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孰夢耶?
日照蔥蘢霧為紗,云遮水繞牧彤霞。
徽州府歙縣的一處山上的村落,人稠地狹,此刻的住宅多是采用小天井和樓房的緊湊布局。
在大明萬歷五年夏天,歙縣和其他五縣爆發了激烈沖突。
而一個讀了四年蒙學至今千字文都認不全的十四歲學童也被牽涉其中,如今躺在床榻之中昏迷不醒。
“大夫,我家孩子都服完藥了,怎么就是遲遲不見醒啊!”
“哎,瞧著估計被傷了腦袋,這估摸著還是得送到省城里尋那些坐堂的大夫看看!”
“恕我無能為力!”
“庸醫,我給了錢如今又治不好...”
聽著吵鬧聲,那原本頭上纏著繃帶的少年陡然從床榻上坐起身,那雙目光無神且迷茫的看著眼前的一切。
他不是在熬夜寫著明代興衰的歷史過程方面的論文嗎?這些日子里通宵達旦就是為了早日完成這個課題,怎么頭一昏再醒來就來到了此處。
眼前的陌生環境空氣中彌漫著濃郁中草藥氣味,可腦海之中的另一段記憶告訴他,自己是大明徽州府歙縣人氏王素。
那過往的經歷點點滴滴又不像是假,可他分明記得自己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名正在研究明代歷史課題的學子。
這到底是莊周夢蝶,還是蝶夢莊周?孰夢耶?
剛剛還在爭論的婦人,聽見了房里的動靜也是回頭看去,那個苦命的兒子終于醒了過來。
而剛剛被拉扯的大夫,也是趁著這時間的間隙連忙溜之大吉。
“素兒啊,你如果真的醒不過來,你讓為娘該如何活啊!”
看著眼前的婦人眼眶通紅,言語中也滿是懇切和關心。
他本能的張口說了句:“娘,我沒事!”
而就這樣兩段記憶雜糅在了一起,他既是后世的那個歷史系學子王素,同樣也是這個歙縣的學童王素,可他的性格卻是后世的那個王素占據著主導。
他梳理了腦海之中的記憶,知道了這場動亂的始源,這一切還要追溯到七年前也就是隆慶四年。
歙縣一個軍戶出身的小人物叫做帥家謨,發現了衛所之人與徽州府的賦稅繳納方式的不同,這本該由徽州六縣共擔的“人丁絲絹”竟然一直是歙縣獨自承擔。
這“人丁絲絹”就是稅糧項目之一,而稅目絕對不是一個小數。
在發現了問題后,徽州府也對賦稅再次進行了修改。
將歙縣平白多出的3300兩從每年的負擔中減去,而由其他五縣分攤。
可是對于這個結果,其他的五縣百姓并不滿意。
所以才有了五縣百姓沖闖歙縣縣衙一事。
而木訥老實的王素本是去城中買書,不幸被牽連進了這場禍事當中,方才落得一身傷。
他幼年失沽乃是其母自小撫養長大,先父乃是廩生沒能照料起家中就因病早逝了。
這廩生也就是秀才,其中一等便是廩生可以每月領取廩食。
如今王素已經十四歲了,說是堪堪過了蒙學。
因為百家姓和千字文都背不全,倒不是他生性頑劣讀書不用心,而是他實在是沒什么天分且過目便忘。
加之用的方法不得當,一味的窮源竟委,咬文嚼字,這在后世王素的角度來看這是用錯了方法。
讀書應當是不求甚解,要求讀書時要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且也需用心專一也就是讀到入迷。
這并非是他個人的讀書所感所得,而是前人所得的經驗被他加之吸收而已,而他恰好是一個喜歡和善于思考吸收知識的人。
可在此時王素在整理思緒的時候,忽得又聽見來了動靜,王素暗道剛剛醒來時聽見親娘和治病的大夫爭吵,如今莫非是那大夫去而復返嗎?
這王家的宅子乃是一個天井式的小院,白墻灰瓦的一層房屋,外面聽見嘎吱一聲這是門打開的聲音。
在床上躺著的王素便瞧見了一個有些矮胖,眉頭窄有些大嘴巴的女人就如此的走了進來。
尋常人家進門也是需得敲門得到主人應允才會進來,如此直接推門進來是十分失禮的行為。
不過在床榻上的王素見到女人卻也是絲毫不覺得驚訝為何有此行為了,因為這就是他那個尖酸刻薄的大娘。
她見到躺在床榻上的王素,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不過很快就壓了下去轉而笑道:“哎喲菩薩保佑,小素醒啦!”
“不過見了大娘,今日怎么也不知道打聲招呼!”
她心里暗道著不是聽說這老二的這孩子不是昏迷不醒嗎?她還在想若是這侄子真的救不過來,倒是可以收了他家的田產。
這媳婦在這家里畢竟就是個外人沒有依靠,若是沒了孩子一個寡婦不就任他們拿捏了!
不過這王素的母親楊英也不是一個好相與的角色,這些年里丈夫不在了,族里難免會有許多的刁難,還有大伯一家也不少想要分一些家產,不過自古都有為母則剛,楊英為了撫養這孩子長大也是彪悍的很。
“大嫂,我家小素還剛醒喝了那庸醫開的幾帖藥還沒好的全咧!”
這平日里她這個侄子就是一個溫吞的性子,她這般話一說就是低著頭不敢應聲。
這楊英這話也是對自家孩子的回護,大娘呵呵的笑著畢竟她的來意也不是為此。
笑著說道:“弟媳啊,你這些年操勞就是為了這小素讀書,要我說小素這孩子就不是讀書的材料,這些年里舍的錢財難道還少嗎?”
聽到這話楊英的臉色一下就沉了下來,這說話揭人短處難得能夠有好臉色的,而且兒子還剛剛平白在縣城里遭了頓打。
可這大娘渾然沒有見到一般,繼續笑吟吟的說著:“要我說這小素是我家親子侄,如今不如直接休學來幫襯著大伯,資助錢財給我家文博請一個先生,將來得了功名也能夠幫扶著小素!”
這話說的楊英,怎么能夠心平氣和的繼續和她談話,在這個時候奚落自家兒子,即使是泥人還尚有三分火氣何況是活生生的人。
“大嫂,你可真是好算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