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重塑經濟增長
最新章節:
參考文獻
本書從宏觀視角分析了中國經濟增長轉折期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深層原因和戰略選擇。作者認為,中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已臨近極限,面臨增長動力重塑和增長模式轉型的現實壓力,通過對地方政府、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表變動軌跡和趨勢的深入分析,透視了國民經濟多重結構失衡和增長動力衰退的根源及其深刻影響。作者提出,采取取向一致的系統性宏觀政策,推進深層次結構調整,加速資產負債表修復,以增長模式轉型和增長動力再平衡為核心,超越傳統增長模式極限,重塑經濟增長與繁榮。本書提出,重塑中國經濟增長戰略的核心對策,就是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積極作用,以效率為導向優化社會資源配置,遏制宏觀杠桿率飆升和資本產出率衰退,為良性經濟增長奠定基礎。
目錄(9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推薦序
- 前言 繁榮與夢想
- 第一章 經濟增長的轉折時代
- 一、衰退“灰犀牛”緊隨疫情“黑天鵝”
- 二、發達經濟體正經歷“雙螺旋”周期
- 三、中速增長期面臨增速“下臺階”風險
- 四、增長失速:區域發展的分化與失衡
- 五、債務懸崖:負債驅動型增長的隱憂
- 六、轉型逆境:產業升級阻滯制約高質量增長
- 七、地產余暉:繁榮終結的影響深遠
- 八、投資過沖:消費不振強化對投資的過度依賴
- 九、經濟增長潛力與對韌性的審視
- 十、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增長轉折期的關鍵難題
- 第二章 投資擴張的盡頭:投資主導型增長模式的挑戰
- 一、經濟增長與財富創造的源泉
- 二、投資主導型增長:從要素驅動到負債驅動
- 三、經濟增長的雙重引擎: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
- 四、“看得見的手”:有為政府及其體系性力量
- 五、“看不見的手”:市場機制與內生增長動力
- 六、投資驅動工業化:從鄉鎮工業崛起到制造業大國
- 七、工業化牽引城鎮化:從農村改革到城鎮化擴張
- 八、投資主導型經濟增長的尾聲:多重結構失衡的挑戰
- 第三章 增長模式轉型阻滯:資產負債表扭曲與增長動力衰退
- 一、宏觀杠桿率攀升中的資產負債表扭曲
- 二、保增長、穩增長與國有部門債務膨脹
- 三、融資難融資貴與民營企業債務緊縮
- 四、慎消費、多儲蓄與家庭資產負債表修復
- 五、資產負債表扭曲影響貨幣政策傳導效率和效應
- 六、金融監管行政化并非治療資產負債表扭曲的藥方
- 七、增長動力衰退阻滯增長模式轉型
- 第四章 債務螺旋:國有部門債務膨脹與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
- 一、國有部門以負債投資驅動增長模式的形成
- 二、政府債務規模與杠桿率的雙攀升
- 三、國有企業的債務膨脹與結構性分化
- 四、債務增長不可持續與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
- 五、地方投融資平臺債務化解與市場化轉型
- 六、國有部門資產負債表修復對增長的影響
- 七、以央企價值重估型擴表對沖地方國企縮表
- 第五章 隱性代價:民營部門“債務—通貨緊縮”螺旋與擠出效應
- 一、民營企業融資特征與資產負債表的脆弱性
- 二、民營企業遭遇“債務—通貨緊縮”螺旋
- 三、民企債務緊縮是一場特殊的資產負債表衰退
- 四、增長轉折期的債務緊縮與轉型困境
- 五、宏觀擠出效應與民間投資隱性衰退
- 六、構建基于資產負債表修復邏輯的紓困機制
- 第六章 傳統增長模式的極限:產出率衰退與債務螺旋頂點
- 一、宏觀杠桿率結構與杠桿中性
- 二、資本產出率變動與保增長型投資擴張
- 三、ICOR與促增長政策的效率
- 四、資產負債結構變動與資本產出率
- 五、產出率衰退的頂點:傳統增長模式的極限
- 六、明斯基時刻:債務膨脹螺旋的頂點
- 第七章 需求缺口:消費抑制與家庭資產負債表衰退
- 一、總需求不足是制約經濟增長的關鍵
- 二、投資驅動型經濟增長抑制消費需求
- 三、嚴重產能過剩加劇供需失衡矛盾
- 四、家庭資產負債表衰退與需求釋放難題
- 五、政府消費改革促進居民消費能力釋放
- 六、居民可支配收入主導消費需求
- 七、儲蓄-投資差額變化與總需求結構變動
- 八、修復家庭資產負債表與釋放消費需求
- 九、促進內需增長與“雙循環”戰略
- 第八章 增長模式轉型:引擎再造與動能系統再平衡
- 一、超越極限:傳統增長模式的一場革命
- 二、新經濟增長模式的主要特征
- 三、動力重塑:雙重增長引擎的再造
- 四、結構轉換:宏觀增長動力的再平衡
- 五、機制協同:中觀增長動力的再優化
- 六、科技創新:微觀增長動力的再激活
- 七、增長模式轉型中的宏觀再平衡
- 第九章 增長重塑與金融業改革創新
- 一、金融業改革創新的雙重目標
- 二、金融重點支持國有資產負債表修復
- 三、以改革創新紓解民營經濟的債務緊縮
- 四、鼓勵金融創新以增加長期資本供給
- 五、金融助力居民增收和內需擴張
- 六、持續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與創新
- 第十章 增長模式轉型期的宏觀經濟政策
- 一、經濟增長模式轉型的重點著力方向
- 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中央加力與地方提效
- 三、宏觀負債扭曲下的貨幣政策區間
- 四、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
- 五、經濟增長轉折期的稅收政策改革
- 六、增長模式轉型期的資本流動與匯率政策
- 七、改革財稅體制與政府經濟功能重塑
- 八、產業政策轉型促進高質量可持續增長
- 第十一章 超越極限的增長:共同繁榮的韌性社會
- 一、超越極限的持續增長
- 二、經濟增長與國民富裕的正反饋
- 三、經濟增長與“富裕中的貧窮”
- 四、韌性社會與持久繁榮
- 后記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24-07-05 14:27:48
推薦閱讀
- 中國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研究
- 廉政微閱讀
- 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 2017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
- 產業競爭優勢轉型:國際趨勢與中國面臨的挑戰
- 新基建大時代:聚焦5G與物聯網
- 廣東經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向2020年的發展戰略轉移、發展方式轉變和發展動力重構
- 新時代反貧困思想研究
- 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2021)
- 教育、勞動市場表現與教育政策
- 債務海嘯
- 下一個倒下的是不是房地產
- 高職院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以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為例
- 與改革同行Ⅶ:中國改革開放和偉大復興
- 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
- 2021—2022年中國工業發展質量藍皮書
-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指數(2017):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
- 灣區經濟:探索與實踐
- 企業績效與制度選擇:產權結構和公司治理的視角
- 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2010-2011):流動性回收與新規劃效應下的中國宏觀經濟
- 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前沿研究報告
- 碳中和的邏輯
- 從人口紅利到改革紅利(全面深化改革研究書系)
- 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型農業科技創新研究
- 破解中國本土企業出口增長之“謎”
- 郎咸平說:誰在拯救中國經濟
-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1978~2018)
-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預警機制研究
- 創新引領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中國經濟建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