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三國劉琦,被呂布聽到心聲
最新章節
- 第236章 「235」圍爐夜話(144)
- 第235章 「234」圍爐夜話(143)
- 第234章 「233」圍爐夜話(142)
- 第233章 「232」圍爐夜話(141)
- 第232章 「231」圍爐夜話(140)
- 第231章 「230」圍爐夜話(139)
第1章 「1」琦之心聲,盡入布之腦海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
大漢都城·洛陽的室外,北風朔朔,冷冽非常,呵氣成霜。
而位于京師中心處的丞相府內、議事廳前,卻是有火爐等取暖設施相伴,氣溫適宜。
大廳內,文臣與武將顏色鮮明地分別侍立于兩側——文臣穿黑色衣著,武將則穿橙色袍服。
而身為北軍中候的劉表,與他的兒子劉琦,正一前一后地侍立于武將一側的末端。
沒錯,日后的荊州牧·劉表和他的嫡長子劉琦,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就是這么卑微——因董卓入京,大肆舉薦提拔自己的涼州親信,故朝中舊將大多被晾在一邊。
但時年48歲的劉表早就是職場老油子了,他早已懂得屈身守分、以待天時,所以這一刻劉表心沉似海、面色平靜地隱沒在人群里,毫不起眼。
而位于他身后的劉琦則不然。
…………
…………
現在的劉琦,不再是歷史上那位通過“上屋抽梯”取得唯一活捉諸葛亮成就,日后又被東吳魯肅預言“沉溺酒色,病入膏肓,氣喘嘔血,不足半年,其人必死”的短命小年輕。
現在的劉琦是一位穿越者——他本是一名現代熱血青年,因見義勇為跳入冰冷的江水救人而犧牲,魂穿至此。
剛穿越不久就遇上了董卓霸京師,權傾朝野。
熟知三國的他雖然早就知道歷史走向,但此時劉琦還未加冠,只是個18歲的剛成年。
在三國時期,男子18歲還不能參與政事,得等到20歲加冠之后才行。
所以劉琦現在能做的事著實有限。
不過雖然不能以身入局,但在劉琦的再三懇求下,劉表還是同意了兒子今天跟在自己身旁,作為一名護衛來丞相府議事廳見見世面。
…………
…………
此時的劉琦頭戴一頂精鋼盔,身披一副玄鐵甲,手持一桿丈八長槍,全副武裝侍立于劉表身后。
但他可沒閑著,而是左瞟瞟右瞥瞥,東張西望,看這看那。
今天還是劉琦第一次出席這種場合。
所以他對周圍一切人和事都很好奇——劉琦想看看那些歷史名人到底長什么樣。
比如董卓,是面善心狠的大胖子?還是披頭散發、胡子拉碴的大惡人?
還有呂布、張遼與華雄等其他歷史名人,他也想見識見識。
不過,今天劉琦來丞相府參與議事最重要的目的,是確認自己處于哪個位面,這對于他來說,非常關鍵。
是《三國演義》,還是正史?
劉琦只是熟知演義的劇情,而對于正史,僅僅是略知一二。
所以要是穿越到了正史,那就有點不好辦了……
環視一圈之后,劉琦被位于武將一列前端的一名壯士吸引住了。
這名壯士正背對著劉琦,一身大紅袍子極寬且長很是顯眼,十分威風霸氣。
因漢朝屬火德,故武將裝束大多以黑紅為主。
遠遠看去,這名壯士至少身長九尺以上,因為劉琦自己是八尺左右身高,而劉琦目測他比自己至少高出一個頭。
同時他身形也很寬大,位于他旁邊幾名武將與之對比,大都只相當于他一半寬。
另外這名壯士的頭上,只戴著一頂小小的黑色方形束發冠——這種大眾化的頭飾,讓劉琦很難分辨出他是歷史上的誰。
呂布應該是頭頂兩根很長的、用翎子做的飾帶吧,像西游里的齊天大圣那樣?
可這位將軍的發冠,卻是這么低調……
而且他手上也沒拿著呂布的標志性武器——方天畫戟。
他的雙手被大紅袍遮擋,不知腰間是束著配劍,還是其他短兵。
這么看來,他不像是呂布……
那呂布在哪兒啊,還沒到場嗎,這都快遲到了吧……
劉琦又站在原地環顧一圈,仍然沒有發現和他印象中的呂布長相相似的人。
但他又不敢全副武裝地隨意在議事廳前走動,因為劉琦怕一個不小心就得罪了哪位涼州猛男,被胡亂安個罪名推出去砍頭——畢竟現在董卓得勢,手下的鷹犬們也跟著升天,囂張跋扈得很。
到時候就算以劉表的“京師北部衛戍區司令”(北軍中候)的身份,也很難保得住他。
哎,還是再等等吧,等咱們的大漢丞相·董仲穎來了之后,一切便見分曉。
…………
…………
與此同時,劉琦的心聲正在一字不落地傳入到議事廳前端這位大紅袍將軍的腦海中,并且還配有實時同步的隸書字體的字幕。
這位紅袍將軍不是別人,正是呂布。
他與這一側的絕大多數武將不同——呂布不穿橙色的上朝專用武將袍服,而是全裝貫帶、腰配寶劍、帶甲議事。
為何有如此待遇?因為這是咱51歲的大漢丞相喜提的34歲的新義子,自然與眾不同。
其實呂布此時也很疑惑,為什么劉琦的心聲,能一清二楚地傳入自己的腦海。
但他還沒來得及想那么多,就被劉琦提到的“三國演義”和“正史”、“位面”等詞給難住了。
什么“三國演義”?
我巍巍大漢實行郡國并行制已有百余年,本將軍用腳趾頭都能隨便數出“陳留國”、“瑯琊國”、“北海國”、“沛國”、“趙國”、“濟南國”、“濟北國”等國名,這劉琦小兒說的“三國”,指的是啥?
還有“演義”、“位面”等后世代詞語,更是讓呂布摸不著頭腦。
呂布雖是泥腿子武夫出身,但他的第一任義父還是注重讓他全面發展,給了他一個主簿的官職,讓他有機會學習識文斷句,不至于是個文盲、睜眼瞎。
所以呂布自認為自己是個文化人,略通文墨。
但劉琦今天所說的這幾個詞語,他卻從未聽過,可見這小子……
有丶東西。
劉琦小兒,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呂布心下想道。
不過吸引歸吸引,但此時呂布覺得最重要的事,是在新一任義父·董卓面前,好好地露上一手,以顯自己這個兒子能堪大用與不可或缺。
新父董卓今天這么早就把我們喊過來開會,應該是有很重要的事吩咐吧?
到時我呂布必當挺身而出,為父分憂,以報董相知遇之恩。
…………
…………
在經歷了漫長的一柱香時間后,大漢帝國此時的一把手·丞相董卓終于來了。
只見一個頭戴進賢冠、身穿黑色錦衣、身寬體胖的大肥中年男快步走了進來,身后跟著一名打扮儒雅的文士。
議事廳眾人見狀,連忙躬身作揖,聲呼“丞相早安”。
董卓也懶得跟他們廢話,擺擺手示意收到,而后迅速來到主席位,一屁股坐下。
儒雅文士則侍立于其身旁。
大漢禮節他也懶得在乎了,董卓直接朝眾人朗聲開言道:
“昨日流星快馬來報,十八鎮兵馬會盟,公推袁紹為盟主,殺奔洛陽而來,先鋒孫堅已抵汜水關!”
“眾位愛卿,有何計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