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國家曾經是國際法的唯一主體,是產生和推動國際法發展的主要動力,其在國際法體系及秩序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響都不言而喻。受凱爾森《主權問題與國際法理論》《法與國家的一般理論》等著作啟迪,本書試圖以國家本位研究現代國際法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但與一元論的客觀純粹法理學角度不同,本書采用自然法、實證法以及法社會學等多重維度,以期全面分析國家與國際法的內外聯系及相互作用。
方熠 ·理論法學 ·11.7萬字
法理與倫理之間關系密切,對此關系進行探討和研究,一直是法理學與倫理學界關注的話題。本書稿是王慶節教授于浙大高研院駐訪時與梁治平教授、余興中教授(康奈爾大學)等著名學者,從東西方傳統比較的角度進行研討的成果。參與研討的幾位學者如張祥龍和黃玉順等均是在這兩個領域從事多年研究和教學的重量級學者,這一論題作為當今法理學界和哲學倫理學界關注和爭論的熱門話題,其研討成果無論在法理、倫理理論還是現實實踐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王慶節 ·理論法學 ·16.8萬字
《北外法學》是一本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法學院主辦,面向法學所有專業,突出國際法、國別法特別是一帶一路國家法律研究特色的集刊,設有國際法與區域治理、知識產權、中東歐國家法律研究、東南亞南亞法律研究、西亞北非法律研究、獨聯體法律研究、中國法律前沿等欄目。本書為第1期,共包括16篇文章,分為刑事法律研究、憲法與行政法研究、國際法與國別法研究、民商事法律研究四大板塊。
米良 ·理論法學 ·19.7萬字
盧曼是德國最為重要的社會學家之一,也是當代法律系統論的奠基人。盧曼的法律系統論宏大、抽象、嚴密,奇崛之論眾多,對德國乃至其他國家的法律研究都產生了持續而深刻的影響。同時,盧曼理論融合了西方學術界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的最新進展,頗具后人類色彩,這使其論斷在科技革命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本書圍繞系統論法學展開深入討論,集中關注盧曼法律系統論的基礎理論和概念,同時探討了法律自主性、法律系統與政治、金融乃至時間等社會理論法學主題,展望其理論的**發展與應用前景。本書不僅適合于從事法理學、法律史專業的學者閱讀,而且適合社會學、歷史學等人文學科的專家參考。
魯楠主編 ·理論法學 ·27.1萬字
本書立足于當代中國實際,在吸收借鑒國內外有關刑法責任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面、系統、深入地討論與刑法責任理論相關的問題。既延續傳統刑法對責任理論的討論,又結合當前社會變化和理論發展新動態對既有理論提出新的見解。以“刑法責任理論的現代課題”為主題,重點討論刑法責任理論在現當代背景下的新發展。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討論刑法責任的本質、社會認知和歸屬判斷;第二個部分討論故意和過失理論;第三個部分討論違法性認識和期待可能性。
謝雯昕等 ·理論法學 ·13.2萬字
本書是配合2010年劉正浩、胡克培老師主編研究生《法律倫理學》的教材使用,結合《法律倫理學》課程教學中的典型案例而撰寫的一本案例專題研究。書中精選典型法律倫理案例,通過對典型案例的分析,以及在這些案例中出現的種種爭議,導引出教材對應章節的相關重要理論問題,并就一些核心的問題提出自身的觀點。作者力求將視野突破具體案例,重點筆墨放在分析各種觀點的是非,以案釋理,依法析案,希望實現案例與理論的有機結合。
張秀 ·理論法學 ·29.8萬字
公法是配置和調整公權力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書稿精選十幾篇論文,探討公法領域的新近研究進展,進行憲法學基礎理論評論、行政法學基礎理論評論、公法經典書評,另外附有學術講座摘錄,是公法學者們近期學術成果的匯集。
劉茂林 ·理論法學 ·28萬字
本書系作者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私法學的哲學和經濟學基礎研究》(14CFX006)的研究成果。本書展現了合作主義私法理論對現實生活的解釋力和指導力。本書在具體的民事法律制度場景中開展了對合作主義私法理論的研究,對“合作主義”私法學說進行壓力測試。這些場景涉及財產權、合同交易、網絡平臺、侵權責任和民事爭議解決等多方面的具體制度問題,有助于更細致地呈現如何在私法學的具體場景中展開和踐行合作主義私法觀。
