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三國里的孔子后代
青州,北海國。
這里的地頭向來不是很平靜。
究其緣由,只因這北海國,乃是如今黃巾賊最為猖獗的地方!
不過雖然猖獗,國相府上倒是還算太平。
此刻,北海國相孔融,正是端坐府中,教其子孔懷安學他那老祖宗留下的《六經》。
只不過嘛...
教學的進展,似乎不大順利。
...
“豎子不可教!豎子不可教?。 ?
府內,孔融越來越大的咆哮聲,已經讓四周本該伺候在旁的小廝婢女都遠離了幾步。
畢竟誰也不像觸正在教兒子讀書的國相霉頭。
不過話說回來,公子向來讀書不錯,就自打半年前摔下馬來,昏迷了三天三夜之后,就變得有些健忘。
平日生活經常“胡言亂語”,說些聽不懂的話也就罷了,這讀過的書卻忘的一干二凈。
也難怪四十歲的國相如此大動肝火,儼然一副怒不可遏的樣子。
...
孔懷安其實也不想叫自己老爹這般生氣的。
可不是他不想讀,那是實在讀不會?。?
作為一個穿越者,能半年里看懂這些漢時文字就已經算天賦異稟了,再讓他學這些《詩》、《書》、《禮》、《樂》、《易》、《春秋》,簡直就是要他命的。
有心擺爛,當個武人算了,可偏偏老爹孔融又是不肯。
只得千難萬難,瞧著這些看起來就頭疼的書籍。
...
“豎子!”
“不管你是不是當真摔壞了腦袋,這些書,定得一字不落的背個通透!”
“在此之前,你休想再出府門一步!”
大概是終于受不住孔懷安這癡笨的樣子,孔融留下一句話,就摔著衣袖,大步離開了。
對于自己這老爹為何如此動怒,孔懷安其實是相當理解的。
作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要是連自己兒子的《六經》都教不會,那可真是無顏面對列祖列宗了。
只是孔懷安一來是學不會,二來是根本沒心思學。
這都什么時候了!
都已經初平四年了!
曹操老爹在徐州被害的消息已然傳出,不日就將起兵伐徐!
北海的“太平日子”,很快也就到頭了!
這亂世大幕已經開啟,安得有一偶可得偏安?
就這時候了,還學個什么《六經》??!
當下見孔融走遠,孔懷安自然也坐不住,喚來邊上小廝道:“我爹走的這般快,可是有人約定來訪,你去給我瞧上一瞧。”
那小廝聽得連忙就去,倒是半點沒有遲疑的。
不多時候,便是又匆匆回來見道:“公子,今日還真有人來!”
“聽說是叫什么...對,叫糜竺的。”
終于來了!
孔懷安聽得心中暗叫一聲。
糜竺此來,是來給陶謙求援來的。
眼下該是曹操打著為父報仇,征伐徐州的日子。
不過眼下北??蓭筒坏檬裁创竺?,這糜竺來的多半要失望了。
然糜家家財萬貫,這既然來了,可不能就這么輕易放走了。
孔懷安當即不管父親會不會責備,便是直往堂上去。
身為公子,倒是左右無人攔著,孔懷安一路暢通,臨到堂前,便聽孔融在內呼道:“吾與陶恭祖交厚,子仲又親到此,如何能不去援助?”
“只是曹孟德與我無仇,當先遣人送書解和。如其不從,然后起兵?!?
這老爹,倒是也會搞拖延戰術。
分明知道曹操那殺父之仇決然不會罷休,卻還說什么遣人送書解和。
果然,便聽得那糜竺焦急應道:“曹操倚仗兵威,決不肯和!”
“還請明公垂救,早些起兵啊...”
大概是這糜竺說的太懇切了,讓孔融聽得也有些難以招架。
只得應承道:“子仲安心,我一面差人送書,一面自會點兵?!?
糜竺聽得這才稍微安心了些,可沒想這才話音一落,卻從偏堂之中冒出個聲音呼道:“父親休要輕易起兵,免惹殺身之禍!”
此一聲高呼,直叫堂內二人都瞬間驚著了。
還是孔融聽出這聲音出自自家兒子,反應的快,猛然起身,一邊疾走,一邊大罵道:“胡言亂語!”
“你不好好的在那讀書,在此作何!”
這可是當真生氣了。
孔懷安穿越的半年以來,還沒聽過老爹吼的那么響亮的。
當即拜下道:“父親休要動怒,只是此事關系我北海百姓生死,懷安不得冒罪來說上一說?!?
孔融見自家兒子如此的冥頑不靈,更是出言頂撞,那心里就更怒了。
當即又要怒斥,還好糜竺反應的快,忙上前阻止道:“明君勿急,且聽你家公子說說為何是惹殺身之禍?!?
“莫不是覺著那曹操兵多將廣,已經望而生退,給嚇著了。”
好個糜竺。
倒是會陰陽怪氣!
這聽著是勸,明顯是火上澆油,把孔懷安往火架子上考啊!
果然!
孔融瞧著自己的眼睛越發不善,輕輕握起的拳頭,更是彰顯了欲要打人的狀態。
好在孔懷安等這一日也不少日子了,心里反反復復,不知演練的多少次場景。
這便不慌不忙道:“此一去馳援徐州,若是去的人少,則是杯水車薪,被那曹操圍點打援,便是送命?!?
“若是去的人多,則北海之黃巾賊容易乘虛而入,我們北海的百姓,可要受罪了!”
話一說完,本來還在有些陰陽怪氣的糜竺頓時也臉色一正,收斂了神情。
黃巾賊!
這的確是北海最大的麻煩。
搬出這理由來,糜竺也一時不知如何應。
孔懷安卻趁熱打鐵道:“徐州兵多將廣,糧草充沛,面對曹操,雖不能勝,卻也可守個一年半載?!?
說著更不理自己老爹那有些怪異的神情,反上前幾步走到那糜竺跟前道:“想來徐州求援,非找我北海一家?!?
“青州田楷,后有公孫瓚支持,有其相助,想來應對曹操也足矣。”
“先生有時間在這浪費,不如早去那求援更好一些。”
糜竺自然清楚,田楷那本來就有陳登去求援。
不過…
那都是他們一群徐州人,在徐州一同論出的法子。
眼前的孔融之子能瞬間說出這些,看來還真研究了不少。
而相比糜竺,孔融就更有些看不懂了。
話說自己這兒子,讀書什么的還算用功,可對天下之事,還真沒什么興趣。
沒想這摔一次馬,讀書雖然不行,卻對這些有興趣了。
難不成這摔一次,還真把腦子摔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