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留住記憶的歲月

前言

獨坐窗前,仰望天際,思緒潮涌,感慨萬千。不經(jīng)意退休已經(jīng)一年多了,忙碌工作一輩子突然進入退休模式感覺非常的不適應(yīng),加上疫情肆虐,恐懼、空虛、寂寞、彷徨、不安伴隨了一整年,期間嘗試很多辦法自學(xué)鋼琴,體育鍛練(乒乓球,太極拳),想從退休的焦慮、抑郁中走出效果都不好,偶然看到一份報道,寫作是排除焦慮最好的辦法,久久的思索決定寫點東西傳承后世,把自己的快樂,經(jīng)驗,酸痛,煩惱,成長的足跡用敘述的方式記錄下來。

曾經(jīng)走過的足跡雖然遙遠、零星、模糊,平淡無奇,但難以忘懷,難以抹去,每一個平凡的瞬間都值得被記錄。期待在寫作中涅盤,寫出我的心聲,寫出自信,寫出精彩,讓自己生命重新煥發(fā)耀眼的光彩。

夢回童年

那是一個夢幻純真的童年,一段無憂無慮的時光,純真、質(zhì)樸、簡單而快樂,那個年代沒有手機,電視,電腦,空調(diào),也沒有網(wǎng)絡(luò);物質(zhì)生活匱乏艱苦,人們穿著樸素簡約,人人平等,沒有貧富差距,更沒現(xiàn)代社會為錢而活的壓力感。這段純真美好像夢境般的童年雖然早已成了一段回不去的往事,但這段純真快樂的時光永遠留在心靈最深處。

童年的記憶模糊,凌亂,爸爸告訴我我的出生地WH市江漢區(qū)花樓街,花樓街連接武漢關(guān)和江漢路分前花樓街后花樓街。1965年是我記憶中的第一次搬家,全家五口齊上陣,一輛平板車裝上全部的家當(dāng),爸爸拉車,兩個姐姐推車,媽媽牽著我,我當(dāng)時才三歲,步履蹣跚跟在媽媽的身邊,手里還拎了一個痰盂,這一段記憶不是特別清楚很多是父母在閑聊時反饋的信息。從“花樓街”搬遷到“文書巷”僅隔一條“統(tǒng)一街”,兩條街都在“六渡橋”核心區(qū)域內(nèi),為什么搬家不清楚只聽說離爸爸媽媽上班位置更近了。

花樓街、涂家巷,那是一段艱苦的歲月,不堪回首,大舅回憶說:我們和外婆兩家緊挨著,基本生活在一起,那個時候剛剛經(jīng)過三年自然災(zāi)害,國家非常貧窮,物資及度匱乏,生活消費采取計劃供應(yīng),購買糧油布匹都要憑票;家庭吃飯都要嚴格定量,每天外婆會拿著量杯按照人頭年齡標(biāo)準(zhǔn)煮飯,在外婆的嚴格管控和調(diào)度下日子雖然過的很苦但非常和睦,沒有扯皮,沒有矛盾糾紛,大家都非常理性。

我們從小都是在外公、外婆、舅舅的關(guān)愛照顧下長大,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她們共同撐起這個家,大姐和我都上過幼兒園,大姐上市一商業(yè)局幼兒園,幼兒園在“六門”后面,到了星期六大舅就去接她。小姐因小兒麻痹癥沒有上幼兒園,她5歲才慢慢學(xué)走路,她一直就在外婆那里,為給姐姐治病大舅每天把她抱去廣益橋一家私人診所打針,有時舅舅和媽媽一起到天津路黃平安那里看病,這么遠的路都是舅舅背著她去看病。后來我們搬到“文書巷”放學(xué)后都一直在外婆那里吃飯,晚上裝好熱水帶回家。這段歷史一言難盡,曲折悲涼,是一段永遠抹不掉的記憶!