熊丙萬 ·理論法學 ·15.9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意大利實證學派罪犯矯正理論展開研究。意大利實證學派以綜合應用多學科理論為研究方法,以矯正犯罪人的危險人格為基礎,并以社會防衛思想為罪犯矯正政策的價值理念,進而形成實證學派罪犯綜合矯正范式。本書發現與重組實證學派以“矯正危險人格”為核心,以社會防衛理念為價值取向,以“菲利草案”為理論成果的罪犯綜合矯正范式。并以實證學派“危險人格”理論體系為參照,進一步完善與建構我國罪犯綜合矯正理論體系與制度基礎。
韓嘯 ·理論法學 ·17萬字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是行政公益訴訟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行政公益訴訟制度試點以來,訴前程序在規范層面和實踐層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成為了行政公益訴訟結案的主要方式,實現了公共利益的高效保護。隨著行政公益訴訟制度研究與實踐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在檢察公益訴訟準備專門立法的背景下,有關訴前程序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環節設置以及與訴訟程序的銜接等方面需要作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分析,進一步助力行政公益訴訟制度在國家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的發揮更大的作用。
汪駿良 ·理論法學 ·17.1萬字
網絡時代的到來導致以領土范圍為標準的管轄界限逐漸模糊,近年來各國在刑事偵查中收集電子數據時跨越傳統國家疆界的現象屢見不鮮。以美歐為代表的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在跨境電子取證制度方面的轉型與發展尤其引人著目,其以長臂管轄等方式開展的電子取證對我國數據主權與安全均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我國的數據出境管制制度需要更具針對性地予以應對。與此同時,我國在傳統的刑事司法協助框架下開展的電子取證面臨效率低下的困境,偵查機關開展的單邊跨境電子取證也存在國際法上的風險,這些問題均需給予法理和制度層面的及時回應。
梁坤 ·理論法學 ·20.7萬字
《海商法的未來——中國的方向和方法》從中國《海商法》修訂入手,探討海商法在中國法律體系中起過什么作用,應起什么作用,并試圖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進一步探索中國海商法的發展方向。《海商法的未來——中國的方向和方法》對中國海商法的發展歷史、調整對象、法律地位等進行了研究,對我國應如何確定海商法的性質和范圍,如何擺脫法系之爭對國際海商法的束縛,如何應對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的挑戰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具體建議。
郭瑜 ·理論法學 ·26.8萬字
本書是對信托登記制度的一個制度性分析,作者從理論探討和制度構建兩個層面對我國信托登記制度的設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本書首先探討了信托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的起源與發展,然后從理論上對信托財產的獨立性、信托登記的功能和效力、信托登記與財產權變動登記的關系等基礎問題展開了深入的分析,隨后結合我國現有信托法制度的實際,從宏觀上提出了未來我國信托登記立法的可能模式,并對我國信托登記制度的具體構建如信托登記的內容、登記機構的設置、登記的申請與審查以及登記的電子化、登記錯誤的賠償等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這些研究富有理論性和針對性,以期為將來的立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孟強 ·理論法學 ·12.9萬字
法治,究其本質,是一種依循規則的治理模式。在人類走向文明進步的漫長而曲折的旅程中,法治逐漸成為基本共識和價值準則,具有理念上的普適意義;從法治的具體形式和內容來看,又具有地方性和實踐性。普適性和地方性、理論性和實踐性、科學性和經驗性,共同形塑了法治的性格。“法治中國”,既是一個恢宏壯闊的時代命題,也是一個真切復雜的現實課題;既是歷史的、必然的選擇,也是一段艱難曲折的實踐探索。“法治中國”具有實踐的品格,契合實踐的需求,塑造了實踐的邏輯。本書依循實踐之維,秉持法理之器,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法治實踐進行細致觀察和深入剖析,追問法治中國的實踐邏輯與規律。
李霞 ·理論法學 ·29萬字
