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44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簡介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背景:從西方議題到中國現實
- 第二節 研究問題
- 第三節 研究問題的理論價值和現實價值
- 第四節 研究思路和篇章結構
- 第二章 文獻綜述
- 第一節 工作—生活關系的概念與維度
- 第二節 工作—生活關系理論化的嘗試
- 第三節 工作—生活沖突/平衡的前因后果
- 第四節 中國背景下的工作—生活平衡問題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設計
-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第二節 研究范圍的確定和樣本的選擇
- 第三節 信度、效度以及研究倫理上的考慮
- 第四章 從融合到沖突:歷史視野下的工作—生活關系
- 第一節 市場化改革前的工作—生活關系
- 第二節 市場化轉型與工作—生活關系變遷
- 第五章 城市勞動者的工作—生活關系及其影響因素
- 第一節 工作—生活關系的總體評價
- 第二節 工作—生活關系的維度分析
- 第三節 工作—生活平衡的群體差異及理論假設
- 第四節 工作—生活平衡的多因素定序Logit模型
- 第六章 工作影響生活:市場化勞動供給的壓力與組織支持的缺失
- 第一節 工作與休息:關于時間的政治
- 第二節 激勵與約束:勞動供給的影響因素
- 第三節 職場文化:隱性因素的影響
- 第四節 勞動者需求與組織支持
- 第七章 生活影響工作:生活壓力以及勞動者的應對策略
- 第一節 勞動者的生活場景:家庭結構及其穩定性
- 第二節 生活的政治:非市場勞動與閑暇的分配
- 第三節 作為平衡手段的生活策略
- 第八章 走向工作—生活平衡的社會政策
- 第一節 工作—生活平衡的自調節機制:一個需要—資源框架
- 第二節 西方國家的工作—生活平衡政策:比較與借鑒
- 第三節 走向平衡:社會政策的途徑與政策選擇
- 第四節 本書研究的知識推進、不足與拓展方向
- 參考文獻
- 附錄1:J市居民工作—生活平衡狀況結構訪談問卷
- 附錄2:訪談提綱
- 附錄3:部分受訪者情況 更新時間:2021-09-10 16:31:01
推薦閱讀
- 中國航天文化的發展與創新
- 穿透:像社會學家一樣思考
- 朋友的朋友是朋友
- 別讓不懂禮儀害了你
- 公共關系的文化想象:身份、儀式與修辭
- 環境與社會互動問題研究:沈殿忠文集
- 現場:生命激蕩的2008
- 社會工作理論:歷史環境下社會服務實踐者的聲音和智慧
- 做一個幸福的中國人
- 新互聯網時代招聘實戰:尋才 識才 辨才 控才
- 土豆馴化記(知乎「一小時」系列 HOUR:015)
- 當代中國社會質量報告(2019)
- 安徽省武術特色小鎮的建設與實踐研究
- 禁毒非營利組織研究:以上海市Z社工服務機構為例
-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文選(文化藝術卷)
- 高效社交口才與技巧
- 流動兒童的社會認同與融合:現狀、成因及干預策略
- 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研究
- 牛津通識讀本:社會學的意識(中文版)
- 機遇與制約:豫西和浙西近代經濟比較
- 中國西北地區洪水調查研究
- 以交流和溝通重構社會關系模式
- 中東研究(2017年第2期/總第6期)
- 回顧:上海浦東民盟醫衛支部25年
- 社會福利服務(第二版)
- 創先爭優好論文
- 重構關系:數字社交的本質
- 中國研究(2014年秋季卷/總第20期)
- 開放式創新、動態能力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
- 產品設計師技能書(自選集 知乎「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