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李子期

愿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令得解脫。若我母永離三毒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對清凈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后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愿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覺,地獄不空,我不成佛。

———地藏王菩薩本愿

徽州境內有一小村,住戶三十有余,皆以石木鑿刻手藝為生。李家有一子正值齠年,聰明伶俐,四歲便可識字,五歲時拜在村中老先生門下,只一年便學有所成,先生見此子天資聰慧并非池中之物,便替其更名為子期,寓意此子可期也。

兩國邊境,交戰之地,狼煙幾度燒過村子,好在鐫刻的手藝保住了全村人的性命。

每逢交戰,陣亡兵卒數以百計,收尸善后,鐫刻牌位的勞苦活就全都落在了村中三十七戶人家的手里。任務繁重不得休息,又常有軍中來人督促,稍有不慎便將遭責罰,村民怕不能按時完工牽連家人,為保香火,就通通都把家中孩童送往九華山化城寺剃度出家。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負責村民雕刻牌位的令官,因醉酒丟失了記有陣亡士兵名單的草書,怕罪及幾身,便上奏報表,說是村民不愿做工甚至意圖造反。

軍中主將聽聞頓時震怒,拍案而起便著令將全村老少全部正法,只半夜,整個大石村一百二十四口盡遭慘死。再一路摸查,令官帶兵直至化覺寺,好在方丈拼死阻攔,更倚仗佛門重地歷史淵源留下了村內孩童十數條性命。

可憐孩童們,只知自己無恙,卻不知家中父母早已身亡。

寺中生活本就枯燥乏味,整日誦經修法,其他人早已是厭倦不堪,但李子期卻樂在其中,他白日里與眾師兄一起修行佛法,夜里便挑燈夜讀,專研各類佛經,其中地藏本愿經與地藏大誓力經最入其心,他覺得,真正的大修行者就該那樣,不想讓眾生受地獄業火灼心之苦。

但他認為地藏王菩薩的路走錯了,世間生老病死者日有無數,地獄何時能空,不如消了那地獄,便無人能死,也就無人再下地獄。

時光飛逝,一晃便過去了八年,季子期因佛法造詣遠超同期的師兄弟,而備受方丈喜愛。

這年天災人禍旱澇無常,寺內早已斷了香火,方丈便派李子期等十余師兄弟下山化緣,途經山北二十余里處,林間驚起飛鳥,鐵蹄馬鳴聲貫徹云霄,四周塵土飛揚,竟是涌出無數草寇賊兵。各個手持刀槍劍戟,草帽黑巾蒙面,為首的幾人馬背上還懸著幾顆女子的頭顱。

僧眾見此,無不驚慌失措,那為首的匪徒見是一群出家的和尚,想來身上也無值錢的物件兒,便讓手下將一眾僧人做為炊肉供匪寇飲食。

這等吃人肉喝人血的手段著實嚇壞了和尚們,就在大家都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李子期站了出來。

他說,和尚本就食素,肉都酸臭無比,廟里還存有些香火錢,待大首領攜眾人與他一齊回山上去拿。

帶頭的匪首見這和尚還挺開竅,便只留了兩人做看守,其余人等就隨著眼前的小和尚上了山。

那年凜冬,寒風如剃刀刮骨,九華山腳下,草寇賊兵尸積成山,血水匯聚成池,李子期白衣染血沐浴其中,腥甜血氣引得山林野獸蟄伏四周伺機而動。

待方丈帶人來援,見馬子期渾身浴血,一副妖魔相,只呼了一句,不可留,便差人將他帶回山上。

化城寺,大雄寶殿,眾僧圍繞,血衣和尚跪于佛祖像前,身后盡是責備訓斥,

他說,現世黎民,如棲冰火,匪寇賊兵橫行霸道,七百里徽州白骨遍地,寺中念的經,怎渡的了山下人。

他對方丈說。

要下山,要救人。

方丈說,佛門清凈處,怎能與俗人爭因果。

那天李子期不再是愛徒,也不再是這寺里的和尚。

那天大雄寶殿的金匾上多了一行字,氣吐血了老方丈。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這話是當初一個道士嘲笑僧人說的話,那道士說,和尚們啊,不要光顧著四處蓋廟建寺了,省下來錢財買些粥米施給災民不好嗎,救人一命勝過你建個七層的佛塔了。

念經救不了世人,季子期走了。

大石村,房屋倒塌院墻破敗,李子期站在院內,懷念起兒時的自己與父母嬉戲的場景。良久,他笑了,自己還真是沒有佛緣啊,這么多年居然還沒有斬斷煩惱絲,那紅塵俗事還根深心中。

