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我與你
最新章節:
第15章 后記(2)
《我與你》通過對關系世界三種維度的探索,啟發人們和外部世界的相處之道,從而用更好的方式來回答“我該如何存在”的問題。馬丁·布伯說,關系分為兩種——我與你,我與它。當我放下預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一個人或事物建立關系時,我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種沒有任何預期和目的的關系,即“我與你”的關系。以親子關系為例,很多父母聲稱自己愛孩子,但對孩子真實的愿望和感受不感興趣,此時孩子就成為了父母表達愛的工具,他們的關系就是“我與它”的關系,而如果父母能放下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去面對孩子,以自己的本真擁抱孩子的本真,他們的關系就是動人的“我與你”的關系。愛情、友誼和同事關系,概莫能外。
目錄(15章)
倒序
推薦閱讀
- 英語世界的早期中國哲學研究
- 海德格爾域性時間思想研究
- 賈誼政治哲學思想研究
- 當代空間問題的辯證向度研究
- 20世紀英美科學左派研究(南大STS學術前沿文叢)
- 新國學(第七卷)
-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Discourse on Inequality(雙語譯林)
- 王陽明佛教觀研究:“同異”與“是非”之辨
- 經典會讀:老子
- 哲學導論:綜合原典教程(第11版)
- 哲學理論前沿(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經學視野下的《大學》學史研究(儒家哲學研究叢書)
- 秩序與歷史·卷五:求索秩序
- 走向系統綜合的新學科
- 情節與歷史敘事:時間與敘事(卷一)
- 寬容(最新最全譯本)
- 豁然:一多不分
- 陳豹隱全集 第三卷 3
- 貨幣與現代社會世界:社會理論的一種研究向度
- 意識現象學教程:關于意識結構與意識發生的精神科學研究
- 改變世界的哲學
- 敘事的自我:我們如何以敘事的方式理解自身
- 維特根斯坦哲學解釋簡史
- 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帕斯卡的哲思語錄
- 從國王的權力到國家的權力:近代西歐絕對主義思潮研究
- 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修訂版)
- 社會學思維
- 思想的力量(第9版)
- 梅洛-龐蒂具身性現象學研究
- 人的哲學理論:對馬克思恩格斯思想一種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