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大事者必知的100個人生哲理
最新章節
- 第21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3)
- 第20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2)
- 第19章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1)
- 第18章 馬以馳騁顯優劣,人靠德行呈情操(2)
- 第17章 馬以馳騁顯優劣,人靠德行呈情操(1)
- 第16章 精明處世——該隱則隱,當退則退(2)
第1章 培養像富翁一樣的賺錢欲望(1)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也可以用這句名言在賺錢上,那就是沒有賺錢欲望的人永遠成不了富翁。對于致富而言,頑強的個性,必備的知識與才能,及正確巧妙的思考技巧,無異于機器內部的硬件。大多數人不缺乏知識和才能,但卻沒有一個正確巧妙的思考技巧。拿破侖·希爾在遍訪美國最成功的500多位富翁之后得出一個結論:思考即財富。
1.變換角度思考,弱者也有大市場
丹尼爾·洛維格是美國的億萬富翁之一,他的發財訣竅就是雙眼緊盯弱者,在那里開發市場。
50年代初期的日本不但是戰爭中的失敗者,而且也是經濟上的失敗者。吳港是日本主力艦、航空母艦和其他巨型航艦的出產地,那里有巨大的海軍造船廠。
戰爭結束后,這些造船廠就被關閉了,上千的工人被遣散、失業,使這個地區陷于嚴重的、長期的、好像永難翻身的蕭條境地。
日本政府殷切地期望能對這個地方有點作為,卻又提心吊膽地怕吳港會變成美國海軍的造船廠和永久的軍事基地。這一契機被洛維格緊緊地抓住了。
當洛維格帶著大量的現鈔和更多的信用貸款,以美國公民的私人身份來到日本時,日本人對他大表歡迎。他們很快就和這個沉默寡言的老美達成了協議,并提出一些相關條件,例如,必須雇用日本勞工,使用日本的鋼鐵等。其實,對于洛維格來說,全都正中下懷——日本和他簽訂了長期的低廉的吳港造船廠的租約,外加令人羨慕的各種減免稅賦的優厚條件。從那時開始直至今日,洛維格一直在吳港制造油輪、運鐵礦石的貨輪和其他船只。
洛維格造的船越來越大,每一批新船與前相較,都能以更低廉的每噸運費率運更多的貨物。最后,洛維格把船賣掉一部分,自己留一部分。
洛維格的船隊日益擴大,他在世界各地不斷地增設新的輪船公司來經營這些船只——他的公司大多在利比利亞和巴拿馬設立。因為,這兩個國家給船主各種優待,包括賦稅、勞工法和船只登記費等。洛維格更及時地為他那世界性的企業王國開拓新的天地。
洛維格購買礦地和石油產業,其所需的運輸工作,當然有助于他的航運事業。
洛維格并沒有滿足這些,又創立儲蓄借貸公司,以便調劑他王國的財務。他聚積的財富,在人類個人單獨聚財的最高記錄中占有一席之地。
人生悟語:
經商過程中,當你認為最弱時,可以在強者的天地里想主意,當你認為強大時,不妨在最弱的地方去尋找你的市場,真正的智者并不是滿腹經論的“知識寶庫”,而是掌握了正確的思維方法的人,名人之所以成名,就在于他們有超人的思維能力,他們能夠在瞬間抓住事物的本質,并作出異想天開的決斷。
2.信息是人類取之不盡的資源
億萬富翁哈默從莫斯科回到美國后不幾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造成市面谷物緊張,美國政府下令,不準釀酒廠用谷物釀酒。
哈默知道這個信息后,預測到威士忌酒馬上要成為缺門貨,當時美國釀酒廠的股票為每股90元,而且以一桶烈性威士忌酒作為股息,哈默立即買了5500股,因而得到了作為股息的5500桶威士忌酒。
