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法律一本通”系列叢書自2005年出版以來,以其科學的體系、實用的內容,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一本通》以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主體條文為序,逐條穿插關聯的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等,以方便讀者理解和適用,是廣大讀者及相關實務人士查閱、解決有關法律問題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編 ·法律法規 ·12.9萬字
為加強法制宣傳,迅速普及法律知識,服務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多年來,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每年定期審議通過、修訂的法律,全品種、大規模的出版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版的系列法律單行本。該套法律單行本經過最高立法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權威審定,法條內容準確無誤,文本格式規范合理,多年來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好評。
本書編寫組 ·法律法規 ·1.3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由中國法制出版社編寫。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部分是附錄,包括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國法制出版社 ·民法 ·3.1萬字
本書精選了最新的、權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規有些條款不適應當下情況了,卻沒有頒布新的,我們又不能擅自改動,只得保留原有條款,但附錄卻有相應的補充修改意見或通知等。眾多法律法規根據不同內容和受眾特點,經過歸類組合,優化配套。整套普法讀本非常全面系統,具有很強的學習性、實用性和指導性,非常適合用于廣大農村和城鄉普法學習教育與實踐指導。總之,是全社會“七五”普法的良好讀本。
王金鋒主編 ·法律法規 ·6.4萬字
沈巋1970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寧波。高中求學于山東棗莊。1988年9月進入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攻讀法學專業。在北京大學先后于1992年、1995年、1998年獲法學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畢業后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北京大學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先后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喬治城大學法學院作短期訪問研究,赴瑞典、丹麥作短期考察。主要研究領域是憲法、行政法原理和人權保障。
沈巋 ·法律法規 ·12.4萬字
本藍皮書是系列出版物《中國企業國際合規藍皮書》之一。為深入學貫徹的二十大精神,切實推進企業合規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中國對外經濟貿易會計學會共同評選25個中國企業國際合規案例,并作案例解讀與分析,全書分為八章呈現這些合規建設經驗,既可以宣導我國企業的優勢做法,力我國合規市場文化氛圍的形成,也可以供從事合規建設工作的企業高管、合規官、合規顧問等人員參考和借鑒。為廣大“走出去”企業樹立標桿、指引方向、分享經驗。
陶朗逍 于越主編 ·法律法規 ·16.2萬字
本書選取企業勞動用工過程中常見的爭議點,通過典型案例、律師評析的方式講解應對方法和注意事項。案例從實際出發,準確體現爭議焦點。律師評析部分除悉心解讀案例外,還延伸講解該類用工可能存在的其他風險點,指導各用工單位管理用工,妥善處理勞動爭議。全書語言直白精煉,論述深入淺出,能夠切實有效地幫助實務界人士全面理解和正確運用勞動法律規定。
杜軍主編 ·法律實務 ·17.6萬字
本書根據2013年10月全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內容編寫,用問答的形式向讀者普及消費者權益保障法的內容,其后還選擇收錄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規章等文件,方便讀者學習了解消費者權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知識。
中國法制出版社 ·民法 ·10萬字
復仇問題是中國法律傳統中的爭議問題之一,也是世界各國法律文化中古老的共同問題之一。穗積陳重在博覽了古今內外的復仇事例后,認為復仇為個體力的作用,而刑罰為社會力的作用。此個體力隨著文明進步集中轉換進而產生社會力,公權制裁的刑罰就替代了私力制裁的復仇。在討論法律進化理論之初,需要了解法的起源,通過私力公權化來論證法律誕生之緣由。
(日)穗積陳重 ·理論法學 ·13.7萬字
在我們的生活中,法律是無處不在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勞動就業、食品安全、治安管理……處處關法。但是,有很多人卻不懂法,法律意識也很淡薄。當他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或者與他人產生一些糾紛的時候,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解決,甚至還會用武力等激進的辦法去解決。不懂法的“老實人”,常常是自己吃了虧都不知道,被老板炒魷魚就乖乖走人,被愛人拋棄就默默哭泣,消費時上當受騙就認倒霉等;而不懂法的“厲害人”,卻常常是感覺吃虧受委屈了就去以暴制暴,由于不懂法,過激的言行還可能招致違法和犯罪。這一切的一切,都緣于生活在法治社會中的人卻不懂法。不懂法就會吃大虧,就會攤上大事!為了幫助大家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我們特意編寫了此書,衷心希望它能給您帶來幫助。
