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人不言棄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1
在南方,一個春天的下雨天,有個女人帶著兩個一高一矮孩子到了街坊的社區,她們住進了一套別墅樓里。小區的人這才知道閑置了六年的別墅終于找到主人了,消息不徑而走,大家帶著好奇想要認識這位新鄰居。難怪在一年半前,來了五六個裝修工,忙乎著裝修,但那時也沒見到女主人。平靜的小區因為這一從沒有見到男主人的一家三口的到來而變得沸騰起來了,老老少少都好奇地猜測著這一家的身世和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故事。
若莫是其他一個一家三口,即使沒有男主人出現,小區的人們也是視而不見的,除非是經常碰面的鄰居或樓上樓下的照面打的多熟人,大家見了,早上買菜或晚上下班碰見彼此打聲招呼,不忙的話,停頓下來閑聊兩句小區物業費用,煤氣管理什么的了,也沒有什么新鮮的話題,大家都習慣了彼此淡淡的關系。一家三口的到來,小區的人也因為有了相同的探討話題而突然具有了凝聚力,似乎大家是真正的熟人,除了一家三口才是新來的,這也成了大家茶余飯后的精精樂道的談資。
一家三口的特別,除了沒有男主人外,女主人就是其中的一大特別。
女主人大約四十歲,中高個子,一米六八左右,有張赫本式的臉蛋,高高的鼻梁,修長的眉毛,一雙眼睛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綜合了桃花眼的水汪動人和丹鳳眼的氣質俊美,看人的時候忠誠,專著,傳情,似乎她在揣摩你的心靈,又似乎她在用心靈跟你交流,低頭的時候,濃密的睫毛深深把它們蓋住的時候,能夠清晰看到眼皮粉紅的毛細血管,單看眼睛,就已構成了她獨一無二的美麗了。她皮膚白皙、細嫩,自然透亮,很難想象是一個四十多歲人的皮膚,居然能保養如此好;她的頭發,柔軟烏黑,如瀑布,又如兩朵輕柔的云,她有時候盤著頭發,露出她那天生雪白的頸脖,脖子配著細長精致項鏈,更增添了她脖子的秀美。有時候很隨意地挽個髻,配一身淡雅的休閑服,說不出的那種隨意和飄逸。她的身材保養著非常的好,不胖不瘦,是那種從沒生育過小孩的女人才有的緊致的凹凸有致,毫不見這種歲數有的蠻肉或者干瘦。穿在她身上的衣服的布料,做工和款式都很講究,她穿著有品位,不趕時髦,不流于新潮,總是得體大方,這很適合她高雅的氣質。她雖然青春已逝,卻有著很少女人有的那種神韻、大氣的美麗,這不容易想象她在年輕的時候,是怎么一個天生麗質的美人呀!
她說話輕柔,面帶微笑,表情平淡,似乎她的思想和內心從來都是風平浪靜,從不會大起大落。她的談吐輕松、自然、穩健,仿佛她從沒有憤世嫉俗過,沒有遇到過不公平的事情一般。她的舉止禮貌又有教養,很少讓人感覺到壓力和不愉快。
這所有的一切,讓凡屬只要看一眼她,和她說過一句話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純凈。
女主人的美麗、賢淑、端莊、高雅氣質,讓一些不管是結婚了的還是單身的男人總是想找機會多看她幾眼,跟她說上一句話,如果能和她多待一會,就簡直是幸福死了,轉身了還可以回味很久。女人們有一些的嫉妒,不是因為她單純的風韻美,而是她似乎是完美,所以她們更想要找出她的一些不良的壞毛病和缺點出來,但從來沒有,因為女主人很愛安靜,不愛和人拉家常閑聊八卦,也不愛到公共場合露面,更不會去勾引她們的男人了。她似乎總是離人們那么的遠,除了和她的兩個孩子在一起外,她愛獨處,她的心思也沒有人能琢磨出來。
讓人們最感興趣的,一直在猜謎語一樣的樂此不疲的話題是她的兩個孩子。