果然,市場上很快短缺威士忌酒,哈默不失時機地把威士忌酒改成瓶裝,并貼上“制桶”的商標賣出去。于是,哈默的“制桶”牌威士忌酒大受歡迎,買酒的人群排成了長隊,幾乎圍著馬路繞了一圈。
當哈默的5500桶酒只剩下3000桶時,一位叫艾森柏格的化學工程師前來拜訪哈默。這位客人講,如果威士忌酒摻上30%的廉價土豆酒精,數量可以增加5倍,而且這種混合酒的味道也不錯。哈默的腦子里飛快地作了一番計算,如果這樣一混合,他剩下的3000桶酒就能變成15000桶,哈默認為,在缺酒的年代,他的這種混合酒也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哈默立即以廉價買下了一家倒閉的甜酒廠,并把它改成土豆酒精廠,他從政府那里以低價買來了成千上萬噸因生產過剩扔在地里的土豆,開始進行土豆酒精的生產。
沒過多久,這種混合酒制成了,哈默給這種酒取名“金幣”商標。雖然這種酒里只有20%的好威士忌酒,商店還是愿接受。結果,商店周圍又排起了新的長隊,而且每名顧客只限購兩瓶,哈默的混合酒供不應求。
可好景不長,美國政府又公布了一項決定,谷物開放。這對哈默簡直是一場災難,“金幣”酒的退貨單雪片似地飛來。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主張關門大吉,倒閉算了。
然而,哈默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他認為,戰爭還不能馬上結束,即使戰爭馬上結束了,美國經濟也還不能很快走上正軌,他預計谷物開放時期不會很長。于是哈默下定決心,繼續生產土豆酒精,他說:“酒精可以找到買主,而爛土豆卻是無人問津的”,在哈默的堅持下,土豆酒精的生產正常地進行,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哈默果然猜著了,“谷物開放期”只持續了一個月。土豆酒精再一次成了暢銷貨,而哈默貨源充足,無數加侖的土豆酒精被運到皮奧里亞,同那里剩下的陳年威士忌酒摻合裝瓶,“金幣”混合酒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受人歡迎,哈默獲得了巨大成功。
人生悟語:
這是一個信息的時代,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財富。捕獲信息,并為此做出相應的措施,你就爭得了成功的先機。
3.比別人領先的意識能賺大錢
香港華達投資集團董事長李曉華被人們稱為“北大荒走出的億萬富翁”,提起他,成大事者都翹起大拇指說“特神”。
李曉華的神,最重要的是體現在他在市場中能以不變應萬變,隨時改變經營方針,因此總保持著旺盛的競爭力,在市場中游刃有余。
李曉華第一次南下廣東,實現了他人生第一筆“巨額”投資,花4000元買了一臺噴泉果汁制冷機,興沖沖地回北京了。他選擇了北戴河,那是北方有名的旅游避暑勝地,他出設備,一位當地的朋友出場地和人員,一間冷飲商店紅紅火火地開張了。那一個夏天,這臺冷飲機出盡了風頭。大老遠避暑的人們,游完泳渴了,累了,或是在太陽下走乏了,看到這個清爽冰冷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著汗的人們排起了長隊,一杯接一杯,那種清涼、甘甜的感覺直沁心底。
已屆而立的李曉華嘗到了實實在在的成功,他的喜悅溢于言表。更重要的是,他對自己的商業敏感和決策能力充滿了自信。
李曉華的心思又活了起來。他在想,今年在北戴河獨領風騷的冷飲機,明年肯定就不那么新鮮了,一些腦子動得快的人會緊緊跟上,那時,北戴河同樣的冷飲機肯定不下100臺,競爭激烈可想而知。于是他決定另辟蹊徑。
朋友得知他要將冷飲機就地讓出,替他著急了:那簡直是印鈔票的機器呀?你怎么可以這么傻?
