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7章 什么實話該說,什么實話不該說(3)
- 第26章 什么實話該說,什么實話不該說(2)
- 第25章 什么實話該說,什么實話不該說(1)
- 第24章 說實話講技巧,直來直去易傷人(3)
- 第23章 說實話講技巧,直來直去易傷人(2)
- 第22章 說實話講技巧,直來直去易傷人(1)
第1章 生活中本來就需要一點謊言(1)
如果說謊言有理,你一定非常憤怒,因為你認為說謊是不可原諒的。然而,捫心自問,難道你一生從未說過一點點小小的謊言嗎?不管是為了不傷害別人,還是為了保護自己。當然這里講說謊的理由,其實都是因為做了本不該做的事情,但這樣的事情一旦開始又很難收尾,其實不說實話是怕對方承受不了,謊言有時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說謊要有尺度,切不可事事說謊,處處說謊,否則自會付出代價。
1.化解誤會的良藥
說話金典:一句善意的謊言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
滿嘴謊言的人肯定不會受到別人的喜歡,但是,一個人要是連一句謊言也不會說,有時也不會受到別人的喜歡。道理很簡單,“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個人不說一句謊話,任何場合都說實話,也很難受到別人的歡迎。
劉鵬在一家商貿公司上班,一天下班后,他和同事李濤走在一起。李濤這些天心里很郁悶,和老板的關系十分緊張。二人邊走邊聊,李濤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指出老板對待他的種種不公平,還把老板的無知、淺薄及一些丑事統統信口說了出來,最后,怒猶未盡,忍不住又大罵了一通。
過了些日子,老板在劉鵬面前也談起了李濤,言語之間非常不客氣,怒斥李濤的不顧大局、平庸無能、不思進取、不善開拓等諸多缺點,最后,老板問劉鵬,可曾聽見李濤在他面前說過自己什么壞話?
劉鵬是一個誠實的人,此時他該怎么辦呢?無疑,劉鵬面臨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說個善意的謊話,不把李濤推向絕境;另一種選擇是實話實說,把李濤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老板。
如果劉鵬選擇前者,老板的氣慢慢地消下來,有一天當他冷靜下來后,會比較公正合理地處理好這種關系的。但如果劉鵬選擇后者,他把李濤的話如實地告訴了老板,老板會對李濤記恨在心,一定會找個機會教訓李濤的。如果老板是個非常精明的人,他會進一步設想,你劉鵬在我面前講你同事的壞話,肯定會在其他人面前講你同事的壞話,甚至還會在其他人面前講我的壞話。因此,對你這種人也不可信任,至少要留心防范。
上面的這件事,使用謊言能使三方面都得到好處,而講實話,卻讓每個人都受到傷害。可見謊言在人際關系中也有著其特殊的作用。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是一些凡夫俗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個人對自己、對他人都常常有各種各樣的不滿,任何人在一起,都難免東家長西家短地議論一下別人,議論的過程中,稍不留神就會把自己的一些情緒帶出來。這些發自個人情緒的評價并不見得是客觀公正的。如果人們在彼此交往中又把這些話語四處傳播,到最后,這些流言飛語一定會讓大家的感情都受到傷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空前緊張,每個人都生活得特別疲憊。
