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曾經,正是每個人獨一無二的“曾經”讓他和其他人區別開來。

我相信,李建華教授的“曾經”也是不可復制的。

李建華教授的散文集《此路曾經》即將付梓,“逼”我寫序,并且在微信里開啟了倒計時模式,每隔十天溫馨提醒我一次,直到最近的一次,他發來微信:“序,只有十天時間了。”

然而,就在我準備動筆的時候,卻遇到了一個有些尷尬的難題:我該怎么稱呼他呢?

這個問題的言外之意有些復雜,頭腦簡單的我一時有些理不清。我認識李建華教授已經很多年了,但真正的交往僅限于幾次熱熱鬧鬧的聚會,而我對他的稱呼曾經是以職務為圓心的:李院長、李校長……后來他干凈利落地卸掉了一身的職務,再見時我就稱他為“李老師”——因為無論是論學術水平,還是論在學術圈里的地位,他都當之無愧是我的師長輩。而且,自從他成為單純的“李老師”后,我們的交往才真正多了一點。

所以落筆的時候我突然猶豫了,難道在序言里慣常地稱呼“李老師”?這似乎是不合適的。于是我把問題直接拋回給他:“我在序言里應該稱呼你‘李建華教授’‘建華教授’還是‘建華兄’?”

他秒回:“第一個吧,規范,哈哈哈哈哈。”

這個回答讓我有點小小的意外,我原本預料的是他會選擇后兩者中的一個。

好在,既然已經有了明確的選擇,復雜的問題就變得簡單多了。

好在,走進李建華教授的“曾經”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因為,他的文字就在那里,很坦誠,不矯情,沒有一點遮掩。“曾經”里的“李建華”,和酒桌旁的“李老師”,以及高頭講章里的“李教授”似乎并不是同一個人:高頭講章里的李教授是思想深刻、邏輯嚴密、語言犀利的倫理學領域一流學者,會讓你在醍醐灌頂、掩卷沉思之余想象這是一位眼神深邃、五官棱角分明、生活習慣刻板如同中年以后的康德的哲學家。酒桌旁的“李老師”卻是柔和的,總是帶著一副似笑非笑但你一定會以為那就是微笑的表情,很容易拉近你和他之間的距離。此時的他往往口吐狂言,不著邊際地各種調侃,不知道是原創還是“順手牽羊”的段子一個接一個,逗得一桌人狂笑不止,而他依然還是似笑非笑的模樣,仿佛李白附體般自稱千杯不倒,最后卻總是喝得晃晃悠悠的被送回家去……

反差如此之大的“李教授”和“李老師”,讓我更加好奇,在《此路曾經》里的他,會是哪般模樣?

電子版書稿發到了我的微信上。我讀《此路曾經》時,或者是在候機廳里,或者是在高鐵上——那段時間我出差出奇的頻繁,《此路曾經》里的李建華教授也就隨著我來來回回的旅程絮叨了一程又一程。他有時候埋怨這個冬天欠他一場雪,有時候悄悄發誓“一旦有了錢,一定要天天吃豬腳燉油餃”,有時候又在最具交流意味的、熱鬧的中國式飯局里冷靜地保持著旁觀者的姿態……當然,承載著他最深情追憶的還是父母:“只要父母在,無論是否茍且,父母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詩,家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遠方。”

我得承認,李建華教授的“曾經”是有些打動我的。例如他寫小時候喝父親煮的茶:“我們一邊烤火,一邊聽母親講她的‘顯赫’家族史。父親總是一聲不響地用火鉗整理著火盆里的柴火,有時把炭灰鋪開,用火鉗在上面練習寫字,就是不吭聲。水燒開后,父親在‘把罐’中放上母親自制的茶葉,為每人倒上一點,然后繼續煮第二罐茶,直到把柴火燒盡。”這樣的文字沒有一點修飾,可是我仿佛就和“我們”一起坐在火盆邊,那罐燒開的茶里也咕嚕著我的一份,熱氣騰騰地氤氳著日子里的尋常。母親的絮叨,父親的茶,記憶清晰得讓人心疼。

我喜歡李建華教授筆下的夏花:“如果你有一朵牽牛花,一定會將它帶進書房,放入翻了一半的書卷里,在定格的字里行間,留下那份相惜相眷的守候與安恬,珠簾下輕嗅所有的香,都是故人的味道。”四季中我酷愛夏天,我同樣酷愛泰戈爾筆下的夏花,但李建華教授筆下的夏花多了一些悠然與從容的氣質。他似乎已然參透了生命的秘密——有些生命的存在,不需要春天的狂熱,也不為秋實的功利,存在本身就值得最高的尊重。

“你可能面對薔薇,雙手合十,許下一場水墨相逢,又用千古詩意,為她點燃楓橋漁火”,這到底是格物的哲思,還是動情的詩心?

李建華教授其實老大不小了,但他的文字還是很“文藝青年”。他說“我們這一代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文學情結,一因文化饑餓,二是‘傷痕’使然,三為青春表現”。我相信,如果不是先成了一個哲學家,那么他是極有可能成為一個作家的。正如他所說,“文學讓我們保持著對人性的關切、對生活的激情,還有一份義氣與血性,還有那越來越小的酒量……”

當然,有了《此路曾經》,李建華教授依然算不上是一個作家。他在散文的格局里踱著哲思的步,這讓他的文字在浪漫的搖曳下又帶著些許冷峻與清寂。畢竟,這是獨屬于他的“曾經”,是獨屬于他的“此路”。他日他時,誰與共說,那是需要緣分的。

此刻,你只需翻開《此路曾經》,李建華教授的“此路”固然獨一無二,不能復制,但是,在他的“曾經”里,或許你也會邂逅你的夏花,或冬陽。

楊雨

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品牌:海南出版社(北京分社)
上架時間:2024-08-26 16:47:29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海南出版社(北京分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濮阳市| 漳浦县| 蓬安县| 江油市| 三原县| 札达县| 安康市| 抚顺县| 丰县| 宜阳县| 赫章县| 泸溪县| 调兵山市| 靖江市| 海宁市| 石楼县| 长阳| 兖州市| 武定县| 普兰店市| 六盘水市| 随州市| 南汇区| 长白| 乡宁县| 怀集县| 乐陵市| 东阳市| 林周县| 泰和县| 大姚县| 沙河市| 宿迁市| 安义县| 屯昌县| 唐海县| 杭州市| 永丰县| 合江县| 昭通市| 中卫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