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帶領村民趕山
- 重回山村,雪山下的悠閑生活
- 南方枳子
- 2519字
- 2025-02-27 23:10:48
次日清晨。
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灑落在者多村,給這片寧靜的山間小村披上了一層暖光,格桑花在微風吹動下,在房前屋后每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搖晃。
吃過早飯,張遙背著自己的背簍來到村子中央的空地。
這里是平時村里開會,商量大事小情,或者婚喪嫁娶擺酒席的地方。一般村里有什么事,也會在這里集合,一起商量,然后分配任務。
此時已有幾位叔叔嬸嬸背著背簍,早早聚在這兒,他們一邊閑聊著,一邊時不時望向張遙來的方向,等待著張遙的到來。
遠處還有幾個人正匆匆趕來,瞧見張遙的身影,腳下步子加快,不一會兒便也圍攏過來。
者多村規模不大,全村攏共二十戶人家,男女老少加起來也就一百來號人。
昨日張遙一號召,除了個別實在抽不開身的,其他人家都決定各派一個勞動力,和他一道進山采松茸。
其實大家心里都沒底,不確定撿松茸到底能不能真賺到錢,而且家家都有干不完的農活,然而他們卻還是放下手頭的事兒,讓家中的一個勞動力參與了進來。
張遙心里明白,村民們這般支持,是打心底盼著他能把事業干起來,這個村子的人,就是這么樸實無華、團結一心。
眼見著人來得差不多了,張遙趕忙迎上前,關切地詢問:“阿叔阿嬸,你們都吃過早飯了沒?今兒個爬山撿菌子,餓起來可快,一定得吃飽咯。”
他說著從自己的背簍里拿出一兜熱氣騰騰的糯米飯,逐一給大伙分發,“咱們今天進山,估摸得到下午才回,這是給大家備的干糧,一人一袋,可別餓著。”
全村人這般毫無保留地支持他,他自然也得把事兒辦得妥帖一些。畢竟村子就巴掌大,勞動力就這么多,往后發展事業,還得仰仗這些鄉親。
何況也只有他們會不計回報、真心實意地陪著他“折騰”,所以將心比心,用心對待他們也是應該的事兒。
張遙也希望能和全村人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而不是全靠著村里人的無條件支持,也不是人情往來,更不是雇傭關系。
他帶著村里人撿松茸,只是起一個帶頭作用,村里人自愿參與,且有所付出就有所回報,多勞多得,合理分配。
如此一來,即便以后村里還有更多的產業發展,他想要組織村民也會更加容易。
可如果是人情來往,那就會變成人情債,如果變成雇傭關系,就會形成身份地位的不對等,會產生很多矛盾。
眾人接過張遙遞來的干糧后,你一言我一語地夸贊起來:“還是阿遙想得周到,連干糧都給我們準備好了。”
“阿遙,你該不會天不亮就起來煮飯了吧?還專門給我們備干糧,太麻煩你了。”
“其實你不用這么操心,跟我們說一聲,我們自己從家里帶就行。”
張遙擺了擺手,笑著回應:“阿叔阿嬸,你們可別跟我客氣,準備點干糧,真不算啥。
今天最重要的,是咱們每個人都得多撿些品質好,價格高的松茸,大伙都能賺到錢。
松茸季就兩個月,大家好好撿,我好好賣,爭取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能殺年豬,熱熱鬧鬧過個富裕年!”
雖說張遙從沒當過領導,但以前吃多了領導畫的大餅,如今自己畫起餅來,倒也有模有樣。
帶著一群人干活兒,要想把大伙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提升效率,作為領隊,學會“畫餅”可是必備技能。
要是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任誰都提不起勁兒,消極怠工,到時候效率肯定上不去。
接著,張遙神色認真,繼續向眾人叮囑:“咱們進山,撿菌子固然重要,但安全才是頭等大事。大伙怎么出門的,就得怎么平平安安回來。你們都是我的長輩,我可不希望任何人出意外。”
一切準備妥當,張遙一馬當先,帶著大伙浩浩蕩蕩地朝著大山進發。沒多會兒,隊伍便隱沒在山林之中,正式開啟了今天尋找松茸的任務。
雖說正值松茸生長季,可它們也有自己的生長周期,像是約好了似的,一茬接著一茬冒出來。
所以有時候漫山遍野都是,有時候卻寥寥無幾。運氣不好的時候,還有可能遇上的大多是開了傘的,大小適中、品質上乘的少之又少。
再加上陽光、風向的影響,不同山頭的溫度、濕度有差異,常常出現這個山頭松茸瘋長,另一個山頭卻不見蹤影的情況,品質也參差不齊。
前幾日,張遙和阿步能碰上那么多菌窩,里面的松茸大小均勻,就是正巧趕上了合適的生長期。
要是隨便什么時候進山,一個人就能采個幾十上百斤,那可就用不著這么多人了。畢竟收回來幾千斤貨,他也發不出去,貨太多還可能沖擊市場,價格也賣不上去。
這一回進山,誰也說不準山里的情況到底咋樣。要是沒趕上生長期,這么多人去,可能也收獲寥寥無幾。
張遙發動全村人一起找松茸,就是因為人多力量大,多跑幾座山,撿到的幾率能高些。
哪怕東一朵西一朵的,聚起來也能有不少收獲。
即便真的趕上生長高峰期,到時候只需要撿個差不多,達到量了就早點收工也成。
進山之后,張遙開始向大伙傳授分辨松茸質量的竅門:“所有松茸只要是開了傘的不要,太小的不值得采,哪怕菌蓋只是微微撐開,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一定要大小合適,菌蓋聚攏,沒有蛀蟲且筆直,顏色均勻且沒有破損沒有擦傷的松茸,才是品質最好價格最高的松茸。
為了保護山林環境和松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采摘的時候還要盡量做到不破壞菌絲,不破壞生長環境。”
張遙可不希望把整座山的松茸都采絕種了,如果是以后都不長了,那損失的可就是長遠利益。
未來松茸市場前景很廣闊,價格也會一直上漲,只要把松茸資源利用的好,者多村說不定能擺脫貧困和逐漸消亡的命運,甚至發展成富裕村。
村民們學習起來毫無怨言,一個個都認真極了,邊學邊實踐。發現松茸后,都會先讓張遙看看,仔細記住每個細節。
他們在完全掌握了采摘要求,才獨自去采,然后按照要求,小心翼翼地用苔蘚把松茸包好。
今天進山的人多,尋找了一個小時后,見到的松茸也很多,然而真正符合要求的卻很少,所有人找了許久,也只不過每個人撿到了幾朵而已。
正如張遙所料,松茸的上一個生長周期已經進入了尾期,遇到的松茸都是已經完全開放,甚至老化生蟲,或是已經即將腐爛的。
現在偶爾撿到大小合適,品質適中的松茸,基本都是是上一個生長周期“掉隊”,這會兒才長起來的。
村民們見收獲有些不盡人意,一時間也有些泄氣。
好在大山廣袤無垠,資源豐富,只要還在季節內,只要多跑些地方還會有希望。
張遙立刻帶著所有人換山頭,就像是尋找寶藏一般,需要一座山一座山尋找,直到找到松茸生長旺盛期的山,他們才停下來認真尋找起來。
“哦豁,我找到一朵啦。”
“哦豁,我也找到兩朵啦。”
“我的這朵好大,一朵有半斤重。”
換了山頭之后,果然很快就有了收獲,接二連三的有人發現了松茸,所有人都沉浸在了撿到松茸的歡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