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游牧環境與部落歷史

2008年8月18日上午,我從烏魯木齊市出發再次前往闊別一年多的阿勒泰富蘊縣。當時,恰逢奧運期間,長途汽車站是重點檢查的地方,路途中又先后停車檢查了6次。從烏魯木齊到富蘊縣,汽車沿著216國道要行駛將近7個小時。當汽車接近216國道卡馬斯特時,我看見距離公路約200米的地方有上百只野驢和黃羊。由于天氣干旱,荒漠深處的水源越來越少,野生動物只好冒險接近公路,因為沿公路有很多推土機推過之后留下的土坑里還有積水。令人痛心的是,畜牧部門的鐵絲網(圍欄工程)沿著國道兩邊并行延伸,所以野生動物還要跨越鐵絲網才能到達水源地。后來我從牧民那里了解到,鐵絲網剛剛樹立在草原上時,受到驚嚇的野生動物會直接沖到鐵絲網上受傷甚至死亡。隨著近幾年的觀察,牧民發現野生動物似乎已經熟悉了,受到驚嚇后,他們會沿著鐵絲網跑到有缺口的地方逃出去。雖然現在有這些人為的障礙物,但對野生動物來說,這片荒漠草原卻是它們的天堂,也是阿勒泰富蘊哈薩克游牧民的冬季牧場。

阿勒泰阿勒泰是蒙古語“Altayn Nuruu”的另一種音譯。國際上通用為“Altai”(阿爾泰)。此名主要源于阿爾泰山(the Altai Mountains)。蒙古語阿爾泰為“金”之意,又寫作金山??缰小⒐?、俄、蒙四國,呈西北東南走向,長2000余千米,僅中段500多千米位于中國阿勒泰地區境內(鐘興麒編《西域地名考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第11頁)。本文阿勒泰地區指現在的行政區域,阿爾泰地區特指以阿爾泰山為核心的地理區域。地區在1954年之前稱“阿爾泰山專區”,簡稱阿山專區,之后改為“阿勒泰專區”,1971年,又改為“阿勒泰地區”。當地哈薩克人把阿勒泰地區分為:上阿勒泰和下阿勒泰。我的調查點富蘊縣位于上阿勒泰。上阿勒泰包括青河縣、富蘊縣和福??h。

阿爾泰(Altai)是中亞古代游牧民的故鄉,也是我國北方游牧民族的發祥地。地理上,阿爾泰所包含的區域是以阿爾泰山為核心地帶的歐亞大陸中部,也是歐亞草原的核心地帶。江上波夫把阿爾泰山劃入歐亞內大陸歐亞內大陸所指的區域,東以興安嶺、陰山山脈、南山山脈為界,南以喜馬拉雅、喀喇昆侖山等山為界向西延伸至里海、黑海北岸。其中包括有蒙古、青海、西藏諸高原,一直到塔爾巴哈臺高地、塔里木盆地、土拉平原、吉爾吉斯草原和南俄羅斯草原(〔日〕江上波夫:《騎馬民族》,張承志譯,光明日報出版社,1988,第3~4頁)。的中央部位。在歐亞草原上,阿爾泰地區既是東西方文化的匯聚地以及東西交通樞紐之一,也是游牧民族南北東西遷徙的必經之地。阿爾泰山是古代“草原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中國內地的絲織品就是從公元前6世紀前后開始,沿著《穆天子傳》所描述的道路運往中亞地區,首先是到達阿爾泰山區和額爾齊斯河上游的居民手中。馬雍、王炳華:《阿爾泰與歐亞草原絲綢之路》,載張志堯主編《草原絲綢之路與中亞文明》,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4,第4頁。前蘇聯境內阿爾泰邊區巴澤雷克公元前5世紀墓葬中出土的中國絲織品和印有漢字的紋青銅鏡就是有力的證明。魯金科:《論中國與阿爾泰部落的古代關系》,潘孟陶譯,《考古學報》1957年第2期。

草原絲綢之路曾經在溝通中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起到了很特殊的作用。它除了傳輸絲綢外,還更廣泛、更快捷地傳播了文化、宗教、各類發明創造和技術等。這恰恰顯示了草原游牧民族的游牧經濟能夠快速傳遞文明的信息,也反映了草原游牧民族寬廣豁達和兼容并蓄的民族性格。王大方:《論草原絲綢之路》,《前沿》2005年第9期,第17頁。阿爾泰山處于這條通道的中心位置,且享有“黃金之路”的美譽。所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首先選擇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重要演講,呼吁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因為千百年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互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薪火相傳,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是促進沿線各國繁榮發展的重要紐帶。財新傳媒編輯部編《“一帶一路”引領中國》,中國文史出版社,2015,第1頁。

歷史上的游牧民以阿爾泰山為基點,向東可以進入蒙古高原,向西進入哈薩克大草原可直達里海,向南穿越準噶爾盆地可到達天山山脈,向北經過南西伯利亞便是南俄草原。可見,游牧民族的移動范圍非常廣袤,實際上這關鍵還是取決于阿勒泰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城县| 明溪县| 枣阳市| 获嘉县| 甘德县| 漠河县| 梅州市| 从江县| 乌鲁木齐县| 东乡县| 普格县| 汕尾市| 怀集县| 金溪县| 和田县| 泾阳县| 九寨沟县| 镇远县| 太湖县| 疏勒县| 双峰县| 曲阳县| 罗江县| 江山市| 台东县| 万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饶平县| 同江市| 昌黎县| 亳州市| 新宁县| 丘北县| 曲周县| 黑龙江省| 浏阳市| 临潭县| 乌恰县| 香港 | 漳平市|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