然而,事實又一次印證了李曉華的超前意識。第二年夏天,這種冷飲機在北戴河海濱擠作一團,恐怕100臺都打不住。
由于李曉華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從而涉足新的行業也非常成功。
李曉華看到當時的電影和電視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多層次的欣賞需要,所以他買了一臺錄像機和一個大屏幕投影機,在秦皇島與人合作放起了錄像,結果場場爆滿,門口的票販子把票炒到10元一張,仍有人解囊而入。
生意干得十分順手,他的過人才智在有意無意中充分展開、延伸……
隨后幾年中,幾筆漂亮的買賣使李曉華成為北京個體戶中的知名人物,這時他算得上是北京響當當的大款了。當大部分中國人的商品意識還未覺醒的時候,他座下的新款式奔馳已在同行中抖盡了風光。這樣走下去,日子完全可以過得舒舒服服。然而,李曉華絲毫沒有功成名就的感覺,雄心無盡的他隱隱感到,更宏大的事業需在更廣闊的世界中展開。隨后,李曉華在香港成立了華達投資公司,憑借著他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在房地產市場上游刃有余,獲得了亞洲地產界的稱贊。
人生悟語:
隨機應變相時而動,切忌貪婪無度。什么都會過去,一門生意不會永遠紅火,及時調整方向,多方面發展,才不致于在商業中慘敗。
4.機會來了別“客氣”
陸肇天夫婦是60年代從中國內地到香港的移民,他們既無第二代創業者多少得到父蔭和良好的現成社會關系基礎,又無本地創業者已在商場血戰多年積累的經驗,完全是靠披荊斬棘,歷嘗艱辛,闖出道路,是白手起家到成大事的成功典范。
陸肇天剛到香港時,由于內地資歷香港不予承認,所以被迫出賣體力,做小生意。最后他從一筆刀片訂單中開始積累了一定的資金,終于辦起了陸氏實業公司。
1976年是陸氏實業公司第一次騰飛的時候。當時正是電子計算器萌芽之時,許多大廠家看到這一新產品,但是拿不準,猶豫不敢上手,想觀察清楚再下決心。但陸肇天的小公司卻沒有那么多顧慮,看準這是投入電子計算器市場的有利時機,全力以赴,抓緊生產液晶電子計算器。正因為他及時早著先鞭,競爭者少,在市場上放韁馳騁,獲得成功。等到群起效尤,市場飽和,陸氏已飽食遠走,積累了經驗和資金,為公司下一步發展打下了新的基礎。
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陸肇天提供又一次契機,他看準了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和進行合作的有利時機,立即與內地開展合作。
陸肇天當時便看到電視機是內地人民生活電器化的第一急需品,有龐大的需求市場,而率先生產黑白電視機,大量投入當時的內地市場,從而取得極大成功。及至內地人民生活要求提高,他又及時轉產彩色電視機。由于已建立起的內地市場良好關系,公司營業額一直穩步上升。產品擁有廣闊、穩定、可靠的內地市場。營業額中,85%來自內地。年產量已增至80萬臺,供應電視機套件給內地裝配的廠家亦由7家增至12家。當年純利潤3430萬元,可見業績不凡。同時還不斷在設計上推陳出新,如方形機身、平面直角、立體聲等吸引客戶,成為較早與內地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得到有力支持的香港電子業先驅。
人生悟語: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當機遇來到身邊時,搶占先機,全身心投入,一定別“客氣”,最好“貪”一些,才能在同行中遙遙領先。
5.該出手時就出手
曹光彪是香港富有開拓精神的實業巨子,注視到香港現代產業的空白華人航空的巨大發展前景,曹光彪迅捷聯合包玉剛等幾個大財團籌建了華人航空公司,取名“港龍”。孰料籌備容易開業難,香港航空久被英國資本的國泰航空公司獨家壟斷。港龍出世豈不爭奪財源?于是英資不允,港英當局偏袒,與之交涉十分艱難。
“香港已經有了經營良好的國泰航空公司。”港英當局道出拒絕批準的理由。
