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8評論

第1章 前言

《大學》——關于人和人生的大學問

《大學》成書于春秋時期,是《禮記》中的一篇,舊說為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期儒家的作品。

《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它明確提出了人的修養的三大層次:最基礎的修養底線——“明明德”,修養個人的品德;較高的修養——“親民”,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服務社會,為民眾的事奔走,親力親為,以自己的躬行引導和影響民眾向著道德的方向前進,即自新而新民,從而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樹立良好的社會風尚;達到至高的境界——“止于至善”,達到德化的極致,實現人生“盡善盡美”的道德至境。

《大學》以人為中心,旨在提高人的修養,造就高尚的人格,成就人的德行功業。孔子說:“己欲達而達人。”《大學》從現實的人、道德的人、理想的人三個層面,關注人的心靈建設,凈化人的思想,純潔人的靈魂,是對人的終極關懷。《大學》始終以人為主體并對人的終極性問題予以關注,注視人的現時現世行為,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養歷程和道德目標,從而實現理想人格。

《大學》所論述的主題是“道德”,重在關照人和人生面臨的具體問題以及應取的態度,提出修德的“三綱要”和“八條目”,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命題,使之更加貼近社會現實和人們的生活日常需要。作為平民百姓,修養道德可使自己的言行規范,堂堂正正地做人,心正、身修、家齊,實現生活的幸福,體味人生的美好快樂,從而達到國治、天下平的德化社會。對于承擔著一定社會責任的人來說,修養道德則可以使其品質高尚、行為端正,具備正心、修身、齊家的基本素養,進而擔負起治國、平天下的使命,最終建立和諧美好的大同世界。

“大學之道”是關于如何做人的大學問,其核心——“正心修身”的思想,自古至今,始終閃耀著璀璨的光輝。無論人們此前有沒有讀過《大學》,但是,那種深深融匯在我們心靈之中的民族道德意識和人生信念,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一切。

科學是發展的,人類是進步的,世界是多變的,生活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總有一種東西是永恒的,那就是陪伴我們一生的道德。良好的道德情操令我們受益終生,卑劣的道德則可能使我們淪為囚徒。因此,重視道德的修養,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礎,深具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對于《大學》的注析解讀,我們旨在從普通讀者的視角出發,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使之成為指導我們修養的教科書。由于解讀者自身修養的局限,識見孤陋稚拙,寡聞薄德,因而對原文的理解難免失于偏謬,內心深懷惶恐,誤導好德者其罪已經非淺,愧對祖先更感內心難安。因此,我深懷向德礪學之忱,祈求大德多予教誨,誠懷仰望迫切之心,期待賜教,以助我進德修身,共抵至境。

品牌:鳳凰含章
譯者:劉強編譯
上架時間:2019-11-14 11:33:51
出版社: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鳳凰含章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兰县| 黔南| 宜宾市| 十堰市| 兴隆县| 韶山市| 通化县| 屏南县| 垫江县| 盐城市| 三台县| 丰原市| 兴海县| 托里县| 晋州市| 辛集市| 镇雄县| 革吉县| 海原县| 霍城县| 江北区| 巴南区| 颍上县| 海安县| 资阳市| 宁化县| 峡江县| 邢台市| 岑巩县| 金山区| 莎车县| 西丰县| 千阳县| 左云县| 西华县| 花莲县| 玉林市| 满洲里市| 中宁县| 景洪市|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