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6」汜水關前第一戰
- 穿越三國劉琦,被呂布聽到心聲
- 山人打虎
- 2133字
- 2024-07-03 04:05:00
劉表聽到這些人名,心中一凜:琦兒識人之眼光,竟能如此精準毒辣!
醫官張仲景,醫技醫德世無雙;都尉黃忠,刀法嫻熟,箭法精湛;隊率魏延,年少善戰,文武雙全;侄兒劉磐,為人穩重,言必行、行必果;而司馬邢道榮……使一柄開山大斧,看起來挺厲害的……
對于邢道榮,琦兒是不是看走眼了?劉表心下不解。
而劉琦想的是,與其讓邢道榮這個坑貨在父親身邊吹牛害人,不如留在自己這里,當個替死鬼、背鍋俠,到時出了事拿他頂上。
不過劉表也沒想那么多,他略感欣慰道:
“琦兒最近成長了很多啊,你提的這些人,為父也很看好他們。”
“為父帶走這些人,用處也不是很大,此去荊州,路途艱險,一切還都是未知數,不如留他們在此,以護琦兒周全。”
這番話語,讓劉琦略微感動——沒想到劉表還是挺愛自己這個大兒子的嘛,而在原來的位面上,年邁昏庸的劉表可能只是后來被荊襄蔡氏蒙了心。
劉琦:“嗯,那么兒就將他們盡數留下了。之后我會向董卓舉薦,讓他們盡可能都留在我手下做事。”
劉表:“嗯,先回府上吧,詳細的安排之后再說。”
…………
…………
呂布聽完這些心聲后,思緒紛繁:劉琦小兒就那么篤定劉表能安然到達荊州?還有他留下的那些人,若真是有才有德之人,我怎么會從來都沒有聽過?
還有太多的疑惑,呂布也只能先按下不表,畢竟他還有護衛的任務——義父今天還要去面見天子,人身安全這一塊他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呂布只得先起身,去自己府上換上執行丞相任務的那一套裝扮與武器,準備出外勤。
話分兩頭,非止一端。先說十八鎮諸侯那邊的情況。
卻說十八鎮諸侯之一、長沙太守、先鋒孫堅頭戴赤紅色巾幘,領本部兵馬,不急不緩、穩穩當當前進,直往汜水關去。
而與此同時,不遠處的另外一條路上,“鮑”字大旗下,十八鎮諸侯之一、濟北相·鮑信與他的弟弟鮑忠并馬而行,身后部曲個個都昂首挺胸,所向睥睨,覺得自己天下無敵。
騎馬走在最前的鮑信在經過一番簡略的思索后,對他的親弟弟鮑忠說道:
“賢弟,那孫堅人稱江東猛虎,目今盟主派他作為先鋒,若是他奪得頭功,你我兄弟……”
鮑忠:“兄長之意……?”
鮑信:“我撥你三千兵馬,可抄小路先到汜水關前挑戰!若能打破關口,這斬將奪關的頭功豈不是……?”
鮑忠:“對!待小弟去搶他個頭功!”
鮑信:“正合我意!”
說完,鮑信朝后揮揮手,將部曲一分為二,讓鮑忠領一彪人馬奔上小路而去。
而此時的汜水關早已得到消息,將百姓召回城中,拉起吊橋,準備迎敵。
不多時,鮑忠先孫堅一步來到汜水關前,遙望城墻上方,只見旌旗招飐,兵卒持弓弩筆直地站立,儼然一派肅殺之意。
但官二代的弟弟·鮑忠才不管對方戰力如何,也懶得審時度勢,而是直接單槍匹馬走到吊橋邊不遠處,不可一世地朝城墻上方喊話道:
“上面的人聽著:趕快獻出關來,免你等死罪!”
而站在城樓上的華雄已經觀察這名前來喊話的年輕將領許久了,在他仔細的審視之下,華雄發現這人只是虛有其表,未必真正參與過真刀真槍的搏命拼殺。
氣勢洶洶的十八鎮諸侯,就派些這么不堪的鼠輩來與我打頭陣?是不是太小覷我涼州武人了?
于是乎,華雄全裝貫帶,拿上一把丈余長的大刀,放下吊橋,引鐵騎五百,飛出關來。
只見吊橋緩緩放下,烏泱泱一簇騎兵,揚起沖天塵土整齊走出,門旗影里,一匹高頭黑馬馱著一位身披重甲的彪形關西大漢,邁著輕脆的“噠噠”馬蹄聲,從騎兵隊里獨自踏出。
鮑忠離華雄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離,見華雄人比胯下駿馬還壯,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冷顫。
鮑忠:“來將可先通姓名!”
但華雄卻懶得與他走過場,他狠狠用雙腳猛踢馬肚,馬兒受驚立刻朝鮑忠狂奔而來!
華雄大叫:“賊將休走!”
鮑忠見狀,只得掄起他的長槍,倉促應戰。
但西涼駿馬奔速何其之快,眨眼之間,華雄馬至,手起刀落,鮑忠人頭滾于馬下。
華雄趁勢揮軍掩殺——
只見涼州黑騎狂涌而出,勢如雷奔,鮑忠這些長年居于內地無戰事地區的人馬哪里見過這種陣仗——他們瞬間被這場面給嚇傻了,足足愣了兩秒!
但兩秒之內,敵方人馬已至,這群常年在刀尖上舔血的武夫視鮑忠部曲如待宰之豬狗,不當人地把他們一砍而盡!
不多時,鮑忠兵馬大敗,十不存一。
華雄提起鮑忠人頭,遞與小校:“速將此人首級前去相府報功!”
小校:“是!”隨后揚塵而去。
…………
…………
而另一邊,董卓與呂布等人正準備上朝面見天子,忽聞背后傳來“報——”的一陣長呼。
眾人回頭望去,只見一名小校提著一個黑色布匹包裹的球狀物體,奔至董卓身前,而后半跪下來,將包裹放下,雙手作揖道:
“啟稟丞相,剛剛華雄將軍已斬‘鮑’字旗下一名將領,特將人頭獻與丞相!”
董卓面露欣喜之色:“喔?快打開與老夫看看!”
小校領命,三下五除二地打開包裹,只見一顆血淋淋、熱乎乎的人頭新鮮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許多漢朝老臣見之都直犯惡心,但董卓與呂布這些武人早已見慣不怪,仔細研究了起來。
呂布:“這人頭不像是鮑信……難道是鮑信的弟弟鮑忠?”
董卓:“鮑信我見過,這顆頭不是他的。”
而一旁的李儒則是直接蹲下,一只手按住人頭,一只手把人頭上的頭盔給拔了出來,這樣一來,此人的面貌就更加清楚了。
董卓:“是鮑忠!老夫想起來了!當初鮑氏兄弟還在洛陽時,這兩人看我的眼神便充滿了不屑!”
“華將軍真是殺得好呀!來人,傳我口諭,加封華將軍為都督!”
小校:“是!”隨后轉身便匆匆離去。
而一旁的呂布肚里自尋思道:“劉琦小兒的預言,竟然不出意外地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