了豬圈旁,把面湯倒進了用石頭鑿成的百年豬槽里。
兩只黃毛豬一聞到食物的氣息,瞬間來了精神,興奮地哼哼叫著,撒開蹄子就跑了過來,腦袋擠作一團,爭搶著那一點點面湯。
它們吃食的模樣憨態可掬,圓滾滾的身子擠來擠去,時不時還發出滿足的呼嚕聲,這有趣的場景,總能引得人忍不住駐足觀看。
看著它們一天天長大,張遙心里滿是成就感,暗自盤算著過年時這倆小家伙能長到幾斤重,這是只有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才能體會到的樂趣。
幾天前張遙突然穿越了,從十幾年后回到了2010年,回到了大學剛畢業,還沒有成為城市里的牛馬的時候。
原本他在大城市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然而多年的努力,卻買不起大都市的一套房子。
他在老板的持續壓榨下,熬壞了身體,最終在一次加班的深夜暈倒在了辦公室。
張遙在醫院醒來時,他不由的心想:如果人生能再來一次,哪怕窮困潦倒,他也寧愿爛在山村老家。
即便貧窮,他也不至于年紀輕輕就熬壞了身體。
也就在這一刻,他有了回西南老家,回到從小長大的山村的念頭,似乎那里有什么東西在召喚著他。
出院之后他立即收拾行李,買了火車票,迫不及待的奔向了自己闊別已久的西南老家。
下了火車坐大巴,坐完大巴再坐面包車,最后還走了一段山路,幾番折騰后,他終于回到大山中的村子。
當他再次看到雪山,看到村莊的那一刻,內心才又一次平靜了下來。
這個山村叫者多村。
是一個美的讓人窒息的高原山村,遠處有雪山,近處有森林,村口有一條從雪山上流下來的小溪潺潺流淌,一直流向了遠處的雅龍江。
村子里的房子是用冷杉木搭建的,房子周圍隨處可見的格桑花和杜鵑花裝點了這個樸素的村莊,像一個世外桃源。
可惜這里地處西南邊陲,交通極為不便。海拔落差極大,最高處可達七千米,最低處卻只有七八百米,獨特的地理環境讓雪山冰川和熱帶雨林在這里奇妙共生。
但也正因如此,本地人的畜牧和種植業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村子一直比較貧窮。
村里大部分人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他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見過最高的樓就是縣城的樓。
而張遙卻是少數走出縣城,走出西南,還讀了大學的村里人。
這也是他在外打拼十幾年,把身體熬壞了也無法回頭的原因。
除了在外奮斗,他不知道該怎么辦。
他回來時,村子卻如同蒼老的老頭,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和生機,即便水泥路已經鋪設到了村里,卻再也看不到曾經的歡聲笑語和熟悉的面孔。
這十幾年里許多人都陸續搬走了,只留下了破舊的房屋。
有些人去世了,山頭多了許多墳頭。
剩下的寥寥,也都已經到了耄耋之年。
張遙家的舊房子還在,但也和其他沒人住的房子無異,早已經破舊不堪。
自從大學畢業,他回老家的次數屈指可數,尤其是自從奶奶意外去世后,村里再也沒有什么值得牽掛,就更無心回來了。
他這次回來,完全是沖著一個突然出現的念頭,但實際上他也不知道回來能做什么。
張遙坐在行李箱上,在門前靜靜地看著許久沒回來的家,兒時上山下河的歡樂記憶不斷涌現在腦海之中。
他就這樣坐了許久,即便身上原本因為走路流出的汗被山里的冷風吹干了,他也沒有勇氣去打開掛在門上,已經生銹的不像樣的門鎖。