大一點的孩子,大約十三、四歲,個子竄到了一米七多了,藍藍的眼睛,高挺的鼻梁,金黃的頭發,是個純正的老外呢!小伙子,粉紅健康的白人膚色,清秀靦腆,和人說話愛臉紅。小一點的男孩,大約是六、七歲,是個純正的中國人種,黃黃的皮膚,小巧的個頭,胖乎乎的臉蛋上從來都是紅撲撲的,像兩個大蘋果,圓溜溜的大眼睛像兩顆黑葡萄,盡顯聰明和機靈,小家伙沖人愛笑,總是讓人愛憐不已,他不僅是個可愛的角色,還是個好動的搗蛋鬼,似乎總是不能安靜,膽子大,又勇敢,在他眼里,一切事物都是好奇、新鮮的,充滿魔力的。他就折騰他感興趣的玩具,玩弄他們,研究他們,他的媽媽也不管他的這種性格,似乎是順從他的天性讓他自由發展了。而哥哥,那個帥氣的洋人,則像個女孩,文文靜靜,總是一副很害羞的樣子,小小年紀像個大男人,總是陪伴在媽媽身邊,幫她的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一看就是個成熟,穩重的孩子,這一點從氣質上有點像她的母親,我們的女主人。小中國呢,雖然頑皮、淘氣,和大個子哥哥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欺負著他,事實上是哥哥在寵愛、謙讓著他,但一見到他的母親,就安靜了,認認真真的聽著她母親在輕言細語的說著,天真無邪的歡快的笑著,蹦蹦跳跳擠在母親和哥哥中間,讓他們牽著他朝前走。
平時很少見他們出門,偶爾見她們出門,總是三個人一起散步。有時候,是清晨,有時候是傍晚,他們沿著小區后的公園的人工湖有說有笑的走,有時候說英語,有時候說漢語,有時候說一種完全聽不懂的語言,他們三個人就是一個大世界。
女主人,似乎很喜歡和他們的孩子在一起,就像她的兩個孩子散學回家就只想見到媽媽一樣。平時,很少見他們的母親像其他三、四十歲的女人們那樣老是往美容院、麻將館跑,孩子們去上學了,她一個人呆在家里的時候,從拉開的窗簾可以看見,她有時候安靜的看書,寫字,畫著畫,或者聽音樂,聽廣播,有時候開車到布料市場買些布料,給她和孩子縫制衣服。這不禁讓很多年輕人不能理解,就連大點年紀的大媽大爺都不能理解了,市場化了,商店里買的衣服不是更省事嗎,價錢不貴又好看。但孩子們和她穿出一套親子服出門的時候,人們的視線就不能再轉移了,這是怎么一副風景呀,,那青一色的親子服呀,裁剪獨特,款式新穎,整個城市都難找到這樣完美的服裝了,人們驚嘆這可不是一般的服裝設計師能做到的!
這一家的出現,無論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場合和地點,總是歡快的,一家三口,和和睦睦,其樂融融,讓人羨慕。
但更讓小區的人猜疑的是:從長相上看,三個個體沒有任何相似之處,兩個小孩都不像他們的媽媽,只有在某些時候,比如思考、學習、欣賞一個事物的時候,神態宛出一人。如果孩子的媽媽真是出于同一個人,我們的女主人,那他們的父親是誰呢,肯定是兩個不同的男人了,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下就肯定有故事了,女主人結婚過兩次?都和誰呢,一定是前一個洋人,后一個中國人了。兩個男人從來就沒有出現過,難道她和他們都離婚了?
女主人從來都不透漏半點丈夫的話題,她的孩子們也從沒說過“父親”兩個字,他們的生活中似乎從來就沒有這么一個角色。一點蛛絲馬跡都沒有,小區內最八卦的婆婆、大媽們盡管密切關注著這一家三口好幾個月,但還是找不出半點可靠的信息。
小區是個有著兩萬多人的大社區,住宅、商鋪、學校、醫院、娛樂合為一體。
日子長了,女主人和她的孩子也不是完全的孤立生活,他們非常的謙和、禮貌。女主人碰上同一街區的人,微笑的點點頭,不說什么,算是打招呼。大洋孩子,每天愛騎著自行車去社區的中學上學,中午的時候去同一社區接他的弟弟回家一起和母親吃午飯。坐在自行車后的小中國總是不停歇,手里不是拿個電子玩具在擺弄,就是拿個課本大聲朗讀給前面的哥哥聽。如果有過路的人朝他們好奇的看,小家伙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不管哥哥在前面怎么樣的擔心,“Hello,hello!”地打起招呼,惹得好奇看的人更加好奇了,都忍俊不住笑了起來。
從來沒有人知道女主人的名字。直到有一天,社區內的保安撿到一個錢包,里面有一張護照和一張身份證。護照上,寫的是珍妮小姐,是法國國籍。身份證上寫的是王麗,未婚。從兩個證件上看,照片就是我們的女主人。女主人既然是小姐,未婚,兩個叫著她媽媽的孩子又是誰呢?女主人的身份更加的神秘了。
除這之外,街區的人對他們的了解,還是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