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由面向全國法學生舉辦的"法律的經驗研究高級研修班"(第二屆)上的授課內容整理而成,匯集了國內外來自法學界、社會學界和人類學界的多名學者圍繞“法學研究中的定量與定性”這一主題的精彩演講內容;整本書分為四大部分,即社科法學研究中的定量與定性、社科法學研究的選題與方法、社科法學研究大家談和法律和社會科學2014年會實錄。全書緊密結合具體案例,通俗易懂,非常適合有興趣了解和學習跨學科法律研究的人們品讀。
周尚君 尚海明主編 ·理論法學 ·21.3萬字
本書通過對近期我國建設工程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建設工程實務中涉及的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解讀了我國建設工程相關法律規定。本書共8章,主要包括建設工程合同效力,工程價款質量工期,工程分包,竣工驗收備案,工程保修以及工程設計、監理,工程保險,工程擔保等領域糾紛的解決。本書所選案例緊扣建設工程法律實務,結合相關法律規范,具有針對性、示范性和指導性,既可以作為相關政府工作人員、法官、律師、企業法律顧問的參考用書,也可以作為普通消費者了解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啟蒙讀本。
解鵬編著 ·經濟法 ·28.3萬字
叢書以主體法的條文為序,逐條穿插關聯的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請示答復和部分地方規范性文件,以方便讀者理解和適用。尤其是請示答復,因其往往是針對個案而抽象出來的一般性規則,實踐中具有操作指導意義。
法規應用研究中心 ·法律實務 ·28.8萬字
版權法具有一系列重要的功能。它促進公眾對知識以及各種創新作品的獲取。這樣,它幫助我們為人們提供教育、豐富我們的文化,還促進了言論自由、表達自由和各種民主價值。它使得權利人能夠有機會收取其對作品創作和傳播的投資,能夠收獲公眾使用這些作品而帶來的各種好處。與此同時,在創新作品提供方面所出現的一些新技術和新服務也需要法律的規制;版權制度在這個領域扮演著重要角色。鑒于此,煙臺大學英美法研究中心組織進行了研究,并將對知識產權(著作權)的實踐與理論研究的成果匯總。分為對版權法改革的整體架構與具體問題,國際知識產權體制研究,學術經典與學術隨筆幾個部分共計12篇文章。正在應對知識產權變化期,需要更多地方院校的法學發展研究。
金福海 ·綜合學科 ·26萬字
本書是普法讀本,創新了以簡明案例釋解民法總則應知應會的重點知識的體例。主要包括以下專題:民事主體,如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權利,如民事權利的種類、內涵和保護原則;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如民事責任的履行方式、訴訟時效的起算、中斷、中止等內容。
欒兆安 ·民法 ·27.5萬字
本書自2010年首次出版以來,其內容定位準確、務實,便于人大代表了解行權履職的基礎知識,從而更深刻地領會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參加行使國家權力”的神圣職責,因而得到了人大代表的廣泛認可。黨的十九大后,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對現行憲法作了第五次修改,各級人大和人大代表積極履職,使我國的人大制度和代表制度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獲得了重大發展。本書根據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的最新要求以及2018年憲法修正案的內容和精神,總結近年相關人大工作和代表工作的實踐經驗,在保持原版本權威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對有關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改,既保持了內容體系的連貫性,又與中央有關文件和憲法法律的最新精神和規定保持一致。
許安標主編 ·工具書 ·21萬字
近年來,人身保險除保障功能外,其財富管理和傳承功能逐漸被大眾認識,保險進一步成為應對婚姻、傳承、債務、稅務風險的一項重要金融工具。本書從專業律師的視角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介紹人身保險的各類險種及保險合同的專業術語,解答常見的投保疑問,借助案例故事,深入分析與大眾密切相關的財富風險,并給出相應的保單配置方案。通過閱讀本書,讀者能夠掌握正確的投保思路,結合自身的實際需求,利用好保險的法商功能。
杜钘格 ·普及讀物 ·14.7萬字
本書旨在系統梳理近年來國際法治的新發展,著重闡述中國在國際法治的各個重要領域所表明的理念、堅持的原則和立場,以及采取的具體行動,系統展示了中國對促進國際法治做出的重要貢獻。全書由中國與國家間關系法治、中國與國際經濟關系法治、中國與國際民商事法治、系統闡述中國國際法的教學和傳播四部分組成。
曾令良 馮潔菡主編 ·理論法學 ·26.2萬字
中國招標投標協會專家主編,編委會成員從事法律研究、實務操作、采購代理、行政監管等不同領域工作多年,具有多年政府采購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經驗。本書共收錄政府采購典型案例評析102篇,案例選題突出研究成果的實踐性、操作性和實用性,有對實際案例的精微解析,有對法律條文的深入詮釋,也有法律實務專家的經驗闡述。
張志軍 ·法律實務 ·32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果說憲法重在限制公權力,那么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民法典共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共1260條。
