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82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推薦語
- 推薦序一
- 推薦序二
- 自序
- 第1章 面對躁動的孩子,如何撫平叛逆的心
- 那些未成年孩子心理狀態的數據畫像
- 從“三厭”家庭到“三雞”關系
- 為人父母,我們需要扮演的角色
- 為人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 為人父母,追責原生家庭不如經營好親子關系
- 為人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橋梁工程師
- 關于青春期孩子的“9986541”法則
- 莫讓孩子留下“心理創傷”
- 愛為何成了傷害
- 什么是對青春期孩子最好的愛
- 第2章 重壓之下,如何為孩子賦能
- 肖瀟: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 小蒙:可怕的“集中營”
- 詩雨:一到重要考試,我就拉肚子
- 如何幫孩子制訂合理有效的計劃
- 如何幫孩子遠離“厭學情緒”
-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 如何幫孩子遠離焦慮情緒
- 第3章 營造好的環境,而非控制孩子
- 對青春期孩子要學會放手與接受
- 要孩子改變,大人要先改變自己
- 老師,我有“恐媽癥”
- 學會正向表達
- 你是教練式的父母嗎
- 相互尊重,做出彌補
- 將不良行為轉向積極的方面
- 觀察與聆聽肯定比逼問有用
- 改變認識是打開孩子心扉的重點
- 第4章 面對成長這堂課,要幫助孩子面對自我
- 曉露:那些無疾而終的感情
- 對熱衷思考死亡的孩子,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 小宇:作為學霸的那些困惑
- 家長要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 當孩子說自己叛逆時,他想表達什么
- 請謹慎對待“陽光型抑郁”的孩子
- 29歲還沒有邁過青春期的“孩子”
- 第5章 看似怪異和叛逆的行為,放大了親子間的誤解
- 傳說中怪異且普遍的初二現象
- 小寧:劃傷手腕的背后
- 缺少自我反思意識的父母心理不成熟
-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為
- 孩子為什么會撒謊
- 大寶與二寶的恩怨
- 那些被“抑郁”的孩子
- 千萬別用成人的邏輯理解孩子的行為
- 那些被“網癮”折磨的孩子
- 第6章 跳出自我中心,才能更好地處理與孩子的沖突
- 情緒需要表達,關系需要維護
- 責備式關心,是以愛的名義去傷害孩子
- 嵐月:我沒法與媽媽溝通
- 過度干預,所以總替孩子收拾爛攤子
- 小Z:為什么我是低自尊學生
- 為什么孩子總是“玻璃心”
- 關于幸福關系的智慧模型
- 海哲:我是一個優秀且自卑的孩子
- 佳軒:面對優秀的人,我總是嫉妒
- 第7章 那些無處不在的煩惱,說明是孩子在成長
- 孩子離家出走以后
- 讓孩子愿意聽父母說話
- 為什么心理咨詢,很多時候沒有用
- 嘉琪:接納是我看待自我的方式
- 全能媽媽的困惑:孩子為什么不領情
- “早戀”問題的背后
- 第8章 孩子情緒“感冒”了,就別發展為心理“肺炎”
- 親子關系缺失,激發了孩子的攻擊性
- 依戀,讓關系得以歸位
- 情緒宜解不宜結,否則容易得“心癌”
- 情緒需要表達,更需要管理
- 情緒海拔及其曲線圖
- 第9章 在關系中有了方向,孩子才能被看見
- 作為家長,你在變相攻擊孩子嗎
- 把主動權交給自己
- 親子關系的最好狀態是什么
- 朵朵:我為什么永遠都是錯的
- 做智慧型父母,讓孩子在關愛中幸福成長 更新時間:2022-02-24 17:46:21
推薦閱讀
- 漫畫兒童心理學
- 誰撥動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 青少年身心健康
- 長大成人:孤獨癥譜系青少年轉銜指南
- 兒童青少年心理學
- 身體可以更自在
- 不要!不要!不要超過5!:青少年社交行為指南
- 當代大學生人格困境與超越
- 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卻以為他只是不開心
- 與青春期孩子的18場關鍵對話
- 解讀青少年心理文叢:青少年應該具備的處事能力
- 中學生團體心理輔導實用教程
- 走出心靈的誤區(青少年版):如何激發內心的勇氣和力量
- 綻放心靈的夏花
- 嗨,少年!快和焦慮抑郁說再見
- 孩子的情商是培養出來的
- 愛上學校,不再厭學(解讀青少年心理文叢)
- 心理撫養
- 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原書第14版)
- “癮”以為戒:網絡成癮背后的心理學
- 誰都不能替你長大
- 中學生繪畫心理應用手冊
- 嗨,中學的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 青少年社交心理學
- 哈佛男孩心理成長枕邊書
- 青春期溝通密碼(寫給青少年)
- 女生要學會溫柔
- 他的青春不是你的人生:叛逆期與更年期的沖撞
- 照顧好你的“心”:寫給青少年自己的心理健康指南
- 假如孩子欺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