李坤 ·普及讀物 ·10.9萬字
為了加強公路的建設和管理,促進公路事業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本書編寫組 ·法律法規 ·8641字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一本通》以該法的主體條文為序,逐條穿插關聯的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如農業農村部相關部門規章及文件,并附以相關案例,如農資打假典型案例、農業農村部公布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典型案例等,以方便讀者理解和適用,是廣大讀者及相關實務人士查閱、解決有關法律問題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 ·工具書 ·15.6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案例注釋版(第2版)》所選案例緊扣法律條文規定,本身具有示范性、指導性的特點,對于讀者有很強的參考借鑒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案例注釋版(第2版)》設置了“相關案例索引”欄目,列舉更多相關案例,并歸納出案件要點。還收錄了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應法律流程圖表、文書等內容,方便讀者查找和使用。
中國法制出版社 ·行政法 ·13.2萬字
中國政法大學羅翔教授,歷數古代酷刑,講述刑罰從殘酷走向人道的過程。中國古代的法律以刑法為基礎,其主要的法律后果就是刑罰。成文刑法自產生以來,一直試圖約束刑罰權。但是人治傳統決定這一目的不可能真正實現“法有限,而情無窮”的刑罰思想導致酷刑泛濫,法外之刑五花八門。直到20世紀初,罪刑法定原則的出現,才將曾經無限膨脹的刑罰權,束縛在法律的軌道之內。刑罰的歷史并不單純是對舊聞掌故的敘述。從奴隸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直至近現代五刑,中國法律的發展歷程漫長而艱難,折射出人類從野蠻到文明的嬗變,也讓法治背景下的自由價值顯得尤為珍貴。
羅翔 ·普及讀物 ·11.9萬字
清代法律在演變過程中逐步減少基于等級和族群的差異,即法律的常規化。學界尤其是美國的“新清史”,將旗人換刑特權視作清代滿、漢不平等的重要證據。本書揭示歷史的另一面:旗人換刑特權是清廷廢除滿洲刑罰體制以適應漢人法律的產物,清代法律在變化中不斷削弱這種特權。晚清不同等級和不同族群的婦女犯奸后,在擬罪和執行刑罰上幾乎沒有區別。清代刑部嚴格區分刑事與民事案件,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強調法律體現的民事原則,而非涉案者的等級或族群背景。
胡祥雨 ·法律史 ·13.3萬字
本書編選、整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49—1965)工業交通行政方面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以及規范性文件,并做適當的技術性分類。本書力求全方面地呈現新中國成立初期在工業交通方面的行政法律制度內容,以期全面、客觀地呈現當時我國行政法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是如何設計運行的,體現了何種時代特征,以及是如何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實際的工業交通行政法治體系的。通過重現當時的法律制度建設過程,為新中國成立初期行政法律制度研究提供較為詳實的歷史資料。
關保英主編 ·法律史 ·14.9萬字
本著作運用中非、利比亞和敘利亞等案例驗證“保護的責任”理念在理論基礎、實施主體和實施的合法性問題上存在重要的漏洞,最后探討了東盟等區域組織作為“保護的責任”制度體系構建的重要支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著作是國內第一部直接以“保護的責任”作為研究主題的學術著作。
王勇 ·民法 ·15.1萬字
近年來,人身保險除保障功能外,其財富管理和傳承功能逐漸被大眾認識,保險進一步成為應對婚姻、傳承、債務、稅務風險的一項重要金融工具。本書從專業律師的視角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介紹人身保險的各類險種及保險合同的專業術語,解答常見的投保疑問,借助案例故事,深入分析與大眾密切相關的財富風險,并給出相應的保單配置方案。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掌握正確的投保思路,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利用好保險的法商功能。
杜钘格 ·普及讀物 ·14.7萬字
本書以殘障權利為主題,就殘障人就業、殘障人教育、心智障礙、殘障與性別、殘障與法治等議題進行深入探索。書中作者們深入“田野”,直面真實世界,綜合運用社會學、法學、政治學、教育學,乃至醫學、公共衛生學等學科的話語和理論,以中國簽署和批準的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為圭臬,以“基于權利的發展”這個全新的殘障理念與國際人權標準為指引,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學者在人權視角下開展殘障研究的成果。
張萬洪 高薇 ·民法 ·14萬字
“法律一本通”系列叢書自2005年出版以來,以其科學的體系、實用的內容,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反壟斷法一本通》以該法的主體條文為序,逐條穿插關聯的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并附以相關案例,以方便讀者理解和適用,是廣大讀者及相關實務人士查閱、解決有關法律問題必不可少的參考書。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編 ·法律法規 ·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