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本故事取材于真實生活
你好!你好!你好……,奧杰布瓦語、達科他語、英語……,十幾種加拿大土著居民使用的語言以不同方式說“你好”,讓我們感受到土著居民獨特的文化與悠久的歷史。
加拿大是歐洲殖民的產物,在導航、建立貿易路線和贏得戰爭方面,當地原住民原本對歐洲列強至關重要。但當倫敦和巴黎停戰之時,原住民卻成了麻煩。加拿大與土著民族簽署條約,對于所有境內土著居民來說,加拿大扮演著“父母”的角色。這里曾經是土著居民賴以生存的土地,但他們卻永遠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權。
加拿大政府決定系統性地同化印第安人,并宣稱同化的目標是“讓印第安人脫離印第安人”。人們認為寄宿學校是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由此消除不需要的文化、語言和習俗。政府把孩子們從他們的家庭中帶走,然后安置在學校(其中許多人全年寄宿),他們不許孩子們說他們的語言,行為舉止也不能“像印第安人一樣”,甚至不能穿著他們熟悉的衣服。(盡管知道他們并沒有到過印度,歐洲人還繼續稱呼原住民為印第安人,加拿大的立法機關借助印第安法案繼續使用這一輕蔑的詞語。)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希特勒受到了寄宿學校和保留地制度(加拿大和美國針對原住民的措施)的啟發,把它當作納粹德國集中營的樣板。這些集中營旨在通過艱苦勞作、饑餓和泯滅人性的活動來擊碎其居民的意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大量的德國集中營成為大規模毀滅人類生命的中心。在這些集中營中,有1200萬到1500萬人死亡,但隨著歷史學家對數據的梳理,這個數字已經修訂至超過1500萬。
加拿大政府最近承認實行了對原住民施行的文化滅絕政策,這成了“真相與和解”進程的一部分。加拿大的寄宿學校強迫6歲(有些只有4歲)到16歲的孩子用半天時間進行農業、馴養或服務勞作,在這些職業和行業中,他們與移民不存在競爭關系。另外的半天則是用來上課,學習英語或法語的讀、寫、說,以便將他們同化到加拿大社會中。官方數字顯示,超過3000名孩子死在了這些學校里,而在官方之外,一些人將數字確定為接近80000個孩子。在得出最終的明確數字之前,歷史學家還需要繼續篩選數據。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孩子沒有葬禮也沒有墓碑,他們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死亡記錄,他們被遺落在了歷史中。對于父母來說,也是同樣的結果,他們的孩子再也沒有回家。
從1876年到1996年,一些人戰勝了這些學校造成的精神創傷,但他們要面對的是體制化的種族歧視與偏見,這個國家對他們的問題毫無興趣。
而這個結合了真實與虛構的故事,將會讓您看到其中的真相。
巴倫·達斯琪 拉凱·達斯琪
加拿大馬尼托巴省多芬,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