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系統保健措施
第一節 新生兒保健與預防
1.保健內容
全國各地區婦幼保健及防疫部門,對新生兒期的保健內容,要求不盡一致,但大體上包括以下幾項。
1)體格檢查:由醫務人員在新生兒出生時做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及有關出生缺陷的篩查;在出院前還要做全面的體格檢查,并向小兒家長說明有關注意的問題,如產后42天母嬰須復查等。對有特殊疾患的小兒應轉專科醫院診治。
2)喂養及護理指導:根據每個新生兒的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具體指導喂養方式,大力宣傳母乳喂養及護理重點。
3)預防接種:為預防有關傳染病,在出生24小時后要及時接種卡介苗及乙肝疫苗,并認真登記,將卡介苗接種證及乙肝疫苗接種證交給小兒家長,并保存好備以后門診時查閱。
4)新生兒家訪:由基層婦幼保健工作者按規定的時間到家里去訪視產婦及新生兒,一般正常新生兒需家訪3次。“初訪”在出院3天內;“復訪”也叫半月訪,在生后10~14天;“滿月訪”在小兒生后27~29天。每次訪視內容各有側重,滿月訪要全面檢查身體,結案后轉入散居兒童系統管理。對高危兒要根據具體情況增加訪視次數,對體弱兒要重點保健,建立體弱兒專案管理。
2.健康檢查
由醫務人員在新生兒出生時做全面系統的體格檢查及有關出生缺陷的篩查;在出院前還要做全面的體格檢查,并向家長說明有關注意的問題,如產后42天母嬰須復查等。對有特殊疾患的小兒應轉專科醫院診治。
新生兒的滿月健康檢查,應同時做母親產后一個月健康檢查,在出生時的醫院做。
3.嬰兒體溫測量
當家長感到孩子不活潑、不愛玩或吃飯不香時,別忘了給他測測體溫,看他是否發燒了。
有的家長只用手摸摸孩子的前額,這是很不準確的。有時候孩子體溫正常,摸著他的頭也許感覺熱。有時孩子低燒,摸著感覺是正常的。還有的時候是家長的手太涼或太熱,所以不能正確估計出孩子是否發燒。最準確的方法是測量體溫。
給孩子測量的體溫計不能放在口里,因為他也許會把體溫計弄破,割破口、舌或咽下水銀,這是很危險的。給嬰兒測體溫只能在腋下或肛門處測量。在量體溫之前,先將體溫計中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然后把體溫計夾在小兒腋下,體溫表要緊貼小兒皮膚,不要隔著衣服。由家長扶著小兒的手臂約3~5分鐘,取出觀察體溫計上的度數。
小兒的正常體溫是36℃~37℃(腋下),如果超過了這個溫度,就有可能是發燒或得了其他疾病,應及時治療。
4.就醫方法
就醫的醫院應選擇鄰近的經常能就診的小兒科醫院。醫院了解孩子生病的過程、體質、健康狀況等,不僅治療時有用,而且在緊急時刻也可以進行恰當的治療。
請醫生診治時應注意:一定要帶上更換的尿布;新生兒應穿容易脫光的衣服;將沾有嘔吐物、異物的大便和尿的尿布帶去,讓醫生看看;為能在問診時準確地回答,請將在此以前的過程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