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賣子求榮的劉表
- 穿越三國劉琦,被呂布聽到心聲
- 山人打虎
- 2132字
- 2024-07-02 12:48:23
而此刻在議事廳外的不遠處一方小亭內,呂布也跪坐在席上,實時得知了這條驚人的消息。
聽到王叡被孫堅逼死后,呂布皺緊了眉頭,但仍舊閉目,裝作神思狀。
而一旁的張遼見之,連忙走上前來關心道:“呂將軍、將軍是否偶感風寒,忽覺身體不適?”
呂布:“文遠勿憂,本將軍好得很。我只是在認真思考而已……文遠不要再來攪擾本將軍了,汝且先行退下吧。”
張遼:“……遵命。”
…………
…………
議事廳內。
為何說荊州刺史王叡被殺,對于劉表父子至關重要?
因為只有王叡被孫堅逼死之后,劉表才有出任荊州刺史的可能!
劉表一直在洛陽忍辱負重,背負著漢室叛徒的惡名,為董卓勤勤懇懇地做事,毫無半句怨言。
為何他要這么做?
因為劉表在等一個機會,等董卓充分信任他之后,給他一個外派的機會。
只有外派,才能如游龍入海、飛鳥入林,在地方掌權掌兵,而后適時勤王,以匡漢室。
但他等了快兩年,卻一直沒能等來這個機會。
劉表先是看著董卓加封袁紹為渤海太守——袁本初是四世三公之后,又是當著朝廷群臣之面,跟董卓唱反調而棄官逃命的剛勇名士,董卓為了穩住局面,以向外人昭示他董丞相不計前嫌。
先加封袁紹,劉表覺得也算是情有可原。
然后是任命劉岱為兗州刺史。劉岱在朝廷混得開,也能得董卓賞識,還是漢室宗親,劉表也認了。
接著是任命為孔伷為豫州刺史,張邈為陳留太守,張咨為南陽太守。這些外派,劉表咬咬牙也認了。
但董卓卻任命那個庸才韓馥為冀州刺史,而不給自己升官,劉表實在是想不通。
就因為韓馥他是袁氏門生,你董卓就得這么跪舔袁氏,置我這個漢室宗親于不顧?好你個董卓,真有你的!
雖然心中很是不服氣,不過劉表仍然是喜怒不形于色,他還在隱忍,一直在蟄伏,等待時機。
皇天不負有心人,現在機會終于來了,荊州刺史王叡身故,荊州可以說是脫離了朝廷的管束。
而以董卓為首的朝廷,必須馬上派人重新接管荊州。
不然到時偌大的荊州,很快就會被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只手遮天,以致遺禍無窮。
但這么個燙手山芋,該讓誰去接手呢?
董卓的涼州集團對于南方事務不甚熟悉,而且去往的荊州的路上,必須得經過后將軍·袁術的地盤。
而袁術現在已經跟董卓徹底撕破臉,與其族兄袁紹一起加入了討董的陣營,且身居高位。
從洛陽去往荊州的路上,不能說是十分安全,只能說是九死一生。
那么如此艱巨的任務,派哪個倒霉蛋去才好呢?
剛才董卓與李儒在散會前,就小聲討論了一會兒,李儒向董卓推薦了劉表。推薦理由如下:
一是因為劉表乃漢室宗親、西漢魯恭王之后,這百年老字號的招牌在地方上也是可以混得很開的,世家大族聽到“漢室宗親”這個名頭,都得恭敬幾分。
二是因為劉表身長八尺余,姿貌溫厚偉壯,個人形象氣質好。漢魏時代人們很注重儀表、容貌,尤其是政治人物,如果相貌堂堂,往往會更有魅力。如果相貌平庸或者丑陋,不僅會被扣掉“印象分”,而且其本人也會自慚形穢。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劉表很有優勢。
三是因為劉表在這近一年的表現,很是忠誠,當然,這個忠誠是對于董卓,而不是漢室。
當董卓下令逮捕一批反對他廢立天子的朝廷命官時,劉表充當了其膾子手。
綜上所述,董卓認為把劉表派去荊州接管當地事務是很合適的。
而且,劉表還有個寶貝兒子劉琦,可以軟禁在自己身邊,充當人質。
所以董卓在和李儒商量后,才會第一時間把荊州刺史王叡被殺的消息告訴劉表。
而后,就看劉表怎么回應了。
作為一個在朝廷混跡多年的沒落漢室宗親,劉表對于這種情形早已見慣不怪,他適時地答道:
“大膽孫堅,竟敢擅殺地方刺史!表愿為前部,提北軍五營,將此反賊生擒于丞相府前。”
董卓聽到了想要的回答,憨笑道:
“景升心意,老夫心領了。但本相今日只獨留下你,不是要你去活捉孫堅。”
“本相欲上奏天子,表你為荊州刺史,執掌當地權柄,以效朝廷。”
劉表聞言,故作惶恐:“表何德何能,敢當此大任!望丞相另尋他才。”
董卓:“哈哈哈哈,景升不必過謙,老夫中意你久矣,只是未逢其職予你舉薦。此番荊州刺史之位空缺,正好派你前去,大展其才!”
劉表:“謝丞相舉薦,只是……”
董卓:“只是什么?此番赴任,想帶多少兵馬盡管開口,老夫定當盡全力助你!”
劉表思索了一會兒道:“表不敢多求,只需本部兵馬即可,但求一事:表懇請丞相不要對外宣揚此事,只將印綬文書予表,表必當速發雷霆,驟至荊州,以迅猛手段肅清江南宗賊,報效丞相知遇之恩!”
董卓:“好!看來景升已有良策,赴任事宜一切由你安排。”
“不過此去荊州,路上恐非一帆風順,吾料道途艱險,景升還須萬事小心啊。”
“還有你家公子劉琦,老夫觀之一表非俗,我料其日后必是大材,就將他留在京師,讓本相好好栽培吧!”
劉表強忍著不快:“這……表無異議,一切任憑丞相調遣!”
劉琦聽言一臉懵逼:便宜老爹真不把我當親生兒子,說賣就賣啊!真個父慈子孝!
劉表當然也知道這是董卓說的客套話,幫他體面,讓他留兒子在京師當人質,以備不虞。
但劉表能怎么辦?此時他已是騎虎難下了,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只能讓琦兒先在董卓手下屈身守份,等待一個好時機,逃出這是非之地了……
而董卓聽到了劉表的同意后,還刻意再問了問劉琦:
“劉琦,汝父親不日即將赴任荊州,今后你就留在本相手下做事,愿否?”
劉琦只得先滿口答應下來:“劉琦久仰丞相盛德,朝夕渴慕為丞相效犬馬之勞,敢不從命!”
董卓:“好,好個劉琦!本相今日就封你為‘行軍假司馬’,聽候在老夫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