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推薦序一:只有她能讓我相信,養孩子不是什么困難的事
鐘煜
原《父母世界》《我和寶貝》雜志主編
七歲女孩的媽媽
第一次聽林文采老師的課,女兒剛出生兩個月。在燥熱的七月,我背著吸奶器,穿越小半個北京,啃哧啃哧地上完了第一個階段的薩提亞課程。事實證明,那是我為剛成為媽媽的自己,為剛到這個世界的女兒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在育兒雜志做了十三年主編,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有幸邀林老師做專家,得以繼續汲取營養,支持我與女兒的成長路。那時候,心心念念地,就是希望林老師能出本書,將她的智慧與經驗惠及更多的父母。如今終于讀到這本《心理營養》,歡喜莫名。
每個孩子本身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也需要足夠的營養才能長大。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是林老師親子育兒觀的核心。然而在為林老師的書寫推薦文字的時候,我感慨最多的,還是身為媽媽,我自己從林老師那里獲得的營養。
第一種營養:“父母總是會以當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對孩子最好的選擇。”
這句話,除了出差的路上,加班的夜晚會在心頭默念,聊以自慰,更多的是從中獲得安定的力量。在育兒信息和選擇紛亂龐雜的大環境里,在與女兒相關的大事小情上,我會審慎決定,但基本不后悔。這世間的事,本沒有什么是READY的,我相信我已經做了我能力所及的最好的事。
與此同時,在不斷反省自己成長經歷的過程里,也靠著這句話,慢慢與我的父母和解。若你也和我一樣因為孩子的關系要重建三代同堂的家庭,相信你會明白,這種和解有多重要。
第二種營養:對孩子來說,“溫和而堅持”的媽媽就是合適的。
這是我得到的“怎樣做個好媽媽”的最好的建議,恨不得刻在腦中,時時自省。
日常小事難免會對女兒時有責備,勉力做到不諷刺,不指桑罵槐,不帶個人情緒,不翻舊賬。
成長大事間歇性地會有迷茫,但看到女兒也一天天平靜自在地成長,逐漸在對自己、對他人、對周遭環境的心境上展現出“溫和而堅持”的狀態,也就愈加自信起來。
第三種營養:“世上沒有一種叫作‘非如此不可’的事……不管媽媽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什么,沒有人可以批評她,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
我都奇怪自己能對這些話記得那么深,甚至可以背出整段:“世上沒有一種叫作‘非如此不可’的事,尤其是時間、金錢,完全是選擇問題。當你的內疚足夠大,你自然會減少工作量、減少應酬。當內疚并沒有讓你做出改變時,至少可以說,內疚沒有你內心的某些需要重要。不管媽媽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什么,沒有人可以批評她,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
這么多年糾結在顧工作還是顧孩子,自己帶還是老人帶,前進一步是歉疚,后退一步是不滿足,放手是不甘心,一力承擔又難以喘息。撞見這句話,如當頭棒喝,從此不再為難,也絕少抱怨。當年在喜愛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如今慢慢退回家庭,重新調整生活的優先級,都是安靜清晰的決定,都要感謝當年那一棒。
第四種營養:“養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難的事,若你養孩子養到雞犬不寧,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問題。”
呃,還是坦白吧,這一句,其實我本來想寫在第一個的,但是擔心太不嚴肅,耽誤了主題。現在在電腦上敲下這句話,我眼前還能看到林老師笑笑的樣子。她總是笑笑的,輕輕松松的,一副“世間本無難題”的模樣。她的聲音溫和緩慢,卻清楚又篤定。
在那些焦頭爛額、慌張無措的時刻,大概只有她能令我相信:養孩子不是什么困難的事。因為天大的難題在她那里,總能得到一針見血卻又春風拂面的開解。
借這篇文字,向林老師深鞠一躬——謝謝您,將我從“雞犬不寧”中解救出來,并且一步步將我帶上一條安靜從容的成長路。
我也相信,從這本書開始,會有更多的父母走上這樣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