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0」江湖人士之一
書名: 穿越三國劉琦,被呂布聽到心聲作者名: 山人打虎本章字數(shù): 2162字更新時間: 2024-07-05 04:05:00
魏延認真聽完劉琦的長篇大論,但對其中的道理卻不甚明白,他似懂非懂地回答道:
“多謝公子解答,看來今日的這個什么比武大會,也并不是那么讓人期待……”
說完,魏延還嘟了嘟嘴,這喪氣垂頭的樣子讓一旁的劉琦忍不住笑道:
“哈哈哈哈,沒想到你是這樣的魏延,期待感喪失了就擺爛,小小年紀一遇挫折便松散懈怠,日后怎成大器?”
劉琦笑著笑著,便逐漸從嬉皮笑臉轉(zhuǎn)換為嚴肅臉,煞有其事地用司馬懿的教子語錄教育起了魏延來。
雖然劉琦與魏延年齡上只差了三歲,但劉琦身為他主公的嫡長子,也算是他的小主公。
而原身主劉琦從小到大便受到了傳統(tǒng)的漢學教育,君子六藝與諸家經(jīng)典均有涉獵,相比于十幾歲才被劉表收養(yǎng)的已喪考妣的魏延,兩者起點相差太多了。
所以魏延不僅對劉琦以兄事之,以主公事之,更以師事之。
這番突如其來的教誨,讓魏延猝不及防與滿頭大汗,只得連連點頭并滿口稱“是”。
而劉琦在看到他的回應后便陷入一陣沉思。
猶記得三國演義里劇情后期的魏延,因與諸葛亮丞相鬧冷戰(zhàn),而在戰(zhàn)前議事帳下一言不發(fā),丞相也沒慣著他,沒給他任何軍務,讓之無事可做,魏延只得將滿肚子怨忿之氣發(fā)泄在軍營外不遠處的大楊樹上。
中年魏延那騎駿馬拿大刀瘋狂砍樹的畫面,讓劉琦記憶猶新——這與現(xiàn)在這個少年魏延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一脈相承了。
如此說來,我穿越到的這個世界,應該是演義位面沒錯了,但一切卻又不像小說中的那樣非黑即白,簡單明了……
一陣蕪雜的思緒過后,劉琦回過神來,轉(zhuǎn)頭看了一眼黃忠,發(fā)現(xiàn)他正盯著不遠處蔡邕別院大門口方向出神。
劉琦與魏延隨著黃忠的目光方向看去,發(fā)現(xiàn)別院大門口外,有兩名身姿挺拔的男子按劍而立——他倆正排在與會賓客的最后,等待著府中侍從問詢身份來歷后予以通行。
劉琦三人都覺得這兩人有江湖人士的風范:
一是因為這兩人造形與眾不同,那位年齡稍長者身著一襲潔得發(fā)亮的白色錦衣,這錦衣一看就是價值不菲,但與之相襯的腰間,卻又無玉配或官印綬帶等彰顯其身份職位的飾物。
另一位年輕人則是一身純黑錦衣,腰間只束著一根粗大的灰色寬帶,也無任何飾物。再者,兩人均沒有帶冠,僅僅是用與衣服相同顏色的錦質(zhì)頭巾簡單束發(fā)。
二是因為兩人的體格與長相也是出類不群:年長者九尺有余而又松形鶴骨,器宇不凡,隱約之間,體內(nèi)似有千鈞之力;而他那副劍眉下的兩只凌厲的雙眼,仿佛能在一瞥之際就洞察對方的破綻與弱點。
年少者則是身長八尺左右,身姿挺拔且壯碩,顯得力大卻又技巧;臥蠶眉下有一雙丹鳳眼,薄唇之上有一方挺鼻梁。
劉琦打量了這兩人好一會兒,還是忍不住向黃忠問道:
“黃叔,你一直盯著這兩人看干嘛?難不成你認識他們?”
黃忠聽言,目光卻仍舊看向那邊,雙眸之間充滿了對這兩位俠客的正視。
要知道,使黃忠這么重視過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況且這還是劉琦第一次見黃忠雙眼挪不開對方,一直盯著對方狂看。
過了好幾秒后,黃忠才向劉琦回答道:
“公子,我并非與他們相識。另外,我不是在一直盯著那兩人看,而是一直在盯著那位年長的劍道高手看。”
劉琦面顯疑惑:“劍道高手?”
魏延也是一臉懵:“黃叔,你覺得那兩人都是使劍的絕活高手嗎?”
黃忠目不轉(zhuǎn)睛,仍是注視著年長劍客,卻同時一本正經(jīng)向兩人款款道來:
“我聽聞京師的虎賁中郎將·王越,是名動天下的第一大劍師,而且據(jù)說他身長九尺余,松形鶴骨卻又天生神力,其劍術(shù)在神力的加持之下,大開大合且變化萬端,神鬼莫測使人完全招架不住。”
劉琦聽言,又轉(zhuǎn)頭看了看那位跟黃忠口中相貌描述相符的年長者——確實像,確實像大劍師王越啊。
既如此,那就找機會趕緊認識一下吧!
反正已經(jīng)基本確定了不需要請柬也能進入府中與會,不太需要擔心不請自來會有什么冒昧。
劉琦正了正衣服與頭巾,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拿起佩劍對黃忠與魏延說道:
“走,咱們?nèi)フJ識一下大劍師王越!”
魏延聽后一臉興奮:“好的公子!”隨后也整理了下自己的著裝,帶上佩劍躍躍欲行。
黃忠也是很想認識下對方,但卻表現(xiàn)得有些拘謹,他只是緩緩拿起自己的佩劍,而后吞吞吐吐道:
“公子……公子要記得注意禮節(jié),莫要慌亂以致舉止失措啊……”
黃忠的話音未落,只見劉琦與魏延早已邁著歡欣的大踏步快速向那兩人走去。
而那一長一少早在遠處就聽到了劉琦與魏延那輕浮的腳步聲,回頭看了過來,發(fā)現(xiàn)兩個尚未加冠的少年正在朝自己這邊快步走來。
他們一臉疑惑,這兩位少年是誰?
來到兩人身旁后,劉琦先是謙恭地向年長者拱手作揖道:
“在下乃北軍中候劉表之子劉琦,敢問足下可是大劍師王越?”
王越?jīng)]想到對方竟然認識自己,有些吃驚,但他卻未馬上回話,而是先端量了對方一番:
只見劉琦頭戴粉紅色束發(fā)方巾,身穿粉紅色鑲金錦衣,很是打眼,腰間還配有一個三寸大的碧玉圓環(huán)彰顯尊貴,另有一把畫火雕云的劍鞘掛在腰間以示不凡。
他當然不知道,劉琦這么穿就是想引起眾人注意。
再把目光從腰部移到臉上,王越發(fā)現(xiàn)劉琦面如冠玉,臥蠶眉下有一雙明眸,明眸上眼波流轉(zhuǎn),內(nèi)里似有超古越今的學識與眼界,讓王越不由得心下一驚。
王越已過了不惑之年,可謂是閱人無數(shù),他自認為自己的心覺很準,一眼便能識得其人資質(zhì)如何,但今番見看劉琦,方才知曉自己能力有限——這劉琦,他猜不透!
王越的直覺一向很準,此時此刻,他在腦海中聽得他的直覺告訴自己:既然看不透,那就任從己心吧!
所以王越選擇不再揣度劉琦,而是以相同禮節(jié)對其拱手作揖,同時自謙道:
“不敢妄稱劍師,老夫只是朝廷中的一員偏將而已。末將見過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