直到天快黑下來的時候,路過的村長才發現了他,并把他帶到了家里。
村長見他回來非常開心,為了招待他,吩咐媳婦抓雞做飯,用散養土雞燉松茸招待了他。
張遙眼看著天快黑了也別無選擇,只能厚著臉皮不客氣的蹭了一頓。
多年沒有回來的他,見到還守著村子的村長也很開心,吃飯的時候就和他多喝了幾杯,不小心就喝醉了。
酒足飯飽之后,他拒絕了在村長家留宿,鬧著要回到那個從小長大的家中睡覺。
村長拗不過他,只能打著手電筒,和媳婦一起連夜幫他收拾屋子,安頓他睡了下來。
然而一覺醒來,他竟然回到了十幾年前,又變回了那個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的年輕人。
他想要重新再來一次的愿望,果然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實現了。
……
清冷的山風吹拂著張遙濃密的劉海,他若有所思的看著小豬吃著面湯,不知不覺走了神。
這時小豬們已經吃完了面湯,哼哼唧唧的看著張遙叫著,似乎那點面湯不僅沒有讓它們吃盡興,還勾起了它們的饞蟲。
張遙看到它們餓死鬼投胎的樣子后也收回了思緒,試圖找點菜葉子喂它們。
這時他的目光剛好落在了豬圈旁邊的一個桶上,里面裝著一堆漆黑如煤球的東西,大小不一,不知道是什么東西。
他有些好奇,撿起一個仔細觀察了起來。
這些煤球一樣的玩意兒表面有磨砂般的顆粒感,捏著有些硬,撇開里面還有許多花紋,聞著有奇妙的香味。
張遙看著感覺有些眼熟,但又一時想不起來是什么東西。
“奶奶,這是撒子東西哦?”
饒是自認為見多識廣的他,看了半天也沒有頭緒,只能尋求外援。
“不就是豬拱菌嗎?這都不曉得,你是不是憨?”
坐在門前扒玉米的奶奶有些漫不經心的回答了他的問題,順便還用方言給予了他一個幽默的嘲諷。
豬拱菌?
這個名詞確實有些陌生,但張遙確信自己確實見過這玩意兒。
“你從哪里弄的?”張遙下意識的追問道。
“后山林子里頭多的是,成堆成堆的長。”
說話間奶奶還指了指房屋后面的樹林。
“你弄這玩意兒干啥子?”
張遙有些不解這玩意兒有啥用。
“喂豬噻,還能干啥子?喂了這個能省糧食,豬吃的也歡,長肉,殺出來也香滴很。”
奶奶說一句緩一句,方言味說的很正,聽她說話有種暖洋洋的感覺。
“跟煤球一樣,豬愛吃這東西?”
張遙將信將疑的把手中的豬拱菌扔進了豬圈。
兩只小豬看見后立刻爭搶了起來,搶到后囫圇嚼了兩下就吃了下去,然后抬頭繼續用期待的眼神看著張遙,似乎是吃到難得的美味,還想再吃。
張遙見它們愛吃,便又拿了幾個扔了進去,讓它們吃個盡興。
看豬吃的這么開心,張遙有些好奇它的味道,于是又扭頭問道:“豬愛吃,人能不能吃?”
奶奶立即回道:“能吃,可以拿來燉雞,燉排骨。”
“那我啷個沒有吃過?”張遙皺眉,有些懷疑。
“咋個會沒有吃過?你還說不好吃,撇了嘞。”奶奶語氣堅定,不像在說假話。
張遙仔細回憶,印象里似乎確實在某次家里殺雞的時候吃到過,但啥味道真記不得了。
這時張瑤的腦海中出現了一個畫面:一家高級餐廳里一個廚師拿著和張遙手中一樣的東西,在小秤上稱了一會兒,記錄了它的重量之后,拿起來用工具對著客人的碗薄薄的擦了幾片,接著又稱了一下,又做記錄。
客人買單的時候,單子上有一條寫著:黑松露10克,1888元。
張遙回過神后突然意識到,這個被奶奶稱為豬拱菌的玩意兒,就是高級餐廳里上百元一克的黑松露。
這么貴的玩意兒,奶奶居然拿來喂豬,這不是暴殄天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