因此,在人與人的交往中,適當地說一些小小的謊言,可以使人際關系更融洽,更親近一些。
正如上面的例子那樣,劉鵬對老板說實話無異于火上澆油,促使老板與李濤的緊張關系更加緊張,而如果不說實話,撒一點小小的謊,假設他這樣對老板說:“李濤人挺好的,他從沒有在我們面前說過什么閑話!相反,他倒是挺佩服老板的魄力的,至于最近有點不開心,他說可能是在某些事情上鬧了點小誤會,他說他會很好地處理的。你放心,李濤自己會處理好這件事的。”
這樣一來,老板的怒氣不僅會馬上消退下來,他也會立刻反躬自省,認真地考慮對待員工的問題。一場本來可能導致兩人大動干戈,甚至讓老板難堪、同事失業的爭端就此化干戈為玉帛了。而且,即使有一天老板發現劉鵬講的不是實話,他也不會怪罪劉鵬,他會認為劉鵬為人厚道、心地善良,善意的謊言也是出于一片好意。
我們生活中還有一句俗話,叫做“會做媳婦的兩頭瞞,不會做媳婦的兩頭傳”,說的也是同一道理。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往往不能太過于固守真實,不能太較真,我們不妨說一些善意的謊言,才可以獲得更圓滿的結局。
所以,生活中,面對有一些情景,我們不一定非講實話,因為實話有些時候對人、對事是無益的。既然實話會傷害別人,我們為什么一定要實話實說呢?其實,說一些善意的謊言,化解一些生活中的尷尬和誤會,也是一種適應現實和世俗的明智之舉。
2.生活離不開善意的謊言
說話金典:生活離不開善意的謊言,有些時候,你不能實話實說;在一些非常時刻,不妨把話說得動聽一些,內容和形式的虛實暫且不去計較,只要能達到圓滿的結局就行。
有一個女人和丈夫外出打工,日子過得很清苦。她每天早晨三四點鐘去農貿市場買一些蔬菜,天亮后躲著城管人員在小巷里坐賣。丈夫則在一家建筑工地賣苦力。然而逢到過年過節,他們總是穿戴一新,拎著大小禮品回家看望父母,口口聲聲說自己在外工作清閑,錢比種田好掙多了,可父母從她清瘦的面容上早已洞察一切,因而,一次次拒絕了她的錢物。
偶爾一次,她的母親要去城里走一家親戚,母親連續去了幾個鄰居家,才借回一雙皮鞋。女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去打工的路上,她跟丈夫說:“再回家,一定得給媽買雙新皮鞋。她這輩子,沒穿過皮鞋!”丈夫欣然同意。
臨到再回家,皮鞋買到手,她犯難了,一雙新皮鞋母親肯定拒收,因為她的臉依然清瘦憔悴,如果母親真拒收新皮鞋,這鞋怎么處理呢?突然,她眼前出現城里有人拾垃圾的場景。頓時,她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她連忙吩咐丈夫,把新皮鞋折皺,自己又捧著塵土往新皮鞋上灑。丈夫一時滿臉狐疑。當他們再去看望父母時,她除了那雙滿是灰塵的皮鞋,兩手空空。一見父母,她滿臉難色,怯生生地說:“媽,這次看你們,我依著你們的意思,真沒帶什么禮品!不過,我在城里的垃圾堆里撿到一雙還不算太舊的皮鞋,正合您腳,就給您帶回來了!”當母親接過皮鞋,吹了吹皮鞋上的塵土,一邊試穿皮鞋,一邊惋惜地說:“這城里人真夠浪費的,好端端的一雙鞋就扔了。這下可好了,以后再去城里的親戚家不用借皮鞋了!”正當她和丈夫會意地對笑時,母親又來了一句:“以后再進城,留意給你爸也撿一雙,他長這么大也沒穿過皮鞋呢!”女人和家人都開心地笑了。
還有一類謊言是社交禮儀必須說的奉承話,這些話里大都含水分,空話、大話連篇,聽著那些千篇一律的空話套話,雖然心里并不十分愉快,但人類缺少這些空話與謊話,社交禮儀就無從談起了。
老王家添了個孫子,在滿月酒的那天,來了許多慶賀的賓客,大家都看著孩子在有意無意地閑談。
小李說:“令孫將來一定福壽雙全,飛黃騰達,富貴榮華,光宗耀祖!”
小羅說:“人都是一樣的,這孩子將來也會長大、變老、死去!”
