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56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民族與社會叢書》總序
- 一 民族的國家話語
- 二 民族存在于社會之中
- 三 民族的全球話語與世界單位
- 四 民族的研究方法:社區調查與比較研究相結合
- 序言 游牧的知識體系與可持續發展
- 一
- 二
- 三
- 第一章 導論
- 第一節 為何研究游牧的哈薩克
- 第二節 游牧與生態:知識與發展
-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主要內容
- 第四節 走進草原:田野與方法
- 第二章 游牧環境與部落歷史
- 第一節 多樣性的地貌與草原
- 第二節 游牧民部落歷史演變
- 第三節 當前牧區的社會生態
- 小結
- 第三章 游牧生態-環境知識
- 第一節 動植物知識
- 第二節 氣象物候知識
- 第三節 生態觀與環境行為
- 小結
- 第四章 季節放牧與草原利用
- 第一節 放牧畜群
- 第二節 季節放牧
- 第三節 草原利用
- 小結
- 第五章 游牧的傳統組織管理
- 第一節 組織管理
- 第二節 四季轉場
- 小結
- 第六章 游牧知識的傳承機制
- 第一節 傳承載體:游牧社會組織
- 第二節 傳承核心:阿吾勒
- 第三節 傳承方式:老人權威
- 小結
- 第七章 游牧知識體系的瓦解
- 第一節 傳承機制的瓦解
- 第二節 傳統管理的質變
- 第三節 放牧畜群與草原利用的變化
- 第四節 游牧生態觀與環境行為的變化
- 小結
- 第八章 游牧知識、現代化與草原生態
- 第一節 現代化進程中草原生態的失衡
- 第二節 生態失衡源于牲畜超載和氣候變化嗎?
- 第三節 脫離草原和牧區社會的發展邏輯
- 小結
- 第九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附錄一 主要報道人信息
- 附錄二 哈薩克社會反映“人、草、畜”關系的諺語
- 后記 更新時間:2019-01-04 19:27:09
推薦閱讀
- 神與詩:布岱族群交流的想象與重建
- 中國少數民族史學史(上冊)
- 遇見你的幸福心靈:追求美好生活的100個思考
- 南詔史
- 民族走廊與地域社會:羌族社會·文化的人類學思考
- 西北民族論叢(第15輯)
- 氈鄉說薈:陶克濤文集
- 西藏古文明中的中原文化因素
- 中國社科院圖書館民族學分館館藏西文涉藏書目提要
- 從經典動漫看日本
- 唐代黠戛斯歷史研究
- 偉大的開端
- 西北民族論叢(第11輯)
- 宋代西北民族文獻與研究
- 女真興衰全史
- 圖說廣東回族
- 民族志:政治學科學化“手術刀”(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猶太人的故事:漫長的流離(1492—1700)
- 重構契丹早期史
- 13—19世紀河湟多民族走廊歷史文化研究
- 《蒙古秘史》文獻版本考
- 中國赫哲族
- 民族史文叢(2019年第1輯/總第1輯)
- 契丹簡史
- 易中天中華史·第四部:宋元(套裝共4冊)
- 胡馬度陰山:民族卷
- 慕容鮮卑與五燕國史研究
- 吐魯番地區民族交往與語言接觸:以吐魯番出土文書為中心
- 金源女真的英雄時代
- 貴州黔東南侗族文化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