本書選取多個省份駐村調研的經驗材料,以鄉村矛盾糾紛化解為切入口分析法治鄉村建設的現實經驗,并從綜合治理、鄉村內生秩序以及信訪依法分類治理等方面客觀呈現法律在鄉村矛盾糾紛化解中的治理機制。在此基礎上,結合法治鄉村建設的任務與目標,并立足鄉村治理法治化的實踐發展,從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構建黨建引領的“三治融合”模式等方面分析法治鄉村建設的行動路徑。
王裕根 ·理論法學 ·18.1萬字
本書為《法律文明史》第15卷。本書主要講述現代時期世界各主要國家的社會法(經濟法、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的誕生和變遷,并闡述這種變遷的社會歷史背景、原因和影響,總結這種變遷所體現的社會法的發展和演變規律。
陳融 馬金芳 齊凱悅 任超等 ·理論法學 ·81.5萬字
《司法方法與和諧社會的建構》通過法學的規范分析以及司法方法的運用,為和諧社會的建構作出努力。司法方法是一種法律方法,是法律方法在司法中的運用與體現。在建構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司法方法的運用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在當下中國法治的實踐中,司法方法應當基于特定的基本理念和意識形態,才能發揮這種作用。法律和社會中充滿各種沖突,例如事實與規范、法意與民意的沖突等,綜合運用各種司法方法(包括法律解釋、法律論證和利益衡量等),可以協調與整合這些沖突,從而使得社會重新恢復到和諧狀態。
陳金釗 ·理論法學 ·34.5萬字
“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源自《大清現行刑律》,但在立法層面并未完成《大清現行刑律》從“刑律”到“民法”轉變的任務,其“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作為第一順位的民事法源實施將近20年(1912—1929),成為“前民法典時代”的“實質民法”。本書將時間定格于1912-1928年的北洋政府時期,事實聚焦于大理院民事法源中的“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及其適用,緊扣“‘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民事法源”、“清朝的舊刑律如何適用于民初新時期的民事審判”這一核心問題,考證、發掘“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特殊性和適用難題,依據完整的大理院民事司法判決等檔案資料,研究大理院如何克服“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適用難題,論析大理院如何擷取近代西方民事法律概念、原則和方法,通過司法判例和解釋例方式,實現中國固有法的轉化創新,揭示“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這一特殊的民事法源在大理院特殊的司法機制下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透視大理院適用“現行律民事有效部分”這一歷程對中國民法近代化的影響,力圖探究“前法典劃時代”民法近代化的路徑和特色。
段曉彥 ·理論法學 ·16.6萬字
城市社會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至關重要。本書立足于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主要研究了新時代城市社會治理的基本理論、制度建設,闡釋了加快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相關問題。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社區治理體系、社會組織體系以及社會治理智能化和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建設性意見。
姜俊山 趙春等主編 ·理論法學 ·23.3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多年民法教學研究以及參與立法工作經驗總結之基礎上梳理、撰寫而成,包括民法典的編纂與立法技術、民法的基本原則與淵源、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法律行為與代理、民法上的時間及確定規則等,以我國民法典及司法解釋、相關民事法律法規為基礎,結合典型實例,梳理民事法律制度和規范體系,解析深入淺出,旁征博引,詳細講解民法的基本理論,是一本學術價值與可讀性兼具的著作。
李永軍 ·理論法學 ·7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