小李受到熱烈的歡迎,被奉為上賓,而小羅則受到客人的鄙視、主人的冷遇。
難道小羅說的不是實話嗎?當然是實話,可是實話在這樣的場合是不中聽的。相反,小李說的是假話,一個人“福壽雙全”是很難的,但就是假話討得了主人的歡心,因為主人正是這么期望的。
奉承話可給人們的幻想與虛榮心帶來極大的滿足,使人從困境與艱難中解脫出來。它讓人覺得自己在別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與重視的,因此它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盧梭在《懺悔錄》中說:“我從沒有說謊的興趣,可是,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說些謊話,以便使自己從不同的困境中解脫出來。有時為了維持交談,我遲鈍的思維,干枯的話題迫使我虛構一些事情以便有話可說。”
生活中,真實是重要的,真誠更加重要,這對人生、對社會無疑是有更大價值的。然而,我們所處的社會是紛繁復雜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頭地。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欲望和念頭,不加選擇,不分對象,不分場合什么都實話實說,那只會被人當成傻子,你只有把握好實話與謊言一定的分寸和尺度,才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3.善意的謊言勝過一味地鼓勵
說話金典:撇開道德的標準,謊言也是一種智慧。
真理和事實是客觀的,說與不說一個樣,只有謊言才能體現些“人文色彩”。有些時候,你不能不說謊;在一些非常時候,甚至只有說謊,結局才會更加圓滿。
在某醫院的一個病房里,身患重病的病人房間外有一棵樹,樹葉被秋風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著落葉蕭蕭,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當樹葉全部掉完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后,頓生憐憫之心,他用畫的樹葉裝飾樹枝,使那位瀕臨死亡的病人堅強地活了下來。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事例,作為醫生,面對一個生命垂危的重癥患者,經常會寬慰他,對病人說:“只要配合治療,很快就會康復。”
而幾乎沒有一個醫生會對病人說:“你根本沒有希望了,很快就會死。”同樣,作為病人親友的人,在去探望病人時,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幾天了,也要與醫生配合,把謊言說下去,讓病人滿懷信心地接受治療。因為生命本身有時是會創造奇跡的,即使沒有奇跡出現,讓病人充滿希望地多活兩天也是一種人道精神的表現。這個時候,你不說謊言,還能怎么辦?
在醫療方面,謊言必不可少,在教育方面,適當的謊言也會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
教育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教師如果善用美好的謊言鼓勵學生,學生則會樹立信心,并且真正有所進步。善良的謊言勝過單純的鼓勵。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試驗:把能力相當的初一年級學生分成三個小組,第一組經常給予表揚與稱贊;第二組經常給予責備和批評;第三組既不給予表揚和稱贊,也不給予責備和批評。
給三個組以相同難度的數學練習題做,這個實驗連做了一個星期,得出的結論是:第一組學生的成績在不斷上升;第二組學生一開始有進步,中途就停滯不前了,學習效果不好;第三組學生前三天成績上升,以后成績便直線下降。可見,能使學生實力倍增的“謊言”格外受到歡迎。
