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好狠的人!
- 三國之孔家有兒郎
- 杰克樂福
- 2026字
- 2022-12-16 20:00:00
管亥跟著孔懷安雖然日子不長,卻也多少算能摸清一些孔懷安的路子了。
既然說是叫曹操以為咱們回北海,那肯定就是又有算計了。
雖然管亥其實也沒明白為何要把徐州兵害成這樣,但有一點管亥算開出來了。
這孔懷安,是個狠人吶!
出手就下死手,哪管別人死活。
瞅瞅這陶謙,都被坑成什么模樣了!
眼下倒是好,這坑了一次還不夠,那是要把家底都給坑沒了!
“不就是沒給糧草么,公子也報復的太狠。”
管亥只以為,這一切的仇,都是從陶謙沒給答應的糧草開始。
只是雖然原因搞錯了,卻不妨礙其當真佩服孔懷安。
本來其就黃巾出身,咋見慣了亂世中的人間悲劇,深知這年頭要想過好,那就得狠!
光從這上來說,孔懷安還是相當契合管亥的。
...
孔懷安如此對付陶謙,當然不是為了區(qū)區(qū)糧草。
既然入了徐州之局,又見了糜竺對自己不溫不火的態(tài)度,孔懷安心知要是陶謙死了,在徐州繼承人的排序上,自己這孔家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了。
既然落后了太多,那就只能下重手了。
要不然等這些世家人想到大耳賊,事情可就麻煩。
...
言歸正傳。
這頭管亥聽得聽得孔懷安對兵馬早有安排,便不再開口,那頭太史慈卻問道:“徐州經(jīng)彭城一敗,士氣已潰,吾等不去馳援,其在郯城,可能守住?”
太史慈這思量倒是不錯。
光從軍事角度來看,徐州兵這一敗,的確太傷士氣。
要是在其他任何一個地方,曹操絕對能一鼓作氣,拿下最后的徐州兵。
可若是在郯城,那就難了。
這郯城也是徐州重城,雖然比起彭城是差遠了,可既然彭城丟了,那郯城就更不能丟。
這是徐州最后的堡壘,郯城再丟,整個徐州就完犢子了。
屆時陶謙差不多就可以準備組建流浪政權(quán),看看還有多少人愿意跟著他。
不過眼下,這些徐州世家們,就算為了目前的穩(wěn)定,肯定也不能放著曹操破了徐州最后的重城。
定會三軍用命,死守城池。
當然了,孔懷安這般有信心,還是來源于他本就知道,這曹操打徐州,本就要打上兩回。
雖然這回有自己插手,叫陶謙損失了不少人,可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句話,彭城一戰(zhàn),遠非軍強,誰就可得勝的事。
聽得太史慈來問,孔懷安極為肯定的應道:“子義將軍,你安心就是,就算陶謙倒了,徐州世家,也不會讓曹操安心入主。”
“再說兗州之內(nèi),可不太平!”
“那曹操才殺名士邊讓,可叫不少人心寒吶!”
其實徐州世家定會拼死一戰(zhàn),不會投降曹操的最大原因,倒不是曹操為殺父之仇,與陶謙不共戴天。
說白了,那是曹操與陶家的仇恨,和徐州世家有什么關(guān)系?
最大的原因,那是因為曹操一怒之下,把邊讓給殺了!
別看《三國演義》里頭對邊讓的描寫總共只有一句話,實際這人是十分出名的。
邊讓博學善辯,愛寫文章,曾作《章華賦》,名噪一時。
漢靈帝時,就得到大將軍何進征辟,擔任令史。
結(jié)果曹操倒是好,因為人詆毀他兩句,竟是直接把人砍了!
這一下可激起軒然大波。
你曹操又非天子,還不能讓人說上兩句?
再說了,這說你的也不是普通百姓,你動不動就把人給砍了,那是什么意思。
那邊讓的朋友,同僚,乃至同學,老師,還不各個把你曹操盯著?
就說這般一言不合,把世家弟子說殺就殺的脾氣,徐州世家能迎他入州?
而孔懷安一說邊讓,那王修與孫邵立刻就連連感嘆,紛紛認可。
卻聽王修道:“公子所言甚是,曹操出征先前殺害邊讓,叫其內(nèi)有不少反對之聲。”
“之所以如此著急來攻徐州,也是因為這內(nèi)里動亂,想對外用兵以掩之。”
孔懷安聽著點了點頭,又接過話茬道:“不論怎說,此番曹操定然拿不下陶謙!”
“然殺父之仇不可解,我料其離徐之日,尚要有一番腥風血雨。”
“那時候,便再是吾等出戰(zhàn)之日!”
“以我孔家義軍之名,救徐州百姓。”
太史慈與管亥這才明白,原來孔懷安是存著這心思!
倒是王修與孫邵,似乎早知此事,接著孔懷安話道:“公子說的不錯,是以待曹操欲要離開徐州之時,就是我等惡戰(zhàn)之日!”
“二位將軍,且好生準備,曹操軍馬咱們也見識過,實是不好對付的。”
太史慈管亥連忙相應,雖敢壓力重大,卻也干勁十足。
畢竟當“義軍”,還是相當叫人愿意干的。
…
孔懷安這頭將帥一心,目標明確,行動效率自然也高了。
不過幾日,正是曹操打算出兵夏丘,把孔懷安這釘子拔了的時候,孔懷安卻正當光明打著旗號,從彭城跟前路過,回北海去了。
這畫面,讓曹操都有些懵。
當真想問一句孔懷安:“你是不是來救徐州的援兵啊!”
只是他又不想當真與孔懷安來個死戰(zhàn)。
北海的事情,不是今天該解決的問題。
當即派了斥候遠遠跟著孔懷安軍馬,見其一路歸了北海去,終于安下心。
只有戲志才,就算孔懷安跑回了北海,卻也沒停下念叨他的心思。
始終覺著,這小子不會容易這么離開才是。
不過雖然念叨,卻也先得對付了陶謙再說。
然而就如孔懷安所料,最后一座郯城,真不好拿下了。
雖然陶謙倒在床榻上,曹操又親自領(lǐng)兵攻打城池,可郯城卻固若金湯,隨著曹軍的狂轟亂炸,竟屹立不倒。
陳登帶領(lǐng)軍民,那是各種守城器械往下砸,把曹軍陣陣不斷的沖擊都給打了下去。
如此這一座郯城,倒是叫曹操為難了。
要攻,看這架勢,沒個數(shù)月根本攻不下來。
要走,打都打的這份上,一走豈不是白費功夫?
正是進退維谷之際,還是留在兗州的荀彧把曹操給勸了回來。
亦或者說,是兗州的局面,讓曹操不得不先回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