也好,這無情佛法,不修也罷。

褪去全身衣物擲于墻角兒,井中提一桶冰水,由頭頂灌澆全身,自以后,前塵諸多與他無關,后世難平之事,他都要插上一手。

這一游蕩江湖便是二十五載,可這九州四海浩瀚無垠,怎是他一人就能平的了的,終是年老收了心,便尋了一荒山,擇一破道觀,做起了林間閑散人,這一過又是十幾載。

荒山野嶺少有人來,偶爾路過一些打柴人,見李子期蓬頭垢面,衣不遮體,住在山頂破觀里,便都叫他一聲野仙道長,時間久了,每有人來,都會給他帶上一些吃食果腹。

李子期自知此生志愿已無法完成,在這山間茍日倒也清閑,終日與野獸山精相處,發現世間萬物,有靈無靈皆是有跡可循,十幾年潛修,竟是悟出大道,還撰寫了五種術法,可遁陰陽可控萬物。

擇一日開展神通出神離竅,走了一遭地府,肉身于觀中數日,幾近燈枯,待第七日后,李子期睜開雙眼,精光暴漲,怒喝一聲十殿匹夫賊人也,更是揮手崩斷了觀前一樹。

沒過幾日,李子期就突然暴斃觀中。

山下的村民說,那天晴空萬里,怎的突然就在西邊降下一道金光,又打東邊飛來一朵紫云。兩種祥瑞奇景,引得山下村民齊聚,看那祥瑞落定處竟是山頂破道觀,便想起了那位野仙道長,莫不是什么隱世大能,今日飛了仙。

看罷,便由村長領得十余個村中青壯男丁,帶著八樣湊來的吃食準備上山膜拜,這一路眾人激動無比,若是真能見得仙人,也不枉此生了。可怎知到了觀中,那野仙道長卻是七竅流血四仰八叉的慘死在草榻上,哪有什么飛升之意。

失望之余,想著也不能讓這可憐道士落得個死無葬身之地,村長便讓幾人在院中倔一墓坑,又著幾人將道士尸體用草席裹起埋葬。就在幾人合力將道士翻身裹起后,發現草席下面還壓著五本書籍,再看那床板上還寫著幾行血字。

抬尸的一人見狀,便喊來識字的村長,待村長來了以后,見那床板上寫著:俗世平平,一念還鄉寂寥處;佛光普照,如來也無半分情,三宮九重,清靈萬派塑歸源;浩蕩地府,來去透骨淚漣漣。行人頓挫陰陽間,無外皆是輪回造作業火,待我屈指攀天,擇日登仙,定舍修為化鬼雄。

那村長看了后搖搖頭,說了句,人要成仙必先瘋癲,再看向那五本書,一名覆界二為搬兵,三是斗藏四叫濟命,五乃卜天。

想這道士是不是什么大能未可知,卻也絕不是個普通的落難老道,就讓人連書帶尸體一起埋了去。

幽州往東去二百余里,有一大嶺余脈,九峰相連,最高處約有二百一十六丈,山間有一巖洞,洞口刻有九頂鐵剎山,八寶云光洞十個大字,筆劃收放猶如神龍擺尾,字體蒼勁好似懸崖青松。

這洞中有一老婦,在此修道已有數十載,時常下山替人看病驅邪,消災解惑,村民對其甚是感激,見其常年身穿黑衣,便都叫上她一聲黑媽媽。

話說那日黑媽媽正于洞中盤膝打坐,忽的一下被驚醒,起身走出洞內,抬腳三兩步,便從山腰到了山頂,再抬頭望向南面,直感應到了一股驚天氣息轉瞬即逝。

良久,黑媽媽嘆了一口氣,說道:“固執的人生了心魔,走錯了路還不肯悔改,白白負了大智慧,與地斗!還不如與天斗呢。”

說罷,那黑媽媽轉身回到洞中,取出一柄漆黑煙袋鍋子插于頸后,盤膝坐在一石臺上,只數秒就入了定,身邊燭臺驟亮,頭頂忽的升起一竅白煙,幾經盤旋飛出洞外,攜起落葉數片,而后隨風入云,飄向南方。

品牌:中文在線
上架時間:2020-10-12 23:28:53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文在線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同類熱門書
重生之女將星
會員
無限神裝在都市
顫栗高空
看守魔女們的典獄長
終末的紳士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泊头市| 修武县| 积石山| 社旗县| 弥渡县| 错那县| 鲁山县| 桃源县| 定南县| 克东县| 正定县| 门源| 高台县| 通许县| 通榆县| 离岛区| 齐河县| 广平县| 武夷山市| 如皋市| 常州市| 乌兰察布市| 青浦区| 石柱| 禹州市| 古蔺县| 承德县| 连城县| 东兰县| 固安县| 阿巴嘎旗| 平原县| 襄樊市| 乃东县| 任丘市| 汾阳市| 邯郸县| 伊金霍洛旗| 冕宁县| 临西县| 铜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