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50章 《夢魘往昔》-后記
- 第149章 夢魘往昔-他們的番外篇
- 第148章 青茫世界-桌上的六封信
- 第147章 青茫世界-給每個人寫信
- 第146章 青茫世界-長白山的雪景
- 第145章 青茫世界-你想說些什么
第1章 遺失夢想,老友不解其心
他叫高遠,你們現在所看到的高遠,并不是他自己喜歡的的樣子。
高遠,29歲,是海城一家國企單位的招商主管。
29歲之前,他漂泊了整整十年,離鄉求學、勤工儉學、北漂南遷。
29歲這年,他終于完成了父母交代的任務,落戶海城、買房買車,有了一個爸爸媽媽認為很不錯的家庭背景很好的女朋友,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這座東南濱海小城的經濟也變得越來越活躍。
老家的親戚朋友提到高遠,都會說,“看看人家老高家孩子,多有出息!年紀輕輕,有車有房,還在國企單位當了一線部門的小領導!”
上大學前的高遠,成績簡直一塌糊涂,雖然從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藝術培訓班——別人家孩子有的,高遠一樣都不少,最后都沒堅持多久,就因為種種原因不想學了,成績也上不去,跟老師、同學都搞不好關系,小學轉了三個學校,初中轉了三個學校,高中又轉了兩個學校(因為當地只有兩所高中),最后實在沒辦法,高三干脆裝病,回家休養了一年。
還好,高遠有點小聰明,高考成績不是特別低,就差五分就夠上了二本線,最后,高建國用了全家僅有的3萬元積蓄換來了一個“二類本科”的錄取通知書,就這樣,高遠終于上了大學。
報道那天,高建國告訴高遠,“今后我和你媽不在你身邊了,不會像在家一樣,想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定要跟老師、同學搞好關系,好好學習,將來找個穩定的工作。”
高遠雖然有點混,但在孝順父母方面,卻比同齡人成熟很多,然而習慣畢竟是日積月累的,最終惡習難改,高考對于他的打擊雖然很大,但真正的改變還是從高遠的媽媽蘇梅下崗開始,他奮發圖強,不遺余力地做著他該做的的所有事,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父母所希望的方向,前進!
讀書!讀書!讀書!大學四年,他讀遍了圖書館里的所有書籍,不管跟自己的專業有沒有關系,在明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道理之后,他又開始瘋狂地做兼職。因為成績優異,他成為了自建校以來,唯一一個連續拿了四年獎學金的學生,年級第一的成績從來沒放過手;因為成績突出,又有兼職經驗,他還沒畢業,就收到了當地十幾家知名公司的offer。
大學畢業后,高遠拒絕了所有的offer,毅然決然地加入了“北漂大軍”,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希望將來有一天,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爸爸回家!因為高建國出生在BJ,爺爺無力養活三個孩子,最后決定把年齡最小的高建國送回惠城老家,給自己的親哥哥撫養,也就是高遠出生的城市,成年后的高建國,在知道了一切真相后,一直都夢想著,帶著自己的養父養母、老婆孩子,回到出生的地方生活,讓全家人團聚,然而,那會兒的BJ,哪是那么容易回去的——想申請一個BJ戶口,比登天都難。于是,高建國的夢想就成為了高遠在BJ一直堅持下去的唯一理由,哪怕是患了哮喘,他也沒有動過任何離開的念頭。
2017年,31歲的高嵐——高遠的姐姐,終于嫁人了。春節,全家人都來到海城——姐姐的新房過年,那刻,高建國的思想突然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海城這個地方好啊!”,或許是時間久了,或許是海城真的很好,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兒子高遠的哮喘病,自從他得上了這個病,終日都是藥不離身,早晨不用鬧鐘,直接被哮喘憋醒,晚上躺下就喘,只能靠急救藥緩解,然后才能躺下休息。高建國夫婦看著孩子被病魔折磨,也跟著日夜操心。可高遠剛來到海城短短兩三天,就把藥給停了,就跟沒得過病一樣。
那時的高遠并不懂父親的用意,千般不舍、萬般無奈地放棄了一家世界排名前五百的外企工作,徹底跟整整奮斗了四年的BJ說了再見——那座曾經讓他哭、讓他笑,給他給予無限夢想的繁華都市。
本來,父母給高遠起的這個名字,是希望他“志存高遠”,結果卻成了,“好高騖遠”。由于有一線城市的工作經驗,讓高遠很快收到了當地最大一家國企單位的offer,可惜是跨行跨城市,只能降職聘用,三線城市的工資也少的可憐,也不知道高遠哪來的雄心壯志,立志要一年內恢復以前在BJ的職位和工資水平。
“好高騖遠并不是一個貶義詞”——在高遠這里得到了有力的驗證,試用期提前轉正,工作半年就加薪,緊接著買了房,一年后,又晉升部門主管,然后買了車,最后在父母的要求、姐姐高嵐的介紹下,又和一位家庭背景非常好的女孩確認了男女朋友關系,似乎一切都朝著家人所認為的好的方向發展。
從那一刻起,高遠國企單位部門主管的身份就成了高建國夫婦翻身的資本,也成了親戚朋友口中的榜樣,甚至連他自己也認為自己的人生圓滿了,畢竟十年前,在老家的高遠,是出了名的學渣、問題學生。
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他拼命地讀書、兼職,積累知識和工作經驗,其他同學開始利用更多的時間復習考研;
五年、六年、七年、八年,同事們都努力地追求著更多的人生目標,他依然在努力拼命地工作;
九年、十年,遵從父母的安排,來到了新的城市,曾經的那些朋友已經開始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高遠依舊在拼命地工作,做著一份看似很體面的工作,他不知道為什么工作,他甚至像機器一樣,不停地高效運轉——升職、加薪、買房、買車、找女朋友,未來再升職、加薪、換房、換車、結婚生子,好像一切都會在這些循環往復的日子里慢慢結束。
夢想,去哪里了?