“市場講究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是自然法則,不憑主觀認定。”港龍堅決維護開業權利。
“支持國泰是當局的航空政策。”港府蠻不講理,以勢壓人。
“人人有權維護最高法則,誰都可以對破壞貿易自由者訴諸法律。”港龍警告對方。
談判歷經半年,港英當局理屈詞窮,只得批準港龍航空公司開業。曹光彪隨即全力以赴地進行各項準備。正當一切就緒、只待開航之際,香港空運牌照局卻跳出來設置障礙,僅僅發放拉美、西非等冷僻航線的空運牌照,迫使港龍航空公司開業伊始就陷進虧損的泥潭——少飛少賠,多飛多賠,營運越久賠錢越多,賠不起就關門大吉。港龍為躋身熱門航線,只得重開談判。
“根據平等競爭原則,本公司申請飛往美國的空運牌照。”曹光彪說。
“不行,一條航線只準一家經營,香港至美國航線已經有國泰航空公司經營了。”空運牌照局官員冰冷地說。
“為什么一條航線只準一家公司經營?”曹光彪問。
“這是規定,本局只能照章辦事。”空運牌照局官員關死大門。
此后曹光彪申請日本、中國大陸等熱門航線的空運牌照,皆被空運牌照局官員以“規定”、“照章辦事”的官話一口回絕,無論如何交涉,總被對方關死談判大門。
備受鉗制的痛苦、屢遭白眼的屈辱、投拆無門的忿懣,終于使曹光彪想起指桑罵槐之計,決計用其要義打開談判之門,在談判桌上得到自己應得到的東西。于是他撰文、寫信、發表談話,強烈呼吁社會、敦促輿論,還港人以公正。
一針見血的揭露、沉重有力的鞭策、震懾心靈的警告,被曹光彪淋漓盡致地寫入一封封信中遞交香港行政局、立法局和傳播媒介。
一直被曹氏指著鼻子挨罵的空運牌照局,盡管心有不甘,卻不肯代上司受過,主動約曹光彪談判,結果是談一場發一張牌照,很快發了允許飛東南亞各國、日本、美國、中國大陸甚至還有尼泊爾等多條熱門航線的牌照。
曹光彪贏了……
人生悟語:
面對迎頭而來的利益,該出手時就得出手。審時度勢,強硬有度,要運用一切可取手段來保證自己目的的實現。
6.身體力行,賞罰分明
1946年,正是日本戰敗后最混亂、最艱苦的時期。松下幸之助認為:“在這么困苦的時期,我必須站在前面好好奮斗。為此,我今年絕對不遲到。”
有一天松下幸之助走出家門,跟往常一樣,先搭乘電車到梅田車站下車,公司的汽車在那里等他。可是,當松下幸之助到了梅田車站時,卻未見到公司的汽車,等了一陣子之后,仍未見到汽車的影子。松下幸之助心想,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事情,否則不會如此。于是,他不再等了,搭上市內電車,趕往公司。就在這時,他看到公司的汽車正朝這邊駛來,便慌忙跳下電車,坐上公司的汽車趕去上班。可惜,到公司時已經遲到了10分鐘。
松下幸之助回到公司問司機遲到的理由時,發現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只是疏忽大意而已。松下幸之助十分生氣,心想:這樣絕對不行。于是,決定將與此事有關的8名人員給予減薪處分,并在當天上午將此決定向公司員工宣布。司機因有直接責任,處以減薪,理所應當。可為什么要處分其他人呢?因為司機有上司,本應督促司機盡職,司機之所以會遲到,是由于他的上司未盡到責任所致,所以也要受罰。以此類推,上下共有8個人受處分。最上面的是社長,即松下幸之助本人,他把自己當月的薪水全部奉還給公司。
遲到10分鐘,處罰8個人,包括自己在內。松下幸之助就是這樣身體力行,嚴格執行公司的規章制度。
人生悟語:
賞罰分明,才能讓人信服,否則必然使人心渙散。松下幸之助說:“企業團體內部的規章紀律要公平嚴格地維護。領導者要依照事實得失,公平而嚴格地施予適當獎懲,才能使整個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制度,使公司的經營順利開展。”
7.永遠微笑著面對部下
規模宏大的福特“王國”的基業是亨利·福特一手締造的,他成功的經營謀略一直被人稱道。福特二世、三世的經營謀略同樣高超,他們在世界企業經營寶庫中都留下了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好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