“文書巷”是磚木結(jié)構(gòu)的筒子樓,一層樓12戶,3戶為一組,共用一個廚房,沒有廁所,大小解都是在痰盂馬桶上解決,公共廁所在200米外巷道口很不方便。我們的新家在3樓,房子是一間16平米單間,一家五口,很難想象是怎樣蝸居在一起。

那個年代家家戶戶的情況都差不多,人們過慣了這種清貧的生活,沒有抱怨,沒有牢騷,老百姓簡單而淳樸,生活雖苦,但人人知足。那個年代大多都是兄弟姐妹好幾個,一件衣服輪著穿,縫縫補補又三年,大的照顧小的,形影不離,手足情深。我們住的這棟樓內(nèi)墻為板皮結(jié)構(gòu),不隔音,鄰里間沒有秘密可言,樓道內(nèi)擠擠挨挨,竹床排隊,一年四季都能聽到鄰居們鍋碗瓢盆的敲打聲,孩子們追逐打鬧的嬉笑聲,特別是過年家家戶戶辦年貨炸圓子時更是熱鬧非凡,大家相互分享炸圓子的經(jīng)驗,分享勞動的果實;那個時候一家有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一家有困難幾家都來幫,大家苦中有樂,其樂融融。

幼兒園是我記憶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在那里,我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成長為一個快樂、健康、聰明的小男孩。一開始我跟其他孩子一樣害羞,不敢與別人交流。班主任老師耐心地教我們學(xué)習(xí),讓我們學(xué)會了相互溝通和合作。在幼兒園里,我們學(xué)習(xí)玩耍,學(xué)習(xí)唱歌,學(xué)習(xí)畫畫,更重要的是我們學(xué)習(xí)了與人相處的方法,老師教我們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這些都是我們在今后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行為準(zhǔn)則。那個年代幼兒園的生活比較艱苦,記得有一次晚飯是“糖精拌面條”,實在吃不下,偷偷的倒掉,到了晚上肚子咕咕叫個不停,幾個小朋友偷偷潛入配餐室找餅干吃被老師發(fā)現(xiàn)深夜被罰站的情景,這也是我人生第一堂警示課,也讓我們知道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有情操、有道德、有品位、守紀律的好人。

在家里我排行老三,兩個姐姐一個比我大7歲,一個大我5歲,爸爸媽媽雙職工,媽媽在六渡橋百貨商業(yè)大樓上班,“六門”職工子弟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統(tǒng)一安排對口公立幼兒園“居仁門幼兒園”。周一上午,媽媽上班帶著我到單位大門口,統(tǒng)一乘坐單位接送小孩的班車到幼兒園,由于是雙職工我上的是全托班,到了周末總盼望家人早點過來接我,每當(dāng)看到大舅準(zhǔn)點站在幼兒園門口,那種激動、喜悅心情很難形容。如果遇到特殊的情況幼兒園會派專人把小孩送到“六門”等媽媽下班一起回家。遇到媽媽上晚班就會在食堂吃飯和小朋友一起在商場里玩耍,等候媽媽各項工作結(jié)束后一起回家。那個時候大姐上初中,二姐上小學(xué),她們倆放學(xué)后先到外公、外婆那里吃飯、學(xué)習(xí),在那里玩耍在那里長大。

外婆住的老房子早已經(jīng)拆遷,老宅子也是公房,面積不大,兩個單間,前門有一個天井,這種老房子現(xiàn)在很少見了,但它承載了太多童年的記憶,是一處有內(nèi)涵的老地方。特別懷念住在老房子的那段時光,割舍不下那份追憶的情感。外公、外婆、爸爸、媽媽雖然早已離我們遠去,他們的愛一刻都沒有忘懷。

版權(quán):創(chuàng)世中文網(wǎng)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慈利县| 弥渡县| 孝义市| 秭归县| 库尔勒市| 茌平县| 正阳县| 濉溪县| 明水县| 天全县| 黔东| 金乡县| 定结县| 桂林市| 平潭县| 尼勒克县| 手机| 石林| 吉安县| 察雅县| 涿州市| 望城县| 宣城市| 滁州市| 滦南县| 永平县| 承德县| 紫阳县| 岫岩| 色达县| 大竹县| 增城市| 九龙县| 文化| 乌鲁木齐市| 保亭| 罗江县| 化德县| 灵山县|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