在某一年,每個人都會埋下一顆夢想的種子,看著它慢慢發芽,然后,背起行囊,背井離鄉,忙碌、盲目、茫然,漸漸地忘記了初心,再回頭才驚覺:夢想是什么?它去了哪里?
雖然高遠在上大學之前出了奇地混蛋,但他也有夢想,他喜歡歷史,也曾捧著歷史課本,坐在路燈下看到忘記回家;他喜歡看瓊瑤劇、戰爭片,喜歡讀散文,喜歡寫故事,喜歡寫詩,喜歡彈吉他、唱歌,喜歡玩輪滑和滑板,喜歡去從沒去過的地方徒步,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欣賞風景,喜歡坐在床邊讀書,他喜歡安靜。
可在所有人看來,這些都是不務正業。
然而,從大學兼職工作開始——忙碌!忙碌!忙碌!一直包裹著他的全部時間,到了海城之后,在國企單位做招商工作——酒局!酒局!酒局!喝著怎么都吐不干凈的酒,說著自己都不信的話,他很多次都想辭職,可剛嘗試說出心里的感受,周圍熟人就說:“國企單位招商部主管!那么穩定、那么有面子的工作你都不要,你是不是有病?寫什么小說?搞什么歷史研究?追求什么夢想?穩定才最重要!!!”
高遠有幾個大學死黨,一起辦過文學社,一起組建過樂隊、輪滑隊、滑板隊,一起在圖書館看過小說,因為忘記時間,而被鎖在圖書館一整夜,也一起偷偷逃過課、打過架,彼此知根知底,高遠以為或許只有他們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痛苦與無奈。
他的好搭檔、好朋友——陳小影,堅定不移地愛慕了高遠十年,終未得果,他們是校文學社的創始人,是同學們眼中金童玉女。
陳小影是學校里出了名的才女,大學畢業后,沒有找工作,一直經營著自己的微博,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國內知名博主、網紅,現在又進軍商業地產行業,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
高遠對陳小影說:“小影,我這國企單位的工作怕是做不下去了。”
話還沒落地,陳小影似乎馬上明白了他的心思,“是不是國企單位的工作太無聊?我現在需要找合作公司,讓他們把產品放在我的平臺上推廣售賣,一單能賺幾十萬,你的招商經驗很有用,可以來幫我。”
“我不想做招商工作了,我想做我喜歡的事,我想找回我的夢想。”
“你的夢想不應該是賺錢嗎?”
高遠覺得自己沒辦法和陳小影聊下去了,開口閉口都是錢。一起辦文學社時,他們一起看言情小說,能抱頭痛哭大半天,聊一部劇,能聊一整天,可現在高遠說出自己的心里話,陳小影居然聽不懂了。
吳彬是高遠大學校園里,僅次于高遠的學霸、男神,高遠樂隊里的鼓手,在一次演出中,為了給高遠出頭,被學校記大過處分,錯失了保研的機會,現在自己做生意,公司剛剛上市,是企業家協會里最年輕的會員、理事。
“吳彬,我想辭職,不想在國企單位工作了,不想再應酬,不想……”
吳彬打斷了他,“高遠,不是我說你,不管是在國企單位工作,還是自己創業,除了本事過硬,更重要的還是走動,你以為我光靠成績好,就能當上企業家?別開玩笑了。你不想在國企單位工作,不就是得不到提拔,看不到希望嗎?你跟我說說,你現在是什么情況,我給你出出主意。”
高遠知道吳彬是為了自己好,但隨著自我剖析得越深,他就越清楚——自己根本不愛這份工作,也不適合這份工作,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并且做得很好,全是因為自己不服輸的精神和生存的壓力,也或許是因為周圍人覺得這工作很有面子。可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的他,繼續做下去,就是在為別人眼中的風光而消耗自己的生命。
他跟姐姐訴苦,話還沒說到一半,高嵐就開始長篇大論地嘮叨起來,還真是應了“長姐如母”那句話,“你從小就這樣,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廢,跟這個也搞不好關系,看那個又不順眼,滿口的抱怨,你能力是挺強,就是不會說話,不會辦事,直來直去的,不懂變通,快三十歲的人了,怎么還跟個孩子似的,使小性子……”(此處省略一萬字)
根本沒人在意高遠在說什么,他們都在說著他們認為對的話。他想,要不干脆跟父母攤牌?可沒想到,高建國由于年輕時應酬酒局太多,突然得了糖尿病,母親的肺隨了外婆,倆人都最怕著急上火,每次打電話,高遠的母親——蘇梅,就會說,“幸虧你當初聽了我和你爸的話,辭掉了BJ的工作,進了國企單位,這么年輕就當了部門主管,你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女朋友的家庭背景不錯,就趕緊結婚吧,你不急,我們還急著抱孫子呢。”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遠的人生就像是一個單機劇情游戲,每一步都是被提前安排好的,到了固定的時間就要做固定的事,不管怎么選擇,結局都是一樣的——GAME OVER。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他內心的痛苦也越來越大,朝九晚五,燈紅酒綠,推杯換盞,這根本不是他喜歡的生活方式。
有人說,時間能磨平一切,可對于高遠而言,時間就像個放大鏡,把內心的不妥協一點一點的放大,直到無法回避,最后掙脫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