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國古代哲學研究方法新探(哲學文庫)
最新章節:
主要參考書目
哲學史以“哲學”為主語,是從屬于哲學的二級學科。在哲學成為獨立學科之前,可以有學術思想史書寫,但沒有哲學史書寫。在蔡元培、胡適、馮友蘭等人的努力下,中國哲學史學科初步建立起來。1949年到1978年,由于受到“兩軍對戰”模式的干擾,學科建設落入低谷。1978年以后開始復蘇,學科建設迎來了春天,馮友蘭著《中國哲學史新編》和馮契著《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為標志性成果。質疑“中國哲學合法性”對學科建設造成負面影響。復數哲學觀、中國哲學特色觀、中國哲學精神觀為方法論前提。語境中求因、文本中尋理、問題中明變為方法論原則。具體方法有三觀結合法、集約拓展法和比較評判法。
目錄(3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總序
- 自序
- 第一章 學科初建
- 第一節 從學術史到哲學史
- 第二節 縱向進路
- 第三節 橫向進路
- 第二章 新的方法與僵化模式
- 第一節 新語境新方法
- 第二節 “兩軍對戰”模式的引入
- 第三節 困惑與質疑
- 第四節 災難性后果
- 第三章 新時期的復蘇
- 第一節 走出困境
- 第二節 標志性成果
- 第三節 “中國哲學合法性”問題
- 第四章 方法論前提
- 第一節 復數哲學觀
- 第二節 中國哲學特色觀
- 第三節 中國哲學精神觀
- 第五章 方法論原則
- 第一節 源:語境中求因
- 第二節 流:文本中尋理
- 第三節 脈:問題中明變
- 第六章 具體操作方法
- 第一節 三觀結合法
- 第二節 集約拓展法
- 第三節 比較評判法
- 宋志明論著系年
- 主要參考書目 更新時間:2019-09-29 16:50:15
推薦閱讀
- 莊子
- 張載易學研究
- 儒家廉德思想研究
- 了凡四訓
- 論語百句:中華經典百句(口袋本)
-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十六輯)
- 漢宋易學解讀
- 北大哲學課
- 國際孔孟學刊(第2輯)
- 道德經全評(國學典藏版)
- 中和論道(第二輯):沉思與篤恭
- 慧聚中華:中國思想版圖的十二座高峰
- 中國哲學的現代視野(清華國學研究系列)
- 論語(大全集)
- 東亞儒學問題新探
- 老子的養育智慧 (陪你讀書)
-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程伊川的理一本思想研究:以《程氏易傳》為中心
- 哲學家與哲學工作者(湯一介集)
- 中和論道(第三輯):思辨與沉潛
- 走下神壇的牟宗三
- 比較哲學與當代中國哲學創新
- 師統與學統的調適:宋元兩浙朱子學研究
- 老子·莊子(最愛讀國學系列)
- 華杉講透《論語》
- 出世還是入世:孔子莊子們的人生選擇
- 中國哲學史補二集·上(三松堂全集)
- 厚黑學
- 求索真文明
- 中國思想之淵源(第二版)
- “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法(出土文獻與早期中國思想新知論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