全國人大法工委 ·民法 ·2萬字
《高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配套測試系列專為法學院校學生掌握法律專業知識、培養法律思維能力而精心設計,分冊設置涵蓋教育部規定的法學專業核心課程,因考點全面、題量充足、解答詳盡、應試性強等優點,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歡迎,使得該叢書成為法學教輔圖書中口碑相傳的實力品牌。
教學輔導中心組編 ·法律實務 ·48.2萬字
本書涵蓋民事訴訟領域現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及文件260余件。總結各類實用圖表,提煉法律流程圖,收錄相關文書范本,添加應用指引,大大提高理解和適用法律的效率。對重點法條進行權威解讀,結合司法實踐全新撰寫配套注釋。收錄各級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提煉裁判精華,厘清審判思路。
中國法制出版社 ·法律實務 ·62.8萬字
為適應十九大以來對紀檢監察工作的新要求,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實施以來,全面提升紀檢監察干部的辦案素養的需要,我們邀請了審訊專家吳克利老師編寫了《十步訊問法》一書。本書全面介紹了審訊工作各個環節的實務操作方法及理論基礎,為紀檢監察干部的工作提供了可貴的參考。
吳克利 ·成教職教 ·38萬字
本書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產權制度、組織形式、組織治理等方面進行了重構;同時探討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構與鄉村治理的關系,指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構的實現離不開政府轉變工業和城市優先發展戰略;最后在分析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基礎上,具體提出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重構的相關立法建議和措施。
何嘉 ·綜合學科 ·15.7萬字
本書以我國立法法修改為背景,從規范、歷史、理論三個視角出發,嘗試闡明市級立法主體擴容機理,證成立法主體擴容必要價值。同時,在呈現立法權配置理論的基礎上,對現有立法體制下市級立法權配置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并且,收集梳理了近五年市級立法成果,以實證分析方法,系統剖析了當下市級立法隱患所在。經論證,本書認為未來需要以優化權力配置、約束權力行使、加強社會監督及參與等聯動形式,實現對市級立法的進一步優化。
楊惠琪 ·理論法學 ·14萬字
本書是一本系統介紹我國慈善信托的專著。全書立足于解釋論,兼顧立法論,從立法文本出發,運用文義解釋、目的解釋、歷史解釋、比較法解釋、類推適用、目的性限縮、目的性擴張等多種方法論手段,論述了慈善信托在我國的基礎研究現狀與實踐操作現狀。全書充分挖掘現有立法的解釋空間,同時在必要時予以質疑,并提出立法上的建議,是一本集理論與實踐與一體的慈善信托專著。
張永 ·經濟法 ·19萬字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研考筆記》主要是針對考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研究生的考生,套書包括5個分冊,分別為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每本書都是對相應考研教材的提煉和綜合整理,解析重點和難點,緊扣考點,能夠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
北京天一智誠法學教育圖書研發中心 ·高等法律教材教輔 ·7.4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典整編應用系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法典(升級版)》取的文本均為國家公布的正式文本。按照民法體系的內在邏輯排序,司法解釋排在基本法律后面,并且歸納了更于讀者學習和理解法條的條文主旨。
中國法制出版社 ·民法 ·19.4萬字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時代主題。在新時代,知識產權作為私權如何全面融入民法典,如何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助力,如何迎接新技術、新業態的沖擊,是當前研究的熱點。為此,本書特設“專論:民法典知識產權編探究”“數字網絡空間的知識產權治理”“專題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與知識產權保護”“新時代知識產權立法的新趨勢”四個專欄,試圖從知識產權基本理論和制度建設的角度,回答當前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
李雨峰主編 ·綜合學科 ·17.3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場外交易市場(OTC市場)理論基礎、實踐概述,市場法律制度框架體系包括、市場監管模式、市場準入制度、交易制度、市場退出制度、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糾紛機制等核心內容。適合中小微企業投融資,證券市場投資者,律師、保薦機構和會計師等中介機構,交易所和監管部門學習閱讀;同時對科研機構的法學院、經濟學院和商學院的師生的學習研究,也是不錯的選擇。
萬國華 ·經濟法 ·1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