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佛祖統(tǒng)紀
免費

凡五十四卷。南宋志磐著。略稱統(tǒng)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冊。全書主要闡明天臺教學之傳統(tǒng),以南宋景遷之宗源錄、宗鑒之釋門正統(tǒng)二書為基礎(chǔ),仿史書紀傳體及編年體增編而成。分為本紀八卷、世家二卷、列傳十二卷、表二卷、志三十卷。本紀記載釋迦成道、益物與天臺宗所奉西土二十四祖、東土九祖、興道以下八祖之傳。世家收錄南岳、天臺等一九八人之傳記。列傳收錄慈云至廣智、神照、南屏等三七八人之傳記(十九、二十兩卷五十五人之傳已佚)。表有二:(一)列出梁武帝天監(jiān)元年(502)至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五百三十余年間之歷代傳教表。(二)圖示西土與東土之佛祖系譜。志則有九種:山家教典志一卷,錄天臺宗著作;凈土立教志三卷,記述凈土宗僧俗傳;諸家立教志一卷,記述禪、華嚴、法相、密教、律諸宗創(chuàng)教簡史;三世出興志一卷,略說過去、現(xiàn)在、未來諸佛大小三災;世界名體志二卷,記述世界八方諸天通論;法門光顯志一卷,列記有關(guān)像塔、佛事諸錄;法運通塞志十五卷,篇幅最大,編年記載歷代佛教史跡;歷代會要志四卷,輯歷代興廢佛教事例;名文光教志二卷,載贊頌天臺宗之志記碑文等。本書奉天臺宗為正統(tǒng),雖編述偏重天臺宗,但因采擇史料豐富,編選精審,不失為研究中國佛教史之重要參考資料。其中第十九、二十兩卷僅存目錄而缺傳文,然卍續(xù)藏本法運通塞志之末段有所補錄,此或為后人所增補。此外,繼本書之后,另有續(xù)佛祖統(tǒng)紀一書之刊行,計二卷。收于卍續(xù)藏第一三一冊。其內(nèi)僅增補列傳部分,所增補者為三十人之傳記,然編者、編時不詳。

志磐 ·國學 ·52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61章 刊板后記 2015-12-01 17:21:27
摩訶僧祇律
免費

梵名Maha^san%=ghavinaya。凡四十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略稱僧祇律。意譯大眾律。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二冊。為部派佛教大眾部所傳之律藏。全書分為比丘戒法(初三十五卷)及比丘尼戒法(后五卷),前者詳列二百一十八戒,并舉雜誦跋渠法、威儀法,且詳述各戒制戒因緣、戒條釋文及其適用情形。其中,雜誦跋渠及威儀二法相當于四分律等之犍度品,即有關(guān)僧中所行儀式行事、羯磨,及日常衣食住等規(guī)律制條之隨類解說。比丘尼戒法則列舉二百七十七戒及雜跋渠法。本書乃大眾部所傳之廣律,與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共稱古來四廣律。與其他三律比較之,則其特色甚多,包括:(一)四波羅夷制定之年份,被推定為自佛成道后第五年冬分第五半月至第六年冬分第四半月期間。(二)于所記七百結(jié)集律藏中,不舉十事非法,卻提及制限凈等之五凈法,且跋耆子等否認之主張亦未提及。(三)內(nèi)中并載有四十余種本生譚,援引二十余種之本生經(jīng)。據(jù)本書卷三十二“五百比丘集法藏”條載,本書系優(yōu)波離受摩訶迦葉之命所誦出者,其次并記有陀娑婆羅、樹提陀娑、耆哆等二十七人之相承,是乃本律傳承之記錄。

法顯 ·國學 ·51.9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40章 2015-12-16 15:48:0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口县| 吉林省| 叶城县| 虎林市| 陵川县| 五华县| 华阴市| 崇仁县| 房产| 江阴市| 宜都市| 白玉县| 湟中县| 双鸭山市| 茌平县| 合江县| 崇信县| 麟游县| 台中市| 历史| 阜新市| 建昌县| 曲沃县| 新绛县| 辽阳县| 营山县| 和平县| 甘南县| 卢龙县| 泗阳县| 韶关市| 钟祥市| 西贡区| 临沧市| 太康县| 辽阳市| 沾益县| 马山县| 绥芬河市| 温宿县|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