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運輸困難
- 重回山村,雪山下的悠閑生活
- 南方枳子
- 2532字
- 2025-02-28 22:54:36
張遙家本就不算大的院子里,此時滿滿當當擺放著的都是裝滿了松茸的背簍,幾乎占據了整個院子。
他雙手叉腰,咬著嘴唇,眉頭緊鎖,若有所思的站在背簍中間。
一共450多斤的松茸體量,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他多少有點慌張。
原本他的計劃里,一天的采收量也就100~200斤之間,沒想到第一天就翻了一倍,最重要的是它們的體積,以及所占據的空間超出了他的想象。
雖然他知道酒店有能力接收和消化這些松茸,但這么大的體量,他要送出去是一個問題。
原本他的計劃是利用客運站大巴車帶送貨物的方式,把松茸從縣城帶到市里,然而現在看來,這似乎不太可能了。
不對,是絕對不可能了。
他昨天買的箱子一個大約可以裝二十五公斤,也就是五十斤左右的松茸,整個體積就有0.8立方米,高度接近半個人高。
如果只是一個兩個,或許還可以帶一帶,可現在估算,起碼得用上九個紙箱子才行。
松茸屬于生鮮,九月白天的氣溫并不低,雖然做了力所能及的保鮮措施,如果不能快速運送出去,始終很難保證真的不會出現問題。
如果只是幾十斤,那即便都損失了,他也不在乎。可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是450斤,是十幾個阿叔阿嬸采摘一天的成果。
450斤,價值十三萬的貨物,沒有經歷過的人,誰都會有壓力。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問題如果找不到完美的解決方案,那就將會是一直困擾他的問題。
這一刻張遙才發現自己雖然有野心,但他確實輕視了可能帶來的問題和壓力,但壓力中又帶有期待,很刺激。
試想一下十三萬元到賬,給全村人分錢的感覺,該多爽。
……
晚飯之后,他把阿步叫了過來,然后拿出了昨天他拉回來的紙箱,帶著阿步一同打包松茸。
阿步因為需要放家中那五頭牛,所以白天并沒有和張遙一同進山,只是在放牛的時候順便采了一些回來。
不過現在張遙把阿步當做了自己的助理,協助他以后完成打包送貨等任務,張遙也會從自己的收益中分一部分出來給他。
阿步看到張遙一臉愁容,便好奇的問道:“阿遙哥,你在想啥子?現在要干什么嘛?”
張遙還在考慮運輸的問題,被阿步這么一喊,也終于回過了神。
他故意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道:“沒,沒事,把那個大紙箱拿來,把松茸都裝進去,注意不要擠壓到,裝完用膠帶封住。”
阿步看著張遙故作鎮定卻緊鎖的眉頭,怎么也不可能相信他會真的沒事。
他一邊照做,一邊又問道:“阿遙哥,有什么事你就說,說不定我能幫你分擔呢。”
張遙轉過頭來,對阿步道:“你待會兒回家告訴你媽,明天不去放牛了,你得陪我去送貨。”
“這有什么,我媽不會說啥的,她昨天都跟我說了,以后一定要好好跟著你干,不管你叫我去做什么,我都必須答應。”
阿步眼神堅定,似乎真的無論張遙讓他做什么,他都要立刻無條件答應一般。
張遙看著他中二的樣子,有些無語的道:“你這么嚴肅干什么?搞得好像要讓你赴湯蹈火一樣,你說我能讓你干什么違背意愿,違背道德的事嗎?”
“嘿嘿,不會。”
阿步發現自己剛剛的話確實有點用力過猛了,只能笑了笑掩飾自己的尷尬。
張遙和阿步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一朵一朵的把所有松茸裝進了箱子,每個箱子裝了50斤松茸。
最終果然和估算的一樣,他們一共裝了九個箱子,才把全部松茸裝完了。
他們又把九個箱子裝到了三輪摩托車貨箱里,幾乎把三輪摩托車的貨箱都裝滿了。
阿步用充滿智慧的眼神,看著這滿滿一車松茸,問道:“阿遙哥,上一回咱們賣50斤就賣了一萬五千塊錢,這次450斤,能賺多少錢啊?”
張遙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他,問道:“450斤是幾個50斤。”
阿步掰著手指數了數,半天才道:“九……九個呀。”
“那就是九個一萬五千塊錢唄,就這你還得掰著手指頭數啊?你不是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了嗎?”
“可是,這次還能賣到上次那個價嗎?”
張遙愣了幾秒,心想終于聰明了一回,但他很快就道:“放心吧,只多不少。”
上次李經理以為張遙不給他送貨了,差點急得都要加價了,只是他最終還是出于對未來長期合作的考慮,當時沒有順著他意思演一段苦肉計,不然說不定就成了。
不過他當時確實沒有不給他送貨的意思,畢竟他現在也就只有他這么一個供貨渠道,加上三百塊一斤的價格也已經很公道了。
畢竟是要做長期生意的,在雙方都可以保證利益的情況下,不能為了蠅頭小利就不擇手段,互利共贏才是合作的根本。
未來渠道拓寬了,有了更多的選擇,再做其他打算也不遲,到時候市場也可能發生了改變。
松茸都裝好了車,張遙把三輪摩托開到了村子邊小溪旁的樹蔭下。
這里因為受雪山融水的影響,加上山里的風正好吹向這里,溫度會比其他地方低上一兩度,這樣可以降低松茸變質的風險。
做完一切之后,他對阿步交代道:“今晚回去早點休息,明天早上早點起床,咱們最好在天亮前把松茸從縣城發出去,中午升溫前讓松茸到達市里。”
酒店有低溫保鮮的設備,只要到了酒店松茸就安全了,之后松茸就基本不會出問題了,同時也與張遙無關了。
“哎,好。”
阿步應了一聲后,便與張遙分開,各自回家去了。
張遙此刻卻陷入了焦慮和各種心理壓力之中,明知自己明天需要早起,卻根本沒辦法立刻睡著。
他穿越回來之前以為,自己如果回到山村,即便窮一些,也可以過上輕松悠閑的生活。
然而他現在才發現,想要輕松悠閑的生活的前提,首先是需要擁有足夠的物質基礎,或者穩定的收入,其次是擁有足夠空余時間,不愁吃穿才能無所顧忌的讓生活慢下來。
如若不然,即便一直生活在村里的村民,也需要每天干很多活,通過在地里刨食來養過全家人。
為了改變這一切,現在張遙想要在這大山之中,構建一個長久且穩定的盈利模式,只需要簡單的管理,就可以有收益,可以支撐他的生活。
而大山中諸多山貨醫院,村里的勞動力,都是他可以利用的資源。
不過構建這樣的模式之前,他首先需要擁有足夠的資金,而且為了這筆,現在不得不努力一些,辛苦一些。
萬事開頭難,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無論是跑市場找松茸的收購商,還是花兩天時間送貨,再或者是組織全村上山采松茸,面對450斤松茸的運送問題,都是他現在必須做的事情。
對于這個本來就已經貧窮到了極致,幾乎沒有任何基礎可言的村子來說,想要有所發展,都是從最原始的階段開始。
正因為如此,張遙才想盡辦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讓自己快速擁有資金,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不過現在全村人,乃至奶奶都不知道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張遙現在也無法把所有想法羅列出來,因為他也不確定能不能成功,現在他能做的,只有先抓住一切能抓住的錢。
只有有了錢,才能逐步開展計劃,讓一切進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