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1986年9月,臨縣天河谷村,潺潺流水從峽谷中流出,在平坦的土地上匯聚成一條河。
一條大河波浪寬,河水不深,河面得有十多丈寬。
河的兩岸是綠油油的水稻,第一茬已經收了,這是二季稻。
一老一少兩個男人在稻田中間的機耕道上追逐著。
“癟犢子的玩意兒,你別跑”,五十多歲的男人手里拿著一根打牛棍,有些提不上力氣。
青年看著二十的樣子,轉過身一臉關心的說道:“爸你別追了,你血壓高,小心氣出毛病來”。
“老子要是死了,也是被你氣死的”。
“不會的,你還要活幾十年呢”。
“別跑了,我不打你了”。
青年停了下來,轉身說道:“那你別追了,你不打我我就不跑”。
中年男子確實有些跑不動了,叉著腰吭吭的喘著氣,心想大抵是老了,擱年輕那會兒跑到村口都只要一兩分鐘的事情。
“滾回去讀書,你只要回去讀書我就不打人”。
青年拒絕道:“爸,我真不是讀書那塊料,你就放過我吧,高考我都考了兩次了都沒考上,我真不想考了”。
青年叫李戎海,他看著眼前的中年男人,眼底閃過一絲欣喜,心情是抑制不住的歡欣雀躍,因為他重生了。
從2025年回到了1986年,近40年的人生經歷,讓他多了一個掛。
除此以外,他發現自己還有一個掛,那就是身上多了一個異次元空間,相當于一個隨身的倉庫,他可以往里面隨意拿取物品,但只限死的,活的收不進去。
他想過了,如果實在混得不如意,干脆就去搞運輸算了。
還來不及想太多,因為他老子,就是眼前這個男人,他叫李援朝,如今已經是七個孩子的父親了,今天早上起來就逼著他去讀書。
李戎海直接拒絕了,因為他知道自己考不上,按照歷史軌跡,這是他第二次復讀,但依然是一樣的結局。
如果沒有回來,那他這輩子將會參加五次高考,然后實在是沒考上,最終走了關系,去了縣農機廠混了個學徒的身份。
在農機廠混了兩年,直到廠子倒閉,他丟了工作,下海干過一段時間,沒搞出什么名堂,后來去了鎮上的小學教書,這一教就是三十多年,直到退休的那一年。
從老到少,眨眼間人生又是一次開始。
他選擇了退學,提前進入社會。
他當然知道這個年代讀書出來很有用,但他這個年齡就算上了大學也分不到什么好單位,除非是頂尖那一批,但他知道自己的能力,頂尖是不可能的,能讀完高中就已經不錯了。
李援朝已經平復了一些,語重心長的說道:“不讀書你又能做什么,你看你二哥就是很好的例子,現在在農機廠做管理,端的鐵飯碗,受人尊重多好,你再努力一下,考上大學就好了”。
李戎海心想二哥讀的是金融專業,結果分到了縣農機廠做后勤管理,這完全就是牛頭不對馬嘴,而且李戎海不忍心打擊老父親,農機廠也堅持不了幾年了。
“爸,這個世界不是只有讀書才能混出人樣的,讀書出來不也是為了掙錢嗎?我一樣能掙錢”。
“你一個農村出來的窮小子,能掙什么錢,讀書只是為了掙錢嗎,那是城鎮戶口,那是體面,你就算是掙再多的錢有什么用,你也是農村戶口”,李援朝越說越激動,腳下已經蠢蠢欲動了。
“爸,跟你說不清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李戎海一邊戰術性撤退,一邊玩梗。
這年頭的父親甭跟他講理,因為他正在氣頭上。
果然,李援朝舉起打牛棍指著他就沖了過來,“老子先把你的腿打斷,讓你哪兒都去不了”。
父子倆又是一跑一追,到底是年輕人體力好腿腳快,村上的人不少都看到了這一幕,紛紛笑著父子倆感情好,沒事出來跑步玩。
李戎海已經放慢了腳步,是真的怕父親有個好歹,畢竟家里還有這么多人要他養活呢。
李戎海排行老五,上面兩個哥哥兩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妹妹,爺爺奶奶如今身體也硬朗,一家十一口人,好在二哥有工作分出去了,大姐和二姐也嫁出去了,如今家里還有八個人吃飯。
天河谷村面積很大,分為上河谷和下河谷,李戎海住在下河谷平原地區,上河谷位置要稍微差點。
剛跑到河谷交界處,就看到一小孩兒飛奔著過來了,嘴里喊著舅舅。
李戎海跑了過去一把抱起他,“嘟嘟,你怎么跑這么遠了,你媽呢?”
嘟嘟正是李戎海二姐的兒子,大名叫李健,小名叫嘟嘟。
二姐今年26歲,嫁到了上河谷村的一戶人家,也姓李,李姓其實是天河谷村三大姓之一。
嘟嘟花著臉,淚水還沒干,剛剛四歲的他表達已經很清晰了,“舅舅快去救媽媽,爸爸打我們,他還打媽媽”。
李戎海聽到這句話一股火直沖天靈蓋,他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把二姐救出來。
二姐夫叫李河權,是村里小學的教書先生,這個時候的教書先生還是挺受尊敬的,二姐李戎春是在20歲的時候去村小學,結果沒多久就有村民傳出風言風語,說李河權和李戎春亂搞男女關系。
當時農村的風氣還是非常保守的,真的是唾沫能淹死人,雖然二姐跟家里極力否認兩人的關系,但村里早就已經傳遍了。
后來李河權上門提親,這個時候的李河權已經快三十了,老婆死了兩年了,有個幾歲大的兒子,相當于過去給人當后媽。
迫于當時的輿論環境,李援朝在征詢了李戎春的意見后,最終還是同意了這門婚事。
不管怎么說,李河權看著還是端端君子,說話做事也極為謙遜有禮,讓人有好感,還是教師,這無形中給他加了很多分。
但沒想到這個男人就是個偽君子,平日里道貌岸然偽裝得很好,在家里卻是對二姐非打即罵,家暴非常嚴重。
二姐思想比較傳統,就算是李河權家暴,她也是逆來順受,基本不和娘家說一句男人的不是,李援朝他們偶爾聽到有人說起李河權性格古怪,也只當人無完人,只要夫妻倆自己過得去就好。
直到李戎海的二姐李戎春第二次被打進醫院,李援朝才徹底看清楚對方的嘴臉,將李戎春接回家。
但接回家后的李戎春已經有了明顯的抑郁情況,在進入21世紀后的第二年選擇了自殺結束自己的一生。
這件事其實一直是李援朝心里的一根刺,就算李援朝百年過世的時候,對后人說起這件事也是淚流不止,因為他一直覺得是自己親手將女兒推向了深淵,造成了那樣的結局,這樣的心理也導致李援朝晚年對李健非常疼愛。
而這個時候,既然錯誤還沒有釀成,一切都還沒有變得更壞,李戎海必須讓二姐脫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