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吉慶街
- 留不住的時光,抹不掉的歲月
- 江城杰叔
- 2785字
- 2025-02-21 22:42:48
吉慶街:歲月藏深情,半生故事長
在城市的脈絡里,總有一些地方承載著人們的生命記憶,成為靈魂深處的精神原鄉。于我而言,吉慶街便是這樣一個存在。從懵懂少年到遲暮之年,四十余載的時光,我在這片土地上成長、生活、工作,見證它的興衰變遷,它也默默記錄著我的悲歡離合,成為我生命中無法剝離的一部分。
1982年,因父親官職變動,我們家第三次搬遷,來到了緊鄰吉慶街的交易街交易左巷65號。初來乍到,滿心的期待瞬間被現實擊得粉碎。與之前居住的地方相比,這里的環境簡直是天壤之別。大智路上,除了聲名遠揚的“老通城”,再難覓其他熟悉的老字號身影。周邊的東山里、輔義里,就像被時代遺忘的角落,破敗的平房搖搖欲墜,宛如雜亂無章的棚戶區。人員魚龍混雜,底層民眾的生活百態盡顯,連當年有名的紅燈區也扎堆于此。大智街最大的菜市場也在這兒,一到雨季,土質路面就變成了泥沼,賣菜的商戶和居民們每走一步都艱難無比。
但生活的魅力就在于,在看似絕望的境地里,往往也藏著希望的種子。盡管環境不盡人意,可這里濃厚的生活氣息,人與人之間質樸的情感,漸漸讓我對這片土地有了不一樣的情愫。街頭巷尾的吆喝聲、鄰里間的家長里短,構成了生活最本真的模樣,也在我心底種下了關于吉慶街最初的記憶種子。
在吉慶街的日子,平淡卻又充滿了煙火氣。清晨,我在街邊早點攤的喧鬧聲中醒來,一碗熱干面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傍晚,伴著夕陽余暉,漫步在吉慶街,感受著市井生活的熱鬧與喧囂。那時候,街邊的小店雖然簡陋,卻各有各的特色。雜貨鋪里琳瑯滿目的小物件,是我們童年的寶藏;裁縫店里傳出的縫紉機聲響,仿佛是生活的節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在吉慶街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時光。在這里,我結識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街頭巷尾嬉戲玩耍,分享著彼此的夢想與心事。吉慶街見證了我們的成長,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成為了我記憶中最珍貴的寶藏。
進入9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吉慶街也迎來了屬于它的高光時刻。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吉慶街周邊的環境日新月異。第一棟高樓“三峽證券大廈”拔地而起,和興里小區、景福小區等相繼建成,周邊的餐飲業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吉慶街的宵夜文化開始興起。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街邊的攤點便如繁星般亮起。簡易的圓桌和凳子擺滿了街道,人們圍坐在一起,品嘗著融合了廣味、川味特色的美食,油燜大蝦、鹵雞、鴨脖、炒田螺、香辣蟹……配上扎啤和白酒,談天說地,好不快活。與此同時,以吹拉彈唱為食客助興的藝人也應運而生,他們用美妙的歌聲和精彩的表演,為吉慶街增添了獨特的文化氛圍。擦皮鞋的、賣鮮花的、賣煙的、畫畫的,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在人群中,構成了一幅充滿老漢口風情的市井畫卷。
那段時間,吉慶街的知名度如星火燎原般迅速傳播開來。天南海北的游客慕名而來,只為感受這份獨特的煙火氣息。吉慶街成了武漢的一張文化名片,承載著無數人的回憶與向往。而我,也在這片熱鬧繁華中,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畢業分配,命運似乎格外垂青于我,單位與家近在咫尺,每日無需在漫長的通勤路上奔波勞累,工作環境更是令人滿意。那時的日子,舒緩而悠然,閑暇之余,展開一張報紙,點燃一支香煙,再揮毫潑墨,書寫幾行小字,一天的時光便在不知不覺中悠悠流淌。單位效益蒸蒸日上,收益頗為豐厚,用如今的話來講,我也算得上是旁人眼中生活無憂的“高富帥”,日子過得安穩而富足。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世事難常新”。38歲,正值年富力強,事業剛剛迎來上升期,卻突然失去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來源。那一刻,恐懼、彷徨、迷茫如潮水般將我淹沒。未來的路該怎么走?生活的希望又在哪里?我如同置身于黑暗的深淵,找不到出口。
在那段艱難的日子里,吉慶街依舊熱鬧,但我的心情卻截然不同。曾經熟悉的街道,如今卻讓我感到無比陌生和無助。我常常獨自徘徊在街頭,看著人來人往,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擔憂和迷茫。
就在我陷入人生低谷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2006年,我進入了街道社區,成為了一名“小巷總理”,擔任吉慶社區的黨官員,同時也榮幸地成為江岸區人大代表。
這是一份充滿挑戰的工作,卻也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從下崗的迷茫到社區工作的忙碌,我在這個全新的崗位上,經歷了無數的磨礪與成長。我開始深入了解社區居民的生活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解決他們的問題。無論是鄰里糾紛、環境衛生,還是社區建設,每一件小事都成了我的大事。
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責任的重量,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看著社區在我們的努力下變得越來越好,居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我心中的陰霾漸漸散去,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吉慶街見證了我的蛻變與重生,我也在這片土地上,為它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09年,對于吉慶街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這一年,吉慶街迎來了整體搬遷改造與重新定位。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吉慶街開始了一場華麗的蛻變。
改造后的吉慶街,在業態規劃上大膽創新,打破了過去以飲食、演繹為主的單一經營格局,提出了“民俗文化、漢味美食、荊楚演繹、老街旅游”四位一體的全新理念,致力于打造成為城市新地標。
如今的吉慶街,古色古香的建筑錯落有致,青石板路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走進民俗文化區,剪紙、糖畫、捏面人等非遺技藝展示,讓游客們沉浸式感受荊楚傳統文化的魅力;漢味美食街區,老字號與新派小吃爭奇斗艷,熱干面的濃香、湯包的鮮美,每一口都能勾起人們對武漢味道的深深眷戀;荊楚演繹舞臺上,漢劇、楚劇、湖北大鼓等傳統藝術輪番上演,演員們精湛的表演,傳遞著荊楚文化的深厚底蘊;老街旅游線路將各個景點串聯起來,讓游客在體驗現代商業活力的同時,也能觸摸到歷史的溫度。
吉慶街的改造升級,不僅提升了它的文化內涵和商業價值,也讓它成為了武漢對外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作為這一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感到無比自豪。
2025年情人節,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日子里,我和愛人再次踏上了吉慶街這片熟悉的土地。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頭,往昔的回憶如潮水般涌來。那些曾經的歡笑與淚水、奮斗與迷茫、幸福與感動,瞬間將我淹沒。
回首在吉慶街度過的四十余載歲月,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我的記憶,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我的足跡。它見證了我的成長、愛情、事業的起伏,也見證了我從一個懵懂少年到成熟穩重的中年人的蛻變。在我人生的每一個重要節點,吉慶街都默默陪伴著我,給予我力量和支持。
如今,退休三年的我,再次站在這片土地上,心中滿是感慨。吉慶街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破舊的老街,它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發展、變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而我,也在歲月的磨礪中,收獲了人生的智慧和感悟。
吉慶街,它不僅是一條街道,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它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它的變遷,見證了我的成長。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我走到哪里,吉慶街的記憶都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