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醫療用藥與護理
- 兒童醫療保健寶典:哺乳期疾病預防與醫療
- 馬飛主編
- 688字
- 2021-05-31 09:35:57
第二節 新生兒用藥與醫療
1.不宜用的藥物
1.四環素族藥物,該藥物較易沉積于骨組織中,阻礙骨路的發育,服用數日可使牙齒變黃。
2.卡那、慶大霉素治療不要超過10天,以免損傷聽神經及腎功能。
3.鏈霉素對聽神經亦有影響,對腎臟也不利。
4.氯霉素可抑制骨髓,并發灰白色綜合癥。
5.維生素K?和K?.磺胺類藥物、新生霉素、三乙酸竹桃霉素、伯氨喹啉等易引起新生兒黃疸現象。
6.杜冷丁、嗎啡、可待因對敏感者易引起中毒,應慎重使用。
2.喂藥方法
新生兒的味覺是很敏感的。給新生兒喂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1.苦味藥物應放少許糖以減少苦味,不致拒食。
2.喂藥前不要哺乳,以免拒食,再則飽食后再喂藥會引起嘔吐。
3.喂藥時禁忌捏鼻孔強行灌入,以免藥物嗆入氣管而致窒息的危險。
4.喂藥的方法可用小匙盛藥后,順著口腔的頰側慢慢地喂入嘴內,這樣不易嗆咳。
5.喂完藥后,可喂一點溫開水,讓口腔中的藥物全部進入胃內。
6.注意藥片要磨成細粉,調成糊狀才能喂。
3.打針與吃藥的選擇
吃藥還是打針應根據病情及藥物的性質、作用來決定。有些病口服用藥效果好,如腸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藥物通過口服進入胃腸道,保持有效濃度,能收到很好效果。還有一些藥只能口服,不能注射,如咳嗽糖漿等,所以家長不能只迷信打針。藥物被口服之后,大部分都能夠被身體所吸收,經過血液循環運送到全身而發揮作用。通過打針注射給藥,藥物吸收快而規則,所以有些病是打針效果好。但是打針痛苦大,還有可能造成局部感染或損傷神經(雖然機率很少),反復打針,局部會有硬結,肌肉收縮能力減弱,少數發生臀大肌攣縮癥,還得要進行手術治療。所以,孩子有病,能口服藥的應盡量口服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