大學教授們經常要給自己的學生寫推薦信,這些推薦信可能是用來向國外學校申請獎學金,可能是用來到人才市場上參與激烈的職業競爭,如果學生的確是頂尖的人才,那便不必多說,照實寫來就是了。倘若教授誠懇地指出該學生不是出類拔萃的頂尖人才,通常接受推薦的一方就可能理解為該學生是個差勁的學生。如果這樣做,他可能傷害這個學生,使其失去深造的機會或難以找到工作,甚至對其一生的命運都會產生不良后果。所以,教授們提筆寫推薦信的時候,必定在其中夸大學生的成績和能力。你可以認為這是在說謊,但說這樣的謊是必要的。
4.生活里沒有絕對的真實
說話金典:生活里沒有絕對的真實,如果我們什么事情都實話實說,只會給自己制造出一大堆麻煩。
阿雯最近和她老公的關系相當緊張,前幾天甚至傳出要“離婚”的消息,本來挺親密的小兩口,怎么突然之間要離婚呢?原來只是因為阿雯在不經意間說出了一句“大實話”。
那天下班很早,夫妻二人吃過晚飯就靠在沙發上欣賞正在熱播的青春偶像劇,影片里男女主角正愛得如膠似漆,女主角深情地問對方:“你到底愛不愛我?”男主角隨即說道:“我當然愛你,因為你是我身體的一部分。”
阿雯聽了這句話后,自言自語道:“好!這是個具有智慧而又帶點禪意的回答,簡直堪稱經典。”阿雯的老公是上海人,本來就非常敏感,聽她這么說,上下打量了她一眼之后,就不高興地問阿雯:“你是不是也把我當成你身體的一部分呢?”阿雯對老公質問式的語氣有點反感,只好敷衍回答說:“你當然是我身體的一部分了。”阿雯以為這樣回答就可以交差了,誰料她的老公聽完之后卻不罷休,而是繼續問她:“那么,我到底是你身體的哪一部分?”老公本來是想聽阿雯說幾句甜言蜜語的,可是,阿雯卻無奈地笑了笑,想逃避這個問題,老公再三地追問,情急之下,阿雯只好將真實的答案脫口而出,她誠懇地對老公說:“你是我的盲腸!”可想而知,聽到這個答案之后,本來就有些不悅的老公有什么樣的反應。
事例中,阿雯對老公說了一句本不應該說的大實話,結果使得夫妻關系緊張起來,如果阿雯趁機說一些甜言蜜語,哪怕是一些謊話呢,可能會是另一種結果。生活中必要的時候,我們必須學會說善意的謊言。
其實,當你面對別人,尤其是你的老公對你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時候,千萬別在情急之下就將心中想法脫口而出,因為這個想法可能會讓你吃足苦頭。
從前,有一個愛說大實話的修女,什么事情她都照實說,所以,她不管到哪兒,總是被人趕走。這樣,她變得一貧如洗,簡直無處棲身。最后,她來到一座修道院,指望著能被收容進去。修道院院長見過她問明了原因以后,認為作為一個女人遭到這樣的待遇是多么的可憐。于是,把她留在修道院里。
修道院里有幾頭已經不中用的牲口,修道院長想把它們賣掉,可是他不敢派手下的什么人到集市去,怕他們把賣牲口的錢私藏腰包。于是,他就叫這個誠實的修女把兩頭驢和一頭騾子牽到集市上去賣。修女在買主面前只講實話說:“這頭驢很懶,喜歡躺在稀泥里。有一次,長工們想把它從泥里拽起來,一用勁,拽斷了尾巴;這頭禿驢特別倔,一步路也不想走,他們就抽它,因為抽得太多,毛都禿了;這頭騾子呢,是又老又瘸。如果干得了活兒,修道院長干嗎要把它們賣掉啊?”結果買主們聽了這些話就走了。這些話在集市上一傳開,誰也不買這些牲口了。于是,修女到晚上又把它們趕回了修道院。
其實,故事中的修女的遭遇并不是偶然的,現實生活中也不乏類似的例子。
生活里沒有絕對的真實,如果我們什么事情都實話實說,只會給自己制造出一大堆麻煩,甚至會與整個社會格格不入。善意的“謊言”就像是生活的調味劑,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說出來的“謊言”,飽含真誠,散發出溫暖的光輝,能讓說謊者與被“騙”者共享歡快。而過于真實只會讓你身邊的人“吃不消”,對你敬而遠之了。
5.難以解釋清楚的時候,謊言是最佳的選擇
說話金典:在婚姻生活中,當你面對無法解釋清楚的誤會時,善意的謊言往往是最佳的選擇,因為此時你越解釋事情就越糟糕。小小的謊言有助于你擺脫窘境,減少麻煩。
陳女士有一天深夜醉醺醺地回到家中,當她老公幫她脫下外套時,突然發現上衣口袋里有一張照片,照片上是一個年輕英俊的小伙子,下面還有用筆寫的一行字:“從第一次相會時起,你總是令我難忘。”老公本來就愛吃醋,看到照片便勃然大怒:“照片是怎么回事,照片上的人又是誰?今晚你到哪兒鬼混去了?是不